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494416961L/2025-00628
    • 发布单位:荣成市应急管理局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5-02-0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荣成市应急管理局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年02月08日 11:17 来源:荣成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2025年,市应急局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聚焦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三大板块,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构建防抗、救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力以赴防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安委办牵头抓总能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健全完善安委办统筹抓总、各专业委员会分头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行业领域专业优势,推动多部门协调联动,精准施策,齐抓共管。

一是完善安全机制建设。强化安委办力量保障,发挥好19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作用,推动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3月底前,制定《市政府安委会及各专业委员会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5月底前,健全电动自行车、海上安全、“九小场所”、城镇燃气等“一件事”由一个专业委员会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链条排查整治的工作机制。完善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生产月度例会、点对点督办提醒、督导检查四项制度,1月底前,制定《全市安全生产月度例会主题配档》,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每月研判、分析、通报、部署;2月底前,分行业领域制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配档,突出九小场所、海上安全、涉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修造船、防溺水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3月底前,制定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和常态化督导检查三个方案,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跟进通报、提醒、约谈等手段,并常态化抓好落实,层层传导好压力。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整治。3月底前,制定《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八大行动”2025年工作计划》,落实落细“八大行动”“六项攻坚”工作措施。结合荣成市产业结构特点,5月底前,建立专家查隐患机制,鼓励镇街、部门与高水平安全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引入高水平专家和专业机构力量,聚焦涉氨制冷、修造船、海上安全、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和“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高风险场所,明确检查时间表和路线图,开展穿透式、诊断式安全检查,突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消除一批重大事故隐患。3月底前,对使用临时工、季节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渔业、修造船、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分行业领域制定“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和全员教育培训计划,对外包施工人员,纳入发包企业一体化管理,同培训、同考核。综合运用执法处罚、有奖举报、联合惩戒等手段,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查处一起、警示一批、教育一片,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三是压实安全监管责任。3月底前,推动镇街、部门分别制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科室以及专职人员安全生产权责清单,把安全生产作为本行业领域管理的重要内容,管业务同步管安全生产。5月底前,制定“摸底数、建台账、查风险、除隐患”活动实施方案,督促区镇街、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分管行业领域集中摸底,动态更新监管台账,绘制安全风险“一张图”,7月底前,建立“一镇街一册一图、一行业领域一册一图”,严防失控漏管。围绕涉氨制冷、修造船、海上安全、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4月底前,分行业领域制定专项提升方案,以“三星重工”为标杆,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推进链条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等,按照可能出现“险情事件、伤人事故、亡人事故”的分级标准,加强动态分级管控,10月底前,打造一批安全生产标杆企业,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二、强化安全宣教培训

常态化开展好“安全生产五进”等活动,盯紧“五个重点”,严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各类警示教育活动,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一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宣教。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八抓20条”创新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宣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从业人员权利、义务,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常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夯实全社会安全基础。推动各部门单位、各区镇街、各行业领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二是强化警示宣传培训教育。围绕道路交通、海上安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特种设备、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督促企业开展全员安全培训,组织对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等开展自然灾害救助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结合我市行业领域特点,认真梳理历年来安全事故案例,复盘事故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压实责任,预防为先,以链式思维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强化执法监管效能提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条件,建立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效果评估制度,强化对口交流学习和业务培训,加大对智能监控、无人机巡检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加强对镇街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指导镇街独立办案,通过岗位练兵、帮扶执法、力量下沉等方式,提升基层执法队伍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的能力。监督镇街严格执法程序、规范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切实打通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提升执法办件的质量和时效。

三、狠抓“四个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红线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源头管控,聚焦工贸、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监管行业领域,深入推进各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将各项措施落实到“神经末梢”,精准控制各类风险因素,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层层抓好重点领域整治。

一是强化工贸领域安全监管。涉氨制冷领域,强化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和单冻机的涉氨制冷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督促重大危险源备案到期企业进行评估并重新备案。采取直接检查和督导检查的方式,组织各区镇街对辖区重大危险源和单冻机企业每半年至少检查一遍,实现涉氨制冷企业检查全覆盖,对其他涉氨制冷企业组织各区镇街道全年至少检查一遍。涉爆粉尘领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带队开展1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并对6家涉爆粉尘企业重点点位、关键环节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检查,确保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机械铸造领域,围绕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械、浇注包探伤检查、熔炉炉坑潮湿积水及熔炉冷却水系统温度、进出水流量检测报警等重点风险模块,对15家高温熔融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并加强汛期巡查,督企业做好汛期停产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二是强化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监管。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做好正常生产建设矿山及停产停建矿山的领导干部包保工作,及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做好3家矿山驻点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五个必查”、“三个必到”。做好中磊石岛红矿、石岛矿产甲子山矿区基建期间督导检查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批复的安全设施设计进行施工和验收。督促3处正常生产建设矿山安装边坡在线监控系统,坚决杜绝发生滑坡事故。做好汛期三防工作,备好汛期救援物资,及时发布停产撤人预警,确保安全度汛。

三是强化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监管。一是深入开展化工整治提升行动。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油气储存安全风险管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分级分类评估和分级等专项行动,确保发现的隐患闭环整改到位,严格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备案,督促企业做好源头流向管控。二是强化特殊作业风险管控。组织开展危化品动火和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外来施工队伍、开停车、检维修等环节报备和专家指导服务。三是落实危化品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开展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事故教训的警示教育,督导企业按开展在岗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推动危化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学历、专业、职称、资格证书等达到标准。

四是强化烟花爆竹领域安全监管。全面贯彻落实《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严格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工作。组织开展烟花爆竹经营单位专项治理,开展重要时段专项检查,加大烟花爆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推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督促企业建设并应用双重预防机制、流向管理、库区智能分析、库区车辆人员管理等模块。

四、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有力

一是加强智慧应急体系建设。发挥好应急指挥平台“一屏览全域”的作用,为应急处置提供保障。3月底前,建立与镇街的视频互联互通调度机制,每月组织开展无人机、布控球、单兵设备等实战化演练,确保音视频接入效果,提升事故灾害现场音视频可视化指挥调度能力。

二是增强基层应急能力水平。5月底前,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供销企业名录和重点企业储备数据库,完善应急物资调度机制,全面系统进行应急物资布局。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12月底前,指导各区镇街依托现有森林消防、消防站、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等人员,组建不少于30人的“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三是强化应急预案编制及实战演练能力提升。3月底前,制定全市2025年应急演练计划,12月底前,督导危化品、建筑施工、修造船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不少于3次应急实战演练,提升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规范镇街、村级应急预案文本,6月底前,制定《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指导手册》,完善救援行动方案、应急处置卡,为镇村两级应对突发事件提供行动指南。

五、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带动灾害防治更有成效

一是优化防灾减灾救灾机制。1月底前,整合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震减灾等10个议事协调机构,组建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理顺防汛、防火、防灾、应急管理等指挥协调机制,抓实抓细防灾减灾各项工作。4月底前,完成《荣成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编和印发工作,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支撑;5月底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教工作,在蜊江港码头等地开展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实战演练;6月底前,完成对全市1800余名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重点培训灾情识别、统计和上报等内容。

二是筑牢森林防灭火工作。3月底前,建立健全政府负总责、部门抓监管、权属主体抓落实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格局,明确各级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在森林防火期内,加大森林防灭火知识宣传和野外违法用火巡查打击力度。5月底前,做好督导检查工作,抽查各镇街值班、护林员上岗、森林防火人员管理、装备配置、集中住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通报;防火期内联合相关部门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等工作;组织各镇街及相关部门做好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墓地值守工作。9月底前,全面清查全市扑火物资储备,盘点灭火装备、防火服、对讲机等物资数量与质量,及时督促各镇街及相关部门补充短缺物资,维修、保养损坏设备,确保森林防火期内装备随时可用。10月底前,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多场地不同场景、不同规模的森林防灭火实战演练。模拟森林大火跨区域蔓延、夜间突发火灾、救援队伍受阻等复杂情况,锤炼队伍实战能力;12月底前,联合自然资源组建巡查小组,深入林区排查火灾隐患,重点检查林下堆积物、干枯树枝清理情况,巡查输电线路有无老化、短路引发火花隐患;针对旅游景区、在建工程周边林区,督促责任单位落实防火措施。

三是强化防汛防台风抢险救援能力。5月底前,摸排全市防汛救援队伍、大型救援设备、防汛物资装备明细,台账化动态更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6月底前,在大中型水库开展全市防汛防台风应急演练,提升队伍实战能力;4至9月份,组织全市开展汛前及汛中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紧盯水库、河道、港口码头、学校、景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建立台账,跟踪督导;汛期内联合水利、气象等部门做好联合会商、预警发布、群众转移等工作。

四是抓好低温雨雪防范。深刻汲取往年雪灾教训,1月前,完善《荣成市防范强降雪应急预案》,会同市综合执法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做好强降雪联合会商、重点路段摸排、设施农业指导和强降雪处置等工作,12月中旬前,在重点路段前置救灾帐篷、防滑沙等物资,为冬季防雪做好准备,每轮强降雪过程中,调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报送至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