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力,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以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提升“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的“含金量”。
今年,我市持续巩固生态环保优势,坚定不移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桑沟湾西岸绿岛南湖至八亩地一带,启动了总面积259.17公顷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开工,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监督各施工单位的建设进度规划与执行情况,并严格执行倒排工期的施工计划。市海洋发展局海域与海岛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守护生态的同时,我市更注重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血脉,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绿色转型。成山集团作为本土龙头企业,多年来,凭借着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铸就了卓越的市场口碑,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利润的连年攀升,背后离不开车间里的绿色智能革命。
“结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先后引入MES系统(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EAM系统(生产设备管理系统)、EMS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生产、质量、设备、能源等关键数据进行抓取,全厂运行一目了然。”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胥建刚说道。
三大系统在各自领域将信息化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但浦林成山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对系统的深度整合与升级,企业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应运而生。这不仅让企业的管理决策更加精准高效,更实现了对能源消耗的优化调控,节能降耗从此有了“智慧大脑”。
“近三年来,公司先后投入4500万元,完成17个节能项目的改造,节电1360万度,节约蒸汽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胥建刚说道。
从生态修复到产业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坚定而有力。近年来,我市坚持“核风光储氢”一体布局,扎实推进“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国和一号”2号机组并网发电,华能石岛湾扩建一期2号机组正式动工,京能绿色码头风电项目列入省能源交通跨领域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投用新能源装机容量256万千瓦、占比达到93.9%
“市发展改革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全局统筹,以零碳城市建设要求为指引,健全专班运行机制,深化与高水平专业机构对接合作,聚焦碳普惠、碳足迹核算等方向,围绕零碳园区、零碳能源、零碳建筑、零碳交通等领域,全面施策、整体推进,系统构建零碳城市发展新格局。”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