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习惯叫八月十五,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为三大节日之一,仅次于春节。这天是人节,不上坟,不祭祖,而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所以,以前住娘家的妇女,到这天必须回婆家,同丈夫、同婆家人人月同圆。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拜月、赏月。过去,当圆月初升时,一家人就在院子当中对月设香案、供桌。八月十五的供品,有别于其他节日,不设酒饭,仅供月饼、西瓜及应时水果。然后,对月焚香礼拜,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早年间由于生活困难,每家一般只买一斤月饼,拜月之后,家长将月饼切开,分而食之。因有水果之类的东西,拜月时间持续到大半夜,一家人围着供桌边吃边说话,充满亲情。
月饼,是中秋节的表征物。一进八月,市面上应时出售。月饼的种类很多,从外观上分,有提浆和酥皮两种。酥皮,荣成俗话叫翻毛子。从内里馅上分有红糖、白糖、冰糖、豆沙、枣泥等,提浆月饼是用模子磕的,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酥皮月饼下垫一方小红纸,民间长期传说这是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联络信号,这只是民间传说。至于八月十五吃月饼,究竟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从圆仁法师《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就吃汤面和饼:“(开成四年)卜五日,寺家设博托饼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这同荣成节日食品大同小异。荣成中午蒸饽饽晚上包饺子。至于那饼食是否就是现在的月饼,不好说,但饼却是千真万确。
月饼,是节前串亲访友的最好礼品,而且往来之频率,大大超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