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山东省政府文件库>市政府文件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文机关:荣成市人民政府
    • 文件类型:其他文件
    • 规范性文件标识:
    • 成文日期:2024-04-19
    • 公开发布日期:2024-04-19
    • 发文字号:荣政发〔2024〕1号
    • 所属单位:荣成市人民政府

荣成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的意见

荣政发〔2024〕1号


经济开发区、石岛管理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的意见》,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打造“千里海岸·品质荣成”质量品牌,提升质量总体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为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提供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以质量促发展、保民生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市质量整体水平位居省内县域前列。

——产业质量竞争力明显增强。质量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提质、产业提级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5+2”产业链质量效益特征更加明显,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大幅跃升。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总体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7%,其中,农产品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5%以上,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达到100%,新获泰山杯和鲁班奖2项以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新增省、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0家。

——品牌高端化建设成效突出。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品牌体系,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荣归故里·成就未来”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引领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获批“好品山东”等省级以上质量品牌荣誉5项以上,创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等要素集成融合,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应用效能,全市新建2个以上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平台)。主导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20项以上,新增各类有效认证200件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产业质量竞争水平,建设向海图强的“深蓝”之城

1.标准引领一产扩大优势。支持山东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实施10个协同创新项目,加快产业现代化、自动化进程。制定鱼类育苗企业生产标准,规范现有育苗企业管理。开展现代化鱼类育苗繁育基地选址论证,打造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标杆,加快育苗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开展三文鱼等高端养殖奠定苗种基础。建成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牵引基地,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标准化养殖新模式,实施“蓝色良种”工程,推广海带标准化养殖6000亩,新增轮作坛紫菜养殖2万亩。加强海洋经济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社会需求等对接融合,提升标准化发展水平,优先培育虎山镇海参、俚岛镇海带、寻山街道鲍鱼等区域块状经济,擦亮“海参小镇”特色名片,形成中国最大海带产品出口基地、中国北方最大鲍鱼交易市场,加快沙窝岛国家海洋渔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水产品总产量持续保持全国县级首位。(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海洋发展局、市场监管局及各区镇街)

2.质量驱动二产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推动高端化产品研发,支持传统修造船企业向风电运维船、游艇等新船型升级,力争建成国际船舶维修(保税)基地。推动海洋食品产业向高端精深加工转型,加大海洋生物原料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力度,开发烟熏牡蛎、岩藻多糖、海参寡糖等一批消费者认可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产品,提升产品功能性和附加值,新增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目录产品2个,叫响“山东省优质海产罐头食品生产基地”“山东省优质海带制品生产基地”“中国海洋预制菜之乡”等品牌,构建技术水平先进、质量标准领先、具有荣成海洋地域特色的预制菜产业体系。策划推广“鲜荣记”区域海鲜品牌,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具有国际影响力水产品展览会5场次以上,联动发展鲍鱼、海参、金枪鱼等优势产品,大力推动企业参与“同线同标同质”工作,打造知名“三同”品牌,协助企业利用认证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助推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缩小内外贸产品质量差距,带动国内产业加快提质升级。推动地理标志融合发展,强化地标监督管理,加大地标宣传推介力度,地标使用企业新增20家以上,争创荣成海带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责任单位:工信局、海洋发展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及各区镇街)

3.品牌赋能三产突破发展。围绕打造国际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抓好北环海路、滨海公园、石岛公园沿线一带旅游服务、娱乐设施综合提升,研发特色文创产品,积极承办省级以上海钓比赛,打造国内知名休闲海钓基地,叫响“天之尽头、天鹅海岸”旅游品牌,推动滨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密切关注文旅网络热点,深挖本土优质旅游资源,聚焦网红打卡地和热门景点,及时做好商标注册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强化涉旅商标品牌保护。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政策支持,借助标准化手段推进冷链物流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加快港口规划报批,谋划建设国际海事综合服务区,全力推动石岛、龙眼湾港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特色发展、形成集群。举办“魅力中国行·荣成站”特色专场,重点推销海洋休闲食品、海产罐头等特色食品,鼓励企业采取抖音、淘宝直播等多种新型营销模式拓展市场,借助网红主播、抖音达人、短视频爱好者等互联网力量,不断提升品牌活动热度,实现流量向品牌价值的转换。(责任单位:市发改局、交通运输局、海洋发展局、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及各区镇街)

(二)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建设产城融合的“零碳”之城

4.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抢抓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加强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行“揭榜挂帅”等项目遴选制度。立足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及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以上。筛选储备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拉动强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组织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提升工程8个以上、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4个以上、各级高层次人才项目20个以上,深度融入“1+4+N”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做好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及申报工作。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实施绿色标准、认证、标识,建设绿色供应链,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4家。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积极申报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深化蓝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建设蓝碳交易市场体系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加快鳗草移植和海床修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蓝碳与零碳技术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各区镇街)

5.提升绿色产业质量竞争力。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开展质量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参与“好品山东”品牌建设,加大“威海市市长质量奖”潜力企业培育力度,力争中国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实现新突破,争取“好品山东”3项、“威海市市长质量奖”3项,不断提升“品质荣成”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探索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扩大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稳定增长,通过实地走访、线上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强专利成效宣传,引导企业深入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组织相关专家进企业、进校园、进园区,普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商标专利知识等,进一步深化企业创新意识,激发质量创新活力,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达到500件以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滚动推进“百项技改”“百企转型”,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家、瞪羚企业2家,争取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100个以上,以工业技改提级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智改数转”,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全面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7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及各区镇街)

6.完善绿色产业链生态体系。聚焦产业生态“建圈”、突出重点产业“强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逐步形成绿色高质量现代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带动补链延链强链。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巩固轮胎、房车、电机、海工装备传统优势,加大技改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布局优化,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加速“链主”企业膨胀,探索开展元宇宙布局,打造虚拟现实应用标杆。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支持磁性材料和电机研究院建成,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能谷”,坚持“核能引领、多能衍生”,用足用好核电项目商运、入选全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等多重利好,推进 “核、风、光、储、氢”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应用替代,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实施“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陆上风电改造升级、渔光互补、核能供热管网、储能电站等项目,在建在运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40万千瓦。(责任单位:市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及各区镇街)

(三)夯实稳固质量发展基础,建设近悦远来的“精致”之城

7.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围绕七大产业链、八个专业园区,运用数字技术和标准手段推动质量管理理念、方法、模式创新,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质量宣传,以全国“质量月”“品牌日”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品牌活动;弘扬企业优秀质量文化,倡树“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鼓励企业执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引导企业以质取胜,加快普及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管控能力。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质量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搭建海高知识产权大数据综合平台,为区域知识产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施品牌保护“利剑工程”,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建立质量管理与信用体系的对接桥梁,完善信用监管机制,发挥信用建设先行优势,强化信用惩戒措施。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大手牵小手”行动、标准“领跑者”行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将先进标准、技术资源、优质服务等推向企业“需求端”。(责任单位: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8.强化质量基础设施支撑。提升质量技术专业化能力和服务优质化水平,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综合性服务平台为载体,以共享实验室、认证机构等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为支撑的“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发挥2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聚焦企业需求、加强协同服务,实现平台共享共用,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基础服务。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发挥标准在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创新发展项目申报,完善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新增省级以上标准化创新发展项目2项。发挥质量认证对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大力推动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等品质认证和养老、健康等服务认证,提升质量认证能力。加强计量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计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的计量保证能力,支持引导企业建立计量标准体系,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00批次以上,检定或校准各类计量器具4万台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

9.丰富城市品牌质量内涵。持续深化“荣归故里·成就未来”品牌内涵,全面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倡导“城市合伙人”理念,全方位宣传引才政策和宜居环境,带动人才聚荣、创新创业。完善“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鼓励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支持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开设质量品牌相关课程,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启动“院所人才行”“院所荣成行”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专家开展合作,推动企业走质量竞争型发展道路,鼓励企业技术领军人物、高级技能人才申报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和首席技师。高规格举办“山东之东·沪见荣成”等推介大会,开展一桌最海鲜、一个房车梦、一池天鹅舞、一腔故里情、一城仁爱风“五个一”系列主题活动,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文化质量等方面,宣传“品质荣成”发展理念,为城市品牌增添质量底色。围绕广泛凝聚“向东向海向荣成、创新创业创未来”的共识,重点打造一批农产品和预制菜产业、科技制造业、文旅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高端质量品牌,立足新业态、新玩法、新体验,推出一批新型消费业态和网红“打卡点”。(责任单位: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四)全面提升民生质量效能,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10.提升消费品质量水平。以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消费体验推动居民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加大农产品监管执法力度,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新增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6个,每年抽检农产品样品300批次以上,农产品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持续推进“食安荣成”建设,建立食品质量风险预警工作机制,开展校园食品生产企业信用提升、食品小作坊生产条件提升等专项行动,深化集中交易市场、食品连锁超市、食品供货商及农村食品规范治理。加强药品和疫苗经营使用环节管理,全面提升药物警戒和风险防控能力。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推动工业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加强对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每年实施产品抽检200批次以上,合格率达到96%以上,进一步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海洋发展局、市场监管局)

11.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强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让高要求、高标准城市建筑为“幸福人居”添彩。全面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压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工程质量缺陷投诉处理机制,全面推进住宅质量信息公示和“先验房后收房”制度,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在监工程项目上线率达100%。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开展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落实建材生产单位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完善质量追溯机制。积极推进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不少于5项,争取省协会技术创新奖1项。加大公路水路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规范,提升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责任单位: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市场监管局)

12.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让居民从优质服务中收获幸福。开展优质服务标准建设行动,健全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实施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推行优质服务承诺、认证、标识制度,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市场主体和知名品牌。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公共教育、公共就业、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公共体育、养老托育、城市管理等服务提质升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领域,推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多元化投资并存的现代公共服务业投资格局。纵深推进“五位一体”社会治理共同体,深耕“海螺姑娘”居家照护服务品牌创新模式,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效能,提升“荣易办”政务品牌,争创市场主体住所标准化登记省级改革试点,推广“免证即办”,2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码通办”,审批材料压减50%、效率提升30%以上,建立“三维全景式”办事勘验新体系,完善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塑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发改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社会治理服务中心)

四、保障措施

13.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加强对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单位积极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有序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和品牌战略实施。(责任单位: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4.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建立闭环落实机制。各部门要围绕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市财政局要多方统筹资金,切实加强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的经费保障,支持质量强市建设实施,助力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品牌奖励等工作开展。(责任单位: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财政局)

15.强化督导落实机制。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调度督导,各部门要建立落实本意见的工作责任制,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限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对质量强市建设和品牌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扬。(责任单位: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荣成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