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34331X/2025-02960
    • 发布单位:荣成市港湾街道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5-06-2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港湾街道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2025年06月26日 09:36 来源:荣成市港湾街道 浏览次数:

综合来看,港湾作为石岛“长子”,一方面,有雄厚的经济底盘、良好的村居面貌、精干的干部队伍,为干事创业筑牢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存在产业层次低、城市配套功能落后、外来人口管理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既要“守土有责”,又要“开疆拓土”,2025年,将立足“产”“城”“人”三方面现实问题,抓好三个提升。

一、抓产业改造提档升级

一是推动企业转型,实现层次跃升。引导辖区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方向深度转型,打造一批“智改数转”典型示范企业,带动企业从产能、产值、产业三个方面实现跃升。

二是盘活闲置资产,优化空间布局。加大辖区优势资源、地块的招商推介力度,采取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争取项目落地。

三是整合优势资源,塑造新兴业态。瞄准“夜游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业态,从丰富内涵和完善配套2个方面入手,拓展文旅项目,扩充多元消费品类。整合文旅资源,实施大鱼岛旅游码头改造项目,打造石岛滨海靓丽风景线。

二、抓外工服务净化社风

我街道的人口流动性非常大,大部分为船员和装卸工等社会底层人员,属于弱势群体,受网络宣传的高薪诱惑来石务工,抵达后难以适应工作强度和工资落差,很容易发生劳资纠纷,针对外来人员管理,我们计划从“工作端”“居住端”“生活端”三端入手,堵疏结合,创新工作机制,逐步解决这个社会治理的最大“顽疾”。

在工作端,探索装卸整治新模式,充分考虑装卸队工作地分散、流动性大、欠薪多发的现状,一是进一步发挥海上用工服务中心作用,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中介、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实现调解、培训、中介、法律服务等用工环节服务的全覆盖。二是落实机关干部划片分包装卸队,定期走访检查,摸排线索,前置处置欠薪隐患。三是探索实施机关干部夜间驻港检查装卸制度,严查装卸乘车进港、未备案装卸作业等违规作业行为,压实渔港装卸管理职责。

在居住端,创新社区“驿站+”服务模式。一是依托社区平台,因地制宜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暖心驿站、清凉驿站等,免费提供劳动保障、法律常识、消防安全、综治平安四类教育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定期开展“零距离”上门集中服务,登记外来务工流动人口,优化办理居住证通道,切实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二是发挥“爱暖流萤”等公益创投品牌作用,在节假日开展外工家庭慰问、单身外工青年相亲会等活动吸纳石岛实验中学、小学教师志愿者力量,为外工子女提供课后托管、作业辅导等服务,让外来务工人员找到归属感。

在生活端,是构建“社警地”联防联控机制,一方面,建立“社警地”联席会议制度,每周梳理研判警情、网格排查等渠道线索,区分欠薪、投诉举报等高风险矛盾隐患,明确具体负责人,提前介入化解。另一方面,会同派出所对九州、北方渔市等重点区域开展治安联防行动,重点打击涉黄、涉暴案事件,同步通过增设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安排专人维持秩序等方式,在船员、装卸工群体倡树正能量,营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外来务工人员活动场所。

三、抓本质安全牢筑根基

港湾街道的安全生产隐患主要集中在渔船、企业、商户三个领域,日常燃气、用电、消防等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监管压力很大。下一步,我们重点加强本质安全能力建设,坚持领域细分、行业细分、措施细化,牢牢筑好安全生产防线。

海上安全方面,我们总结过往事故教训,一是管好重点人,突出海上作业、海上生活、应急处置三方面,每季度组织包保干部面对面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把重点从船东、船代转移到船长、职务船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上,把培训场所从会议室搬到港口和船上,务求培训接地气、有效果。二是管好重点环节,组织渔办工作人员编制《海上作业规范化流程手册》,面向辖区渔船发放,对船员购买保险、船只进出港登记、海上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引导,逐步建立规范的海上作业标准化流程。三是管好重点部位,联合渔政、海警等部门,定期登船检查电路、燃气设备设施以及船上救生、劳保用品,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渔船要求停港整顿,完成整改后方可继续出海。

企业安全方面,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全部建立一企一档及企业风险四色图。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C类企业,落实驻企员全天驻企制度,实地监管动火、高空、密闭空间等高危作业行为,同时严格落实高危作业审批、安全员现场监督等制度,确保生产规范。对A类和B类企业,落实安监办、包企干部每月检查机制,按照风险等级和企业配合程度确定检查频次,安排专人跟进问题销号整改。

商户安全方面,落实“九小”场所分包机制,聚焦燃气、消防、用电等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领域,每月确定一个检查主题,组织机关干部、相关双管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坚持立行立改,确保全年不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商户、物业等开展消防、用电安全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