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崖西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1123”工作体系,坚持守正创新,统筹发展与安全,细化责任、紧抓落实,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振兴方面
1.聚力深耕区域块状经济。①持续推进伟德山甘薯产业聚集区建设。统筹甘薯育苗、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协同埠柳镇一体打造伟德山甘薯产业聚集区,在招引5家食品加工企业的基础上,持续打造甘薯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试验种植200亩脱毒蜂蜜罐,现已完成收获,相较于传统蜂蜜罐,亩均增产1000斤,商品薯率达到80%以上,同步结合前期打造的甘薯种植实验基地,利用秋收契机采集收货阶段数据,逐步探索建立甘薯种植技术模型,带动全镇甘薯产业提质增效;②用好“村情地图”,围绕盘活村级闲置资产,积极争取水库移民扶持资金200万元,整修东埠前村委北侧2500平米闲置场地,新建甘薯加工车间、农资仓库2座,配合前期建成的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提升村级“代耕代种”能力,2024年全镇甘薯种植3800余亩。
2.扎实推动产业发展。①充分放大伟德山区位优势,引进伟德山康养休闲综合体项目。由荣成惠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依托“泉水、森林、田园、村落”四大资源,建设占地20亩的集“亲水游乐、森林颐养、田园食养、乡村休闲”于一体的康养度假基地,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重点吸引“候鸟群体”,打造及养老、保健、康复理疗、健身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康养综合中心;②持续打通特色农产销售渠道。整合镇域羊肚菌、各类果干、黑小麦面粉等优质农产品16类,参考“前店后厂”运营模式,“线上+线下”一体推进农产销售。同时,以镇域企业为主体,在抖音、天猫、京东等各类国内电商平台、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多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年累计销售额超过300万元;③完成环伟德山特色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带项目立项和招投标,计划在重点农产初加工、深加工及衍生产业等领域与村居深度合作,进一步助推镇域农业向着“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发展。
3.高标准打造特色农产。①苹果方面,通过“府院联动”,由大渥(荣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盘活1570亩低效果园,打造千亩苹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鲁丽、威海金两类苹果,建设集“科学育苗、生态种植、冷链储存、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苹果产业园,从源头上提高果品品质,解决“果贱伤农”问题,示范带动全镇苹果产业提档升级;②花生方面,由金良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东春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200亩“花育22”良种培育基地,增上花生脱果车间及存储库房、智能化花生色选机等设施设备,年加工带壳花生达6000吨。同时,陆续打通国内外花生高端市场,持续叫响“荣成大花生”品牌。2024年全镇花生种植超过1万亩。
(二)基层党建方面
1.深入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一方面,采取管理互助、产业相辅、治理提升三种联建聚合方式,打造11个联建片区,统筹片区内土地资源,种植黏玉米、辣椒、萝卜等作物100余亩,统一流转土地3000余亩,整合原有志愿服务队力量,设置2-10万元信用基金,围绕森林防火、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联合开展志愿活动300余场次,全面带动12个100户以下的村治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情地图”效能,引导6个村联建发展订单农业,带动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万元以上,稳步完成村班子运行情况评估调研工作,同步选取北崖西与北苑庄、崖后与院东2组村作为村集体“三资”融合试点,扎实做好村庄建制调整的“后半篇文章”。
2.稳步推进村庄建制优化调整及后备力量储备工作。结合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成效,始终坚持稳妥有序、务求实效,制定村庄建制优化调整方案,将4个条件成熟行政村合并为2个,实现抱团发展;坚持标准条件、严格“推优”程序,注重“下深水”精细摸排人选,有效储备2026年换届后备力量。2024年共储备后备力量143名,其中35周岁以下89人,占比62.2%。
3.建好用好党建综合阵地。立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要求,争取省级无偿资金50万元,打造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划分土特产展销、党员志愿服务、学习教育培训等功能区16个,高标准打造镇级党校,谋划设计现场教学路线3条,对青年干部、农村干部、后备力量等开展全方位培育。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观摩5场次,覆盖400余人。
4.强化党员监督纳管。年内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0名,发展对象13名,预备党员13名,转正党员18名,同时以主题党日、农村工作例会为契机,对全体农村党员开展专题学习、酒驾醉驾警示教育,同步进行党建督查近300次,下发督查通报22期,督促整改问题60个。
5.持续推进“荣归故里”计划。开展5轮人才摸排,摸排荣成在外人才75名,外地来荣人才5名,常态化开展“下午茶”座谈活动,结合“我为荣成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筛选金点子4条,召开“企业家日”座谈会11场次,用心用情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
(三)社会治理方面
1.综治工作。①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共调解案件115件,排查预防矛盾纠纷443起,发现并预防矛盾纠纷隐患139起,成功调处疑难矛盾纠纷1件,涉案金额27.7万元;开通“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账号100个,张贴解纷码47处,录入矛盾纠纷412件,办结412件,实现基层“小治理”筑牢社会稳定“大格局”;②网格工作。严格落实网格工作业务培训制度,全年召开镇级政法会议44次、镇级网格例会12次,督导各村开展村级网格工作例会46次,各村网格员共上报各类事件8174条,网格工作稳步推进。③法治工作。张贴法治公告50余处,打造法治文化阵地47处,发放各类宣传明白纸10000余份,开展线下专题讲座90余场次,普及范围1206人,为镇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意识形态工作。全年共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通过人民网、直播荣成、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各类信息200余篇,根据重点工作录制“村村响”音频28份,全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及志愿活动2623场次,普及范围10000人次。
(四)底线工作方面
1.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召开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24次,开展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演练31家次,覆盖员工524人,对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检查293家次,排除风险隐患239起,摸排重大事故隐患16项,均已整改完成。
2.森林防火工作。2024年签署防火责任状79份、送达防火工作函3份,下发专项通报18期,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切实将防火责任落到实处;先后参加5次市级综合森防演习,确保镇级森防力量3分钟内发现火情,15分钟内到场进行处置,2023-2024年度防火期境内未发生森林火情,顺利完成防火任务,并先后承接省、市等各级观摩调研14次。
(五)民生保障方面
1.清洁取暖方面。完成2023年度39个村2813户清洁取暖补助核算,补助金额共256999.6元,协调安装电热板20户,统计自行安装清洁取暖设施且未享受补贴电价的用户信息,积极与市住建局沟通,争取为该部分村民发放取暖补贴。
2.农村道路管护方面。依托城镇公益岗建立农村道路管护队伍,充分利用小修小补工程,报批仁东超市西路口、西柳进村口、南柳进村口、庄上王家进村路等6条破损道路及小山口、东双顶等5处道路安防设施,按期完成12条公路的巡路任务。
3.生活污水管护及供水方面。一方面,启动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2024年完成22个村27.2公里农村供水管网建设,探索城乡供水均衡发展的“荣成模式”;另一方面,做好农村厕所维修及报抽工作,全年完成厕所改造18户,更换石棚子、桥南头、丛家庄等村破损污水管道450米,同时配合水务集团做好改厕、污水设施运维管护,探索“三位一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模式,实现全镇农村生活污水长效运维管理。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崖西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一工作导向,以链式思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凝心聚力乡村振兴
立足镇内资源禀赋,聚焦完善重点产业链条,拓宽甘薯、苹果产业覆盖面,着力“固链、补链、强链”。
1.崖西镇甘薯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指导东埠前村建设800亩甘薯规模种植基地,在租金方面让利吸引客商,引导农户广泛参与甘薯种植管理过程,实现“联农带农”。同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盘活4亩闲置场地,搭建甘薯加工厂、农资仓库、分拣中心、农机停放点等配套设施,提升整体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村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典型。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建设。
2.千亩苹果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二期。结合项目一期进展,按照打造1570亩现代苹果基地规划,对剩余800余亩园地进行整治改造,引进欧洲现代矮砧宽行密植种植管理技术,搭建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增上防灾减灾设施,整体提升基地内部水网、路网,示范带动镇域特色果业提质增效。计划2025年4月份前完成二期苹果苗栽植,年底前基地全面建成。
(二)聚势赋能基层党建
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为抓手,平稳推进村庄建制调整,巩固好“三资”融合试点及村庄建制优化调整成效,力争形成典型经验,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效能。
1.持续深化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在2024年“跨村联建”工作基础上,着力推动联建片区扩面,力争镇域内联建片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同时,建立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成效动态评估机制,围绕组织体系、队伍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为民服务等5个方面,设定评判标准,每半年开展一次成效评估,实现抓一半、带一半的工作目标。
2.稳妥推进村庄建制优化调整。结合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成效,始终坚持稳妥有序、务求实效、不冒进原则,对剩余20个联建村,分期分批推进联建成熟村庄建制优化调整,进一步破解村庄多、小、散等问题。对已完成建制调整2个新村,立足2026年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围绕议事决策、“三资”管理等方面,指导后高村发展200亩订单农业项目,北柳村建设共富油坊、发展采摘种植,预计新村年增收15万元以上,扎实做好村庄建制调整的“后半篇”文章。
(三)全力服务保障项目
以高度责任感推动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切实当好企业“店小二”,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确保项目落地开工。
1.威灯果蔬加工有限公司果蔬加工项目。由荣成市威灯果蔬加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200亩(含果园),总建筑面积3954平方米。新建办公室、加工车间、冷风库及配套附属设施,新上智能分选生产线、清洗加工线、烘干机、智能包装等果蔬加工设备,主要生产苹果干、无花果干等产品。目前已完成项目签约及企业工商登记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厂房规划设计,计划2025年2月开始主体施工,11月底前完工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分拣包装果蔬6000吨,果蔬初加工2000吨。
2.盛宜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由荣成市盛宜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4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设厂房2300平方米。包括分拣、烘干加工车间1处,仓库、产品分销车间和直播间各1处,新上分拣线、自动清洗机、烘干机、控制系统、循环风机、真空包装设备等生产设备。目前已完成项目签约、企业工商登记及厂房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工程建设招标和项目立项等开工前准备工作。计划2025年1月份开工建设,12月份前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甘薯干、无花果干等产品4500吨。
3.纯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花生产业化种植及加工项目。由威海市纯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31亩,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建设生产车间4000平方米,扩建新上色选机流水线2条,新上花生加工、包装设备等生产设备。计划2025年1月份开工建设,12月份前完工,目前已完成考察生产设备和项目立项等开工前准备工作。项目建成后年可分拣包装带壳花6000吨。形成以品种选育、花生种植、科技推广、花生加工、销售为一体种植基地,进一步叫响“荣成大花生”品牌。
(四)做实做细民生底线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紧压实民生诉求、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消除社会风险隐患,全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狠抓民生诉求。强化互助联动,优化基层治理环境。一方面,推动诉求解决与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相融相合,不断完善“12345热线+网格化”一体联动问题解决机制,主动发现、迅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关口前移,从“一事解决”向“一策治理”转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跨村联建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强带弱,形成综合施策、协同联动的良好氛围,坚持向先进看齐,在解决率、满意度提升等方面积极向兄弟镇街学习,优化办件处置流程,加强对办件的跟踪问效,力争诉求增量降至35%以下。
2.实抓信访维稳。一方面,开展“深化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矛盾”专项行动。根据省级要求,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开展为期半年的信访矛盾风险排查化解专项工作,以“一台账两清单”为抓手,以“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为目标,建立有效预防和管控涉访突出风险的机制,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通过重点工作通报的形式,制定2025年每月领导接访日程安排表,确保每位班子成员每周接访一次,做到有访接访,无访约访、研访,将日常矛盾隐患排查防范、信访积案化解、民生诉求等涉稳事项纳入坐班接访、约访、研访日程安排,对摸排出来的风险隐患、上访老户,及时进行研访、定期进行约访,对重点人员做好提前研判,确保防患未然。
3.严抓森林防火。按以季度为单位期开展防灭火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协调配合及应急处置能力,在不断完善森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全力保障伟德山区森林防火安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4.紧抓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围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坚定信心、排难而上,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粉尘涉爆、机械铸造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积极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统筹落实动火作业、有限空间、外包施工、防高处坠落“四项”攻坚治理,做好节假日、季节性、阶段性等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三是进一步做好安全宣教引导,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标语、村务例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办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重点行业企业的教育培训,在全镇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