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自然资源局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3 10:31:5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要求,结合2024年荣成市自然资源局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编制发布本报告。

本报告内容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事项,以及相关指标统计附表等。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从202411日到1231日止。报告电子版可从荣成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rongcheng.gov.cn/)查阅或下载。公众如需进一步咨询了解相关信息,请与荣成市自然资源局联系(地址:威海市荣成市观海东路14,电话:0631-7561900)。

一、总体情况

2024年荣成自然资源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推进,机制日益完善。各部门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1.主动公开方面。2024年,自然资源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1170条,其中包括部门领导信息1条、机构设置1条、规划计划2条、业务工作11条、公告公示1152条、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1条、政策解读2篇。2024年度本单位未制定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同时认真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公开工作,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共2件。

2.依申请公开工作方面。2024年度,自然资源局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处理流程,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给予答复。2024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80件,与去年相比增加15件,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征地补偿、规划文件、行政处罚等方面。因政府信息申请引发的行政复议案件2件,无行政诉讼案件。

3.政府信息管理方面。2024年度,自然资源局坚决贯彻上级关于政府信息管理工作要求、标准,结合自然资源领域相关工作,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性文件管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按规定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指定、管理、清理、备案工作,共收取信息发布保密审查表800余份,确保保密工作落实到位。

4.平台建设方面。按照上级规定,对照做好网站公开专栏设置,定期更新相关栏目及内容,保证信息公开时效性。

5.监督保障方面。要包含体制机构建设、人员和经费投入情况、培训开展情况等方面内容。2024年度,本单位负责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共8人,本年度组织单位负责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培训3次,制定网络内容“三审三校”制度,实施重大决策及项目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度,确保媒体信息发布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准确研判,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4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决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相关要求,扎实做好各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信息公开不及时,有时在信息公开上存在滞后性,未能及时将最新的政府信息向公众公开,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二是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人员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工作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导致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三是公开内容形式化,公开的内容不够深入,有些过于表面化、形式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未能做到全部公开,重点不突出。

2025年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信息公开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对未按规定公开政府信息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实施。二是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相关工作人员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限,确保政府信息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开。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方面:2024年自然资源局单位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

2.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方面:2024年自然资源局单位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  2  件、政协提案  0  件。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成,办复率100%,办理结果为A  2  件、BCD类分别  0  件。

3.其他方面:一是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建立并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不断规范公开行为,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建设,保证政务公开在阳光下运行,更好地为企业、群众服务。二是加强信息发布日常管理,确保栏目及时更新,杜绝出现空白栏目。并且不断丰富公开途径,做好政策解读工作,不断提升政策传播力、影响力。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