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工作导向,紧扣“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核心路径,破解当前荣成市在产业优化、税收征管、财源培育等方面的问题梗阻,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构建高效财源建设体系,为助力打造“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筑牢财政根基,现由市政府印发《荣成市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二、主要内容
从总体目标、工作思路、推进措施、组织保障四方面系统部署财源建设任务,明确七大工作思路,锚定财源建设方向,部署五大推进措施,细化财源建设路径,健全三项组织保障,确保任务落地见效,形成了“产业升级固基、新兴产业拓面、招商引智造血、征管创新提效”的四维闭环。
1.抓重点对象,把核心财源“养壮”。一是盯紧重点项目,加强项目全周期、全链条管理,确保重点项目从招商引资、土地出让、项目建设、生产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有部门抓、有部门管,确保税费收入不流失;二是帮扶龙头企业,支持它们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让“龙头”带“链条”,一起贡献税收;三是推动企业升级,引导国企转型,提升国企的经营能力和税收贡献,让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
2. 抓精准监管,把税收“盘子”守好。一是管好特殊企业,比如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帮企业算好税收账,对高新技术企业,既落实减税优惠,也确保企业合规享受政策,不浪费政策资源;二是盯紧重点税种,比如土地、环保、水资源相关税收,确保依规缴纳,同时避免乱收税;三是服务好出口企业,辅导企业规范申报出口税收,避免漏报多缴,让出口企业“轻装上阵”。
3.抓协同共治,让税收征管更准。一是用数据管税,打通部门间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异常,及时提醒企业自查,既避免企业漏税,也减少上门检查的频次;二是打击违法逃税,对虚开发票、故意逃税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公平的纳税环境;三是收好零散税收,通过核实商户信息、比对经营数据,积少成多壮大财源。
4.抓产业升级,让新税源“长出来”。一是让传统产业焕新,通过打造高端品牌、拓展国际市场,让老特产卖出好价钱;二是让新兴产业“冒头”,重点发展新能源,推进核电项目、海上风电和储能电站,探索“绿电+碳交易”的新模式,让新能源产业既环保又能盈利纳税;三是让服务业更旺,让服务业从辅助变成主力税源之一,同时带动就业。
5.抓营商环境,让企业愿意留下来。一是落实减税降费,对国家出台的增值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主动提醒企业享受,不让企业错过红利;二是整合政府资金简化办事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办、一次办,同时定期上门了解企业难题;三是保障企业权益,对企业担心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依托“信用荣成”平台,让合规纳税的企业享受更多优惠,让诚信纳税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与上级政策的异同点
荣成市的《方案》与山东省、威海市关于财源建设有关工作要求保持一致,都是靠产业育财源、靠服务稳财源、靠精准管财源,都强调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综合治税,确保不偏离上级的发展导向。相比上级政策,荣成市的《方案》更具体、更贴合本地特色,一是紧扣海洋经济,把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海带海参品牌打造、海工装备产业升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荣成海洋大市的优势;二是聚焦特色项目,围绕核电、海上风电等本地重大项目,制定专属的税源培育措施,比如帮核电配套企业留在荣成发展,让大项目的税收红利更多留在本地;三是贴近本地企业,针对荣成的小微企业、外贸企业、水产企业等,推出更细化的帮扶,比如帮水产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帮外贸企业解决出口退税难题,让政策能直接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