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刘局长,今年以来,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涌现出不少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哪些代表性成果?答: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
访谈时间:2025年9月4日
主题嘉宾: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东波
问:今年以来,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涌现出不少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哪些代表性成果?
答: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开展荣成市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2025年累计处理医疗、死亡、残疾等预警信息2521条,累计为10.07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保障金;制定实施《荣成市2025年慈善教育救助实施方案》《威海市2025年度“慈善·迪尚”遇困高考新生救助工作实施方案》《2025年度三角轮胎“助力翱翔”慈善基金助学方案》,共计救助困难学生39人,发放助学金11.25万元。5月,我市已入选民政部“两项政策”试点地区。加强数字民政救助系统与财政“一卡通”系统数据对接工作,逐步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7月,我市已入选山东省数字民政救助系统与财政“一卡通”系统对接试点地区。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积极推行“即时申报、动态管理”社会救助卡折代管备案管理工作机制,一是将全市持有残疾证的低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纳入卡折代管监测,每月动态更新;二是将全市精神、智力残疾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对照名单进行重点比对分析,落实代管责任人;三是完善拟定卡折代管三方协议,并设立救助资金专用账户,实行专账核算,资金收支单独列示,严禁与其他资金混用。我市先进经验成功入选省社会救助“一招鲜”典型案例。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类改革转介驿站。牵头汇总人社、残联、医保等18家单位形成《“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供给清单》,出台《荣成市民政局 荣成市慈善总会 关于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助力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根据镇街转介驿站建设和服务情况给予2万—5万元的补助资金,形成“需求摸底—驿站申请—联合会派单—社会力量认领反馈”闭环流程。目前,我市已实现镇级驿站全覆盖,累计发布转介单1280份,为940人提供服务。
问:近期听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试点正在推广,能大致介绍下这个项目吗,具体提供哪些服务?
答:2024年,荣成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入选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资金试点项目,为全省唯一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目前正在中期评估阶段。这个项目是为处于非急性期且经专业评估适合接受社区康复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及对有意愿的抑郁症、孤独症及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康复服务,使他们在身体、精神上、社会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走向工作、走向社会。项目服务内容也是非常丰富,包括预防复发、躯体管理、生活技能、社交技能、职业康复等培训,还会提供同伴支持,家庭支持等服务,帮助患者的家属更好地理解和照顾患者。还会不定期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如绘画、音乐、海边畅想等,以激发患者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希望通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及居民参与到我们的服务中来,理解、接纳精神障碍患者,点亮他们的生活。我们的服务电话是7566812,有需求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咨询。
问:近期山东省作为试点省份开展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能介绍一下此项工作吗?
答: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山东省积极争取“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这是首次以消费补贴的形式支持中度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除正在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待遇、正在享受经济困难失能的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助、正在享受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服务的三类人员外,凡是在荣成居住的60 周岁及以上、经评估为中度及以上失能等级,且购买养老服务的服务地址在我市区域内的老人,均可享受此政策。电子消费券适用于自愿参与、信誉良好且经过县级民政部门审核的养老服务机构,抵扣比例暂定为养老服务消费金额的40%,其中长期入住机构、“喘息”服务、日间托养抵扣额度暂定为每人每月最高 800元,居家上门服务抵扣额度暂定为每人每月最高500 元。
老人或其代办人可通过“民政通”(含小程序、App)线上注册账号并预约身体能力评估,经评为中度以上失能等级且经县级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在“民政通”提交领取消费补贴申请,当月消费券将在5个工作日内发放,后续会按月发放。电子消费券有效期1个月,当月获得、当月使用,未用完额度不累计。此项政策自2025年8月开始,实施期限为12个月,按上级统一要求确定结束时间。
问:目前威海市正在开展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工作。请具体说说开展情况吧?
答:威海市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于8月1日起正式启动上线,每天上午10点领取补贴券,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补贴对象是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不限户籍。补贴范围涉及地面和门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厨房设备改造、物理环境改造、智能辅助产品等22类。补贴标准是对个人消费者在符合条件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活动商家购买符合补贴标准的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按照商品最终实际销售价格的30%给予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每位消费者可在《威海市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清单》中任选不超过10件的不同类别产品,每件产品享受1次补贴,每人累计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20000元。申请流程是消费者需通过云闪付App的“鲁换新”小程序专栏完成实名认证,领取相应补贴券。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不熟悉线上操作流程,可委托一名亲属代办。领取成功后,可前往参与活动的线下门店购买产品,商家核销补贴券后,使用云闪付支付即可享受立减优惠。目前,威海市有27家商家参与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工作。
问:近年来,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尤其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领域作用显著。请问刘局长,社会组织主要通过哪些具体形式发挥作用?
答:近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模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精准调研与方案设计。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乡村社区调研,摸清服务对象需求,制定“一人一策”服务方案。二是定制化服务落地。通过项目化实施运作,为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为困境老人上门服务,整合医疗、文娱等资源,兼顾老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陪伴;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周末课堂”,覆盖学业辅导与心理关怀;为残疾人士提供理疗康复、再就业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助力社会融入;在易地搬迁社区培育“居民自治小组”,提升基层治理参与度。三是资源联动与长效赋能。联合政府、爱心企业商家、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可持续服务机制,实施本土化培育,在当地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延续服务。近三年带动近百个项目落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50余个,开展各类服务8300余场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问:听说现在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具体受理范围是什么呢?
答:目前婚姻登记已实现“全国通办”,以下两种情况,双方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都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一种是,双方均是内地居民;另一种是,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
问:2025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领结婚证不用户口本了,确实方便很多,那当事人还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呢?
答: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男女双方只需要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不再需要出具户口本。对当事人来说,需要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精简了,办理婚姻登记更加便捷了。在证件齐备、材料准确、核查一致的基础上,婚姻登记机关将为双方办理婚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