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山北麓峰峦叠翠,伏丘隐壑,涧谷幽邃。今天的纸坊水库以及埠柳河的水源皆出其中。大、小虎台村,大、小梁家村以及曾经的打磨村、纸坊村即坐落于此绿水青山之中。伟德山古迹顶北麓,山峰连绵,石崖嶒峻,沟壑纵横,草木葱茏。自西向东有数条山岭自南向北延伸排列,这其中便是数道深幽的沟壑山谷。山水构结、谷地肥沃、林草丰茂,如此上佳的自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成为人们结庐繁衍的首选之地。虎台村、纸坊村、打磨村以及大、小梁家村等相继在此建立。
虎台村,位于埠柳镇政府驻地南4.03千米,东隔纸坊水库与小梁家村相望,西与邹家村接壤,南靠伟德山,北濒纸坊水库。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董氏始迁祖徙此定居成村,因村东有一高大石硼,人称老虎台,以此名村虎台。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孙姓由今成山镇宫家庄村迁至虎台南山沟定居,名村下庄子。后又迁入虎台村居住,村仍沿用原名虎台。《民国荣成县续志编存稿》(下称《编存稿》)载,村域面积1方里,居民178户,主要为孙、曲姓。现村域面积5.19平方千米。村聚落呈不规则长方形,地势西高东低。1958年修建纸坊水库时,迁至现址建成新村。居民260户、604人,多为孙姓。耕地1385亩,粮油作物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大豆;果园250亩,其产品有苹果、无花果等水果。
小虎台村,为不设村民委员会的自然村,属虎台村管辖。1958年修建纸坊水库时,虎台村部分村民迁至辽宁省盖平县定居,1961年返回部分村民,在纸坊水库北石榴夼建立一个生产队,人称小虎台村,属虎台村的一个居民点。村域面积1.33平方千米。居民26户、46人,多为孙姓。耕地200亩。村聚落呈不规则长方形,地势西高东低。西有X037县道与S301省道相连,交通便利。
大梁家村,东与现都村接壤,西北与虎台村相连,南依伟德山,北与小梁家村交界。《荣成市地名志》载,丁姓徙此定居成村,世远年湮,年代村名无考。《编存稿》载,民国时期大梁家乡面积55亩,居民78户、420人。有梁、丁、李姓。大梁家村域面积2.84平方千米。居民116户、283人,多为梁姓。耕地860亩,粮油作物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大豆;果园110亩,其产品以苹果、核桃为主。村聚落呈不规则“上”字形,东和北属山地丘陵,西和南为林区。村道向北通至Y054乡道,交通便利。
小梁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4.32千米,纸坊水库上游,东与石桥村毗邻,西隔纸坊水库与虎台村相望,南与大梁家村交界,北与埠柳村、南蓝格村隔山相连。小梁家村现域面积1.82平方千米,居民125户、265人,多为梁姓。耕地820亩,果树280亩,产品以苹果、无花果、核桃为主;山峦草场2660亩,主要生长着黑松、刺槐、榆、柞等树木,适宜畜牧养殖业发展。村聚落呈不规则正方形,1958年修纸坊水库时,原村向北搬迁至纸坊水库上游建成新村,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东西宽,南靠伟德山,北依石榴山,马道河在村南注入纸坊水库。村道向南通至Y054乡道,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