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一、救助对象:我市参加2025年高考,被列入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市直各普通高中高考新生以及被军校和部分师范类院校录取可以免交学费的除外)的低保家庭,一、二级残疾人(不含听力、言语残疾,下同)家庭,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上年度贫困大病患者家庭(原则上居民经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自负医疗费4万元以上,职工经医疗保险报销后自负医疗费5万元以上),以及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00%以下或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新生,可申请救助。
二、救助标准:本科生原则上每人不低于4000元,专科生原则上每人不低于3000元。
2025年度三角轮胎“助力翱翔”慈善
基金助学方案
一、救助对象:为威海籍孤儿及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在校本科生(2022、2023、2024年入学)。
二、救助标准:在校本科生每人每年2000-4000元,具体由三角轮胎结合实际确定。
荣成市2025年度慈善教育救助实施方案
(一)遇困高考新生:荣成市户籍且在荣成市参加本年度高考,被列入本年度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录取(被军校和部分师范类院校录取可以免交学费的除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列为遇困高考新生慈善助学对象:①低保家庭的高考新生②父母一方为一、二级残疾人 (不含听力、言语残疾)的家庭③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的高考新生④家庭年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00%以下且财产状况符合低保认定标准或因特殊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家庭的高考新生⑤单亲困难家庭(父母一方因病或其他原因去世且家庭年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220%以下)的高考新生⑥上年度贫困大病患者家庭(原则上居民经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自负医疗费4万以上、职工经医疗保险报销后自负医疗费5万以上)的高考新生。
(二)遇困大学生:在国家正规国民教育普通高等院校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私立学校、在读军校、研究生、部分师范类院校和2025年高考新生除外)的我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低保边缘家庭、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家庭子女和孤儿,被列为遇困大学生慈善助学对象。
二、救助标准:
(一)遇困高考新生:本科生每人4000元,专科生每人3000元。
(二)遇困大学生:每人1500元。
以上三类救助方案救助原则:
(一)应助尽助。按照应救助学生数量确定救助资金总额,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学生全部得到救助。
(二)公开公平。通过村(居)务公开栏公示拟救助学生名单,确保救助工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三)不重复救助。以上三种方案不可重复救助,且已接受其他慈善机构或个人相应数额救助的遇困学生,也不再纳入本次救助范围。
以上三类救助方案申请材料:
申请救助学生填写对应申请表,并提供:①身份证复印件(第二代身份证需复印正反两面)②户口本复印件③录取通知书复印件④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孤儿需提供审批表复印件⑤一级和二级残疾人家庭需提供残疾证复印件⑥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监测帮扶对象家庭需提供有效的资格证明(镇街出具即可)⑦上年度贫困大病患者家庭需提供上年度医疗费用复印件⑧在校大学生还需提供学信网在籍证明⑨其他遇困家庭(低保2倍、单亲家庭)需提供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及法定赡(抚、扶)养人的收入情况、销户证明(火化证明等)、结婚证等相关材料。所有材料一式3份,镇街初审合格后,将遇困大学生材料于7月21日前报送至慈善总会,高考新生可于8月8日前报送慈善总会。
申请流程:毕业学校初审(仅高考新生需要)→村(居)委会调查→镇(街)审核→市慈善总会审批,争取于9月前,将助学金发放到各位学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