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境安全与环境应急专家库入库专家高级工程师杨炳耀对《荣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详细解读。
一、重点修订内容解读
1. 预警分级标准调整
修订内容:预警分级统一以AQI日均值为指标,黄色预警调整为“预测日AQI>200或日AQI>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橙色预警新增“日AQI>150持续72小时及以上”,红色预警明确“日AQI>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
修订依据:根据《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24〕119号)对预警分级的细化要求,结合荣成市实际污染特征,强化对持续性污染的响应标准,确保预警级别与健康风险匹配。
调整后更注重污染的持续性和累积效应,避免频繁启动预警,同时红色预警的高阈值(AQI>300)体现了对极端污染的严格管控,需企业提前优化生产计划,群众需关注高风险时段的健康防护。
2. 差异化应急管控强化
修订内容:明确对重点行业企业实行A、B、C、D四级绩效分级,A级企业可自主减排,B级及以下需按《技术指南》执行;新增“保障类企业”和“小微涉气企业”豁免条款。
修订依据:参照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落实精准治污要求。
企业需尽快完成绩效分级申报,优化“一厂一策”方案(如明确限产生产线关键指标);群众应理解差异化管控并非放松监管,而是通过科学分级减少“一刀切”对经济的影响。
3. 臭氧应急响应章节删除
修订内容:删除原“O₃重污染应急响应”章节,调整为日常监管中加强VOCs和NOx排放源管控。
修订依据:根据《威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威政办字〔2024〕59号)对臭氧污染策略的调整,突出季节性治理而非应急响应。
企业需在夏季非预警期主动提升VOCs治理效能(如改用低挥发性涂料),群众在臭氧高发季减少户外活动即可,无需复杂应急动作。
二、对企业和群众的关键要求与措施
1. 企业应对要点
精准减排:所有纳入清单企业需制定“一厂一策”,明确限产装置、工艺环节及监测数据记录要求(如DCS系统1年以上数据)。
安全生产衔接:修订强调减排措施需与安全监管部门审批联动,企业不可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避免因环保措施引发安全事故。
豁免条款利用:小微涉气企业(年排放<100千克)可申请免停限产,但需提前备案排放数据。
2. 群众防护建议
健康防护:红色预警时,儿童、老年人应避免外出,学校可弹性停课;橙色预警需停止大型户外活动。
参与监督:鼓励通过“12369”等平台举报应急期间偷排企业,形成社会共治。
本次修订通过细化预警标准、强化差异管控、简化臭氧响应,推动应急管理向科学化、精准化转型。企业和群众需关注政策细节,主动适应新要求,共同提升区域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