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市水利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王局长,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近年来水利部门实施了哪些工程?答:水利局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展现水利事业发展的新气象、新成效。一是累计实施3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小型水库运行隐患,确保小型水库正常运行,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访谈时间:2025年3月25日

主题嘉宾: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金宝

访谈内容

市水利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王局长,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近年来水利部门实施了哪些工程?

答:水利局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展现水利事业发展的新气象、新成效。

一是累计实施3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小型水库运行隐患,确保小型水库正常运行,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二是治理小落河、沽河等2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48.8公里,使河道防洪标准提高至10年或20年一遇,保证行洪通畅,减少洪灾损失,提升发展潜力。

三是推进实施水系整修及拦蓄调水工程,治理蔡官河等农村河道共计46公里,有效恢复农村河道功能,提升河道行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同时兼顾河道拦蓄,有效改善河道枯水期断流问题,保障周边群众灌溉用水,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水美乡村建设,累计治理骨干河道支流及农村小河道96公里,全市河道治理率、岸坡绿化率由66%提升至85%,“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农村水景蓝图初步显现。

3.主持人:王局长,刚才您提到水美乡村建设,据了解,我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工程已完工验收。王局长,请您介绍一下项目相关情况。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建设项目是今年续建的重点水利项目。自2022年起,我们按照“治河先治岸、生态治河、活水循环、水美乡村、生态惠民”的工作思路,将96公里河道综合治理纳入全域环境提升整治范围,累计投资4.5亿元,实现了水美乡村项目建设从“物的积累”向“内涵提升”转变,构建以沽河、小落河、车道河、滨海俚岛四大水系为辐射片的“一带、四片、四区”全域治水布局,进一步满足沿岸镇村规模种粮产业的用水需求,改善河道周边规模种粮产业的灌溉条件,服务供给8400亩现代苹果联种联营、鲁花高油酸花生育种、红高粱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助力建设威海市内最大甘薯育苗基地。

按照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围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污控污等方面,多维度提档升级、多角度打造亮点,逐步完善水系辐射区域乡村基础设施配套。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农村污水治理、美丽移民村建设等多个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借力打造4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和4个样板片区,人工造林3.2万亩,实现美丽乡村生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与此同时,在项目建设中,我们还以水生态保护提升为重要抓手,突出“大天鹅之乡”“康养休闲胜地”等本地生态优势,传承保护“民居活化石海草房”传统村落民居和“将军市”优秀乡土文化,将“活水景”与“兴民俗”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红色旅游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以水系为纽带,盘活沿水系周边闲置宅基地。通过“活水兴业”带动“和美乡村”,拉动河道周边村集体致富增收,打造“一镇一河一风情、一村一品一产业”的北方特色样板水域。

2.主持人:王局长,近年来,全市降水量明显增加,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今年,水利部门计划采取哪些举措来保证我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答:好的,主持人。截至3月24日,今年我市累计降雨63.6毫米,较去年同期增加28.5%,较多年同期增加53.3%。为确保全市安全度汛,今年,我们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防汛工作。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履职效能。全面落实全市141座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制度,逐库明确防洪调度、技术指导、查险抢险等职责,通过社会公示压实主体责任。同步建立重点部位责任清单,涵盖77个山洪防范重点村、2处农村低洼易涝点、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涉山涉水景区、2家危化品企业和3家非煤矿山企业,构建覆盖全域的防汛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是优化预警机制,提升防控精度。深化气象水文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威海市水文信息系统及山东省数字水库管理系统,实现雨情水情实时监测与气象预报滚动更新。构建山洪灾害网格化预警体系,在17个镇街77个重点村设置15个防治区电子围栏,整合镇村广播系统,形成危险区域靶向预警响应网络。

三是聚焦隐患治理,筑牢安全防线。锚定“四不”目标(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系统推进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组建专项督导组对重点部位开展汛前汛中检查,完成整改闭环管理。统筹实施1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强化河道治理与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管控,全面提升重点部位防御能力。

3.主持人:王局长,刚才您提到,今年我市降雨量较往年有明显增加,市民比较关心目前我市的水资源是一个什么状况,请问现阶段我市供水形势是否依然紧张?居民用水价格是否有调整呢?

答:近年来,我市降雨量明显增多,水库蓄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总的来看,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我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临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湿润气候,水资源自成体系,全市共有流域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大小的河流101条,均为季节性河流,境内既无较大河流,又无外来客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5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7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的1/16,属严重缺水地区。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攀升,对水资源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尤其在两个汛期之间,降水量较少,蓄水总量将会有减无补。

在居民用水价格方面,荣成市因为自2014年开始经历连续干旱,水源短缺,为缓解供水压力,2016年10月9日我市印发《关于城区供水执行临时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16年10月15日起对城区供水执行临时价格。居民生活计划用水量由每户每月8立方米调整为6立方米,计划内用水价格执行每立方米2.8元,超计划用水价格执行每立方米5.6元。至2017年由于供水形势更加严峻,当年3月8日我市印发了新的居民生活用水计划指标通知,对城区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予以调整。居民生活计划内用水量由每户每月6立方米调整为4立方米,计划内用水价格仍执行每立方米2.8元,超计划用水价格由每立方米5.6元调整为8元,继续加大经济杠杆,控制用水量。

至2020年汛期后水库蓄水量得到补充,市区管网供水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用水需求,2021年3月18日我市印发《关于理顺我市供水价格的通知》,解除临时水价,居民生活计划内用水量调整为每户每月12立方米,计划内用水价格每立方米3.5元,超出12立方米到17立方米之间的部分每立方米4.55元,超过17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7.8元。2023年12月21日,我市印发《关于完善我市供水价格的通知》,其中城区居民生活用水计划指标及水价,仍沿用2021年《通知》标准。

借此机会,也呼吁广大市民,我市是缺水性城市,要继续发扬好的节水护水经验做法,坚持打好节水抗旱持久战,居民和用水单位也要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加入到节约用水的行列中来,用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共同保证我们的城市供水安全。

4.主持人:王局长,3月22日是我们第三十三届的“世界水日”,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和水利部门开展的有关活动吗?

答: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1周年,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冰川保护”“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同时从3月22日至4月22日是山东省“节水宣传月”,我们深入宣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计划开展系列活动。

一是宣传月启动活动。3月22日,我们在步行街设置专门展台,展出部分新型节水设备及产品,工作人员现场展示和讲解节水设备、产品的节水原理和效益,发放节水宣传品,普及节水方法窍门。

二是节水教育“四进”活动。我们将开展节水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圈”活动。联合水务集团到寻山完小等学校举办节水宣传讲座,宣传节水小知识。向在校学生宣传我市城市用水紧张现状,呼吁全民关注并参与到水土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和节约中来。同时发动学生争做节水“宣传员”,主动将节水理念带回家庭,传递给家长,提高宣传辐射效果。组织工作人员到府新小区等社区,通过分发节水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市民宣传我市水情及水资源现状,现场对社区居民的节水意识、用水行为、节水义务进行讲解,倡议社区居民树立节水观念,以节约用水为荣,以浪费用水为耻。此外还会对用水大户分管负责人和管水员进行节水宣传培训。组织相关大用水户企业到长青环保能源参观节水典型,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增强企业节水意识和投入。

三是多措并举营造节水氛围。我们专门制作了节水宣传短片、海报,利用市博物馆LED宣传大屏和水务大厦大厅屏幕等公共设施开展节水宣传,播放水法律、水土保持法、节水等知识,科普节水小常识。

四是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除上述活动之外,我们也将持续开展节水志愿服务活动,拓宽节水覆盖面,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号召更多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水资源和节水护水行动中来。

在此也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我们“中国水周”的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主持人:非常感谢水利部门为节约用水所做的大量工作。王局长,那我们能不能借此机会向大家倡议一下,作为普通市民和用水企业,有哪些责任和义务保护赖以生存的水源呢?

答:一是用水应当节约,有利持续发展。各取用水单位或个人都需要履行节水的义务,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对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如果全市约71万市民都参与到节水行动,在不影响大家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每人每天如果可以节约1升水,全市每天就可以减少用水710方。

二是取水需要许可,违规将会受到处罚。各取用水单位或个人需要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制度,直接从河流、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申请。

三是用水应当计量,缴税利国利民。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技术标准要求的计量设施,对取水量进行计量,并定期进行检定或者核准,保证计量设施正常使用。按照《山东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规定,各取用水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通过山东省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本期实际取用水量,经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按期推送主管税务机关,按核定取用水量申报缴纳水资源税。

6.主持人:王局长,说到水资源取用,很多听众朋友不是很清楚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流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答:企业要按照流程向市行政审批局提交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市行政审批局和市水利局共同验收合格后发放取水许可证。办理许可证后,企业需在当季度到水利局办理《山东省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户业务,并于办理后的下一季度到税务部门缴纳水资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