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策解读>专家解读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781R-RC/2025-04638
    • 发布单位:荣成市财政局
    • 内容分类:专家解读
    • 成文日期:2025-09-22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荣成市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专家解读

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7:40 来源:荣成市财政局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22日,荣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荣成市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立足 “大抓经济” 工作导向,构建财源建设新格局。由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造价师杨建民对《方案》进行解读。

一、《方案》的战略定位与创新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四维并重、三维联动”的财源建设体系,实现了财源培育从“单点突破”向“系统推进”的转型。在战略定位上,文件紧扣“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核心导向,以“产业强基、创新驱动、精准征管”为核心,构建起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财源建设体系,跳出单纯增收的传统思维,将财源建设与地域特色、国家战略、企业需求深度绑定,既是对国家“稳中求进”财政政策的县域落地,更是立足自身海洋经济优势破解发展瓶颈的战略抉择。

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原则创新,确立“产业发展与财政增收、重点产业与营商环境、涵养财源与强化征管、要素保障与统筹协调”四维并重原则,破解了以往重增收轻培育、重征管轻服务的短板;二是机制创新,建立“财税牵头调度、部门通力配合、区镇街全面落实”的三维管理体系,通过定期督导压实招商引税、税源培育责任,形成全市一盘棋格局;三是方法创新,将“以数控税”贯穿征管全过程,通过涉税数据汇聚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财源监管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赋能转变。

二、《方案》提出了哪些核心实施路径?

《方案》以“强链育新、聚财增效”为主线,构建了“产业培育、征管提效、环境优化”三大支柱性实施路径。

在优质财源培育方面,形成“四层发力”格局。一是聚焦重点项目全周期管理,通过水电气数据联动与税负预警模型,实现税收动态跟踪,同时引导核心企业开放本地采购订单,构建“以链控税、以税固链”循环体系,像青啤智能化生产等重点项目已纳入首批跟踪清单;二是壮大龙头企业能级,整合产业基金、专项奖补等政策工具,支持本土企业扩产、并购及产业链延伸,发挥“链主”企业的税收乘数效应;三是推动国企转型贡献,引导国有资本向公共事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通过央地合作引进优质项目,提升国企财税贡献度;四是强化招商质量管控,建立商务牵头、财税联动的联审机制,前置评估项目亩均效益与税收贡献,从源头提升财源质量。

在税收征管精准化方面,重点突破三大领域。针对跨省市总分机构,推进分支机构法人化改制,指导企业优化增值分配比例,防范税源外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规治理+动态清退”机制,确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精准落地,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能;针对土地增值税、环保税等重点税种,建立跨部门协作管控体系,实现应收尽收。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突出“政策惠企+服务助企”双向发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整合涉企资金组建财政产业基金,通过贴息、奖补等工具撬动社会资本;建立企业走访与数据联动机制,精准解决船舶配套、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难题,激发市场主体财源活力。

三、《方案》如何保障各项举措落地见效,预期能实现什么成效?

《方案》从责任、要素、考核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在责任落实上,实行“双牵头+分工负责”机制,由财政局、税务局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按领域抓好项目跟踪、企业培育等具体任务,区镇街做好衔接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在要素保障上,统筹整合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资金,配套土地供给、人才引育等资源,重点支持“5+2”七大产业链发展,为财源建设注入多元动力。在监督考核上,建立重点涉税事项风险评估体系,严厉打击虚开发票、骗税等行为,同时将财源建设、闲置资产盘活等纳入区镇街与国企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从预期成效看,通过三年实施,荣成将逐步构建起以海洋经济为特色、先进制造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财源结构,实现财税收入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同时,通过以链控税、以税固链、以数控税等机制创新,将进一步增强财源韧性,为现代化新荣成建设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政策原文:荣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荣成市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