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今年国家开始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关心的问题主要有哪些?答: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执行以来,群众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退休年龄计算、弹性退休执行和缴费年限延长3个方面。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设立15年政策缓冲期,循序推进,2040年完全改革到位。

访谈时间:2025年8月14日

主题嘉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林红光

访谈内容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今年国家开始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关心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执行以来,群众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退休年龄计算、弹性退休执行和缴费年限延长3个方面。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设立15年政策缓冲期,循序推进,2040年完全改革到位。

退休年龄方面,女职工由原退休年龄50周岁、55周岁分别逐步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男职工由原退休年龄60周岁逐步延迟至63周岁。其中,原退休年龄50周岁的女职工,自2025年1月1日起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到55周岁。原退休年龄55周岁的女职工、60周岁的男职工,自2025年1月1日起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到58周岁、63周岁。

弹性退休方面,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可以自愿选择弹

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延长缴费年限方面,自2030年1月1日起,职工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增加至20年,每过1年提高6个月,10年过渡期,2040年完全改革到位。

问:领取退休待遇的人员定期要进行待遇资格认证,请问具体什么时候认证,认证的方式都有哪些?

答:认证对象为在我市领取企业、机关事业、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认证周期为一年至少要进行一次领取待遇资格认证,每次认证有效期不超过12个月,可在上次认证后一年内任意时间进行。

认证方式方面,我市积极构建大数据静默认证为主,个人手机APP自助认证为辅的认证模式。威海市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平台每月实时抓取全市就医、乘坐高铁等各类平台数据,自动获取识别领取待遇人员生存状态,绝大部分领取待遇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抓取进行静默认证,不需个人线上线下申报操作。针对大数据平台未抓取到生存状态信息的待遇领取人员需要自主认证,认证方式有两种:

一是线上认证: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小程序、“爱山东”手机APP、电子社保卡等,搜索“资格认证”模块,按提示步骤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不方便操作手机或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由子女等亲友使用手机通过“代他人认证”协助操作。

二是线下认证:本人携带身份证或社保卡,就近到人社局服务大厅、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各城市社区居委会社保服务窗口进行现场认证。

社保待遇领取人员超出认证期未进行认证的,社保经办机构将暂停发放其社保待遇;符合领取条件的,认证后予以补发。

问:请问居民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如何互相衔接转移?

答: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待达到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相应待遇。

问:请介绍一下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条件及补贴标准? 

答: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40、50补贴”,具体享受条件为:法定劳动年龄内,上年度末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的就业转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家庭成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成员、持有《残疾人证》人员,从事灵活就业且办理档案托管并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可以申请办理。

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其中只参加养老保险的每人每年补贴3850元。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并与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年限累计计算。

符合条件人员,可采用线上或线下方式申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线上,可以自主登录“山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申请;线下,申请人持身份证、社保卡、户口簿,威海市外户籍还需提供居住证,就近到各镇街便民中心或社区提出申请。

问:目前我市个人求职和企业招聘都有哪些渠道?

答:近年来,人社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就业服务新模式,目前企业招工和各类求职者找工作,主要有以下渠道:

一是通过“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进行求职招聘。这个平台是人社部门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精心打造的网上服务平台,广大企业和求职者可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搜索“就威海”关键字,登录后发布或查询适合自己的岗位,也可用电脑搜索“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注册登录平台后即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和个人求职信息。平台汇集了全威海市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和市内外劳动者求职的数据信息,其中我市企业在该平台每年发布用工岗位2万余个,而且信息随时更新,求职选择范围大,成功率较高。

二是通过现场招聘会求职招聘。人社局三楼人力资源市场每个周三上午都会对外开放,开展现场招聘洽谈。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高校毕业生、海工装备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8个专场招聘会,许多求职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用工企业和求职者可随时关注荣成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招聘信息,积极参加各类专场招聘活动。

三是通过各种媒介平台求职招聘。我们在荣成市人民政府网站、荣成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直播荣成”手机APP、荣成广播电台等媒介都开设了招工专栏,各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的电子显示屏定期发布招工信息,大家可以关注。同时,人社部门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合作,通过全市社区网格群向社区居民发布企业需求信息,并定期组织企业开展“送岗下乡”活动,到社区、村居宣传推介企业,扩大信息发布覆盖面,提升居民知晓度。人社部门求职咨询电话:7571138。希望广大求职者通过以上渠道,都能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

在此我们也温馨提示,广大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做到“四注意”:一要注意通过正规渠道求职,时刻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惕高薪诱惑,远离拒绝“黑中介”。二要注意与用工方签订书面合同,仔细查看内容条款,注意保存证据,切忌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三要注意切勿缴纳报名费、押金、培训费等费用或轻易将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交给他人。四要注意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网站查询用人单位名称信息的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黑中介”举报电话:7564037、7363906(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