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市自然资源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王局长,现阶段我市已进入2025—2026年度防火期,为了做好本轮防火期相关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自然资源局都作了哪些工作部署?答: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访谈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主题嘉宾: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洪阳

访谈内容

市自然资源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王局长,现阶段我市已进入2025—2026年度防火期,为了做好本轮防火期相关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自然资源局都作了哪些工作部署?

答: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目前,自然资源智慧监管中心全面运行,通过58处高点监控,353处低点语音卡口,66处穿山公路视频监控全天候对我市重点山区、林区实时火警监测,通过系统自动报警、抓拍,第一时间对出现的火情火警进行处置。全市609名护林值守及带装巡逻人员,全部到岗到位,进一步加大巡逻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各镇街、严格做好林区输配电线路、林区经营户电闸电线、私设电网电击野生动物、林内违规用火、林区施工等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森林防火通道两侧、穿山公路两侧、林田结合部、林区输配电线路设施周边、林区经营户周边、墓地及孤坟散坟周边的可燃物进行清理,10月30日前完成第一轮隐患排查整治及可燃物清理工作。

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伟德山区域现有198公里损毁防火通道进行路面整修,清理路面碎石、通道两边影响通行的枝杈,并对部分路段实施护坡、清理边沟等工程。对伟德山2900米、槎山1900米“引水上山”工程进行日常巡检,对重点林区99处蓄水池、地埋式储水罐水量进行检查,对水量不足的及时补水,保障进入防火期防火设施水源充足。推进威海市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项目,争取国家资金2500万元,新建森林防火通道55千米。其中,成山林场24千米,槎山、石岛山区域31千米,目前,已完成开展清表作业44千米,路基平整40千米,完成硬化21千米,进一步完善我市森林防火路网体系,提高森林火灾的扑救效率。今年,我们还争取了山东省威海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新购置地埋式5方蓄水罐138个、基础泵和串联泵60台、消防水带400盘,高点监控设备10个、无人机蜂巢1套,进一步完善预警监测系统,提升以水灭火装备水平,计划11月底开展招投标工作。

问::王局长,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关于我市耕地保护方面,今年我们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一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局重点工作之一,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保严管,严守耕地红线,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严格做好耕地用途管制工作。聚焦耕地保护重点任务,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依据最新国土变更调查数据,耕地面积达到70.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4.83万亩,均高于新一轮规划确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目标;完成我市《荣成市2024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耕地转进1681.05亩、转出1295.7亩,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二是全面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印制发放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册、知识明白纸800余份,联合市妇联开展“巾帼护田”耕地保护活动,确定了滕家镇、埠柳镇、俚岛镇三个镇“巾帼护田”试点村共50名巾帼护田员,积极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开展进集市、进乡村宣传活动50余次,营造全市上下协同、人人尽责、共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三是推进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实施。2024年以来,全市完成验收土地整治项目10个,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368亩,现指标库结余3751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问:王局长,空间规划数字赋能方面,能否介绍下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

答:根据《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市自2019年11月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经不断优化完善,目前系统已建设完成,并已实现省、市、县三级系统贯通。该系统通过对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能源、海洋等多部门共计110余类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接入200余个空间专题及50余个非空间专题数据,针对CAD、文本、EXCEL等格式数据,明确数据处理方式,形成一套涵盖测绘地理、现状、规划、管理和社会经济的数据体系,为我市两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该系统还形成一套全程贯穿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将土地从规划到批、征、供、用、补、察、最后到不动产登记全生命周期串联起来,形成土地全程管理一棵树,满足数据一键查询需要。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建立,为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周期管理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同时为打造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型规划奠定基础。下步,自然资源局将把“一张图”系统运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监测等实际工作中,切实提升我市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问: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事情,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吗?

答:好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的重大部署,我市于2020年7月全面开展农村房地一体补充调查工作,对全市833个村、22.5397万户农村居民宅基地,开展了调查。2024年7月6日,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纪委监委、发展和改革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信访局、税务局等11各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荣成市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颁证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摸排,其中对符合发证条件的18.5万户,正在逐步发放中。

下步我们将两方面着手,确保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颁证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开展宅基地换证便民举措。通过搭建荣成市宅基地及承包经营权管理系统,对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同时,本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原则,为方便群众就地办理不动产证换发,将办证窗口下沉到22个镇街的便民服务中心,就地开展业务办理,解决群众办证的最后“一公里”。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在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颁证过程中,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方便群众、应发尽发”的工作总基调,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相关申请材料缺失的,非必须补办的不补办,必须补办的依法简化补办程序。在权属合法、界址清楚、无纠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颁证工作走深、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