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经济开发区邀请公众代表深入工程现场新验收厂房,查看安全生产检查流程,深化服务企业理念,提升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指导组详细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在生产车间和冷库结构、生产工序与设备设施安全、应急预案及消防设施配置几个方面提出了专业的整改指导意见。要求企业把安全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落实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员工安全意识培育和操作技能提升。同时,指导组还向企业赠送安全生产相关资料和宣传手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学习,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帮扶指导活动是荣成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荣成经济开发区将聚焦企业需求,在招商、建设、投产等阶段主动介入,通过制定投产检查方案、向新建企业发放安全指导手册等,持续做好靠前服务、全程服务。
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
1.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透明度与公信力
公众代表全程参与检查过程,直观了解行政机关的监管流程、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状况,打破信息壁垒。这种“阳光执法”模式让监管工作从“内部操作”走向“公开透明”,增强公众对政府履职的理解与信任,减少对监管工作的质疑。
2.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公众代表的参与对企业形成额外监督压力,促使企业更重视安全生产规范,主动排查隐患、落实整改。同时,公众的关注也倒逼企业将安全生产从“被动应付”转为“主动管理”,降低事故风险。
3. 拓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活动让公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安全生产检查的标准、流程,增强对安全法规的理解。公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如企业隐患排查盲区、监管流程优化等),能为行政机关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治理思路,推动监管方式更精准、更高效。
4. 营造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的氛围
公众代表通过自身参与和宣传,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监管工作动态传递给更多群体,提升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知。这种“以点带面”的传播效应,有助于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监督、社会协同”的安全生产治理格局。
总之,这类活动既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又通过多元参与凝聚了安全生产治理合力,最终实现“监管提效、企业提质、公众受益、社会共治”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