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2218206/2025-01492
    • 发布单位:荣成市科技局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5-01-2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荣成市科技局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2025年01月28日 11:28 来源:荣成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2025年,市科技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各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大抓经济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为核心,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以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为保障,全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一、抓好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推动区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实施关键技术“揭榜挂帅”攻关。积极推广“鱿鱼加工包装流水线自动化设备”等5个已验收项目的创新成果应用。同时继续引领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基于营养健康导向的低 GI 海带预制菜加工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和“鱿鱼副产物脱镉及高值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6个在建“揭榜制”项目实施和验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梗阻,研发产出一批优质科技成果,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赋能产业创新水平提质升级。

2.深化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强化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服务保障。聚焦现代高效农业、高端智能装备及新材料等我市重点产业领域,支持长青海洋科技、好当家集团、康派斯等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大型海褐养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海参加工副产物资源全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房车底盘高强韧构件绿色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技术”等重点创新项目提前凝练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指南申报材料,做好跟踪服务指导工作,提高指南申报成功率;围绕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竞争性创新平台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等一批省级重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完善项目推荐和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年内力争获批立项10项以上,获批上级政策资金2000万元以上。二是抓好本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储备建设。筛选储备与我市“5+2”七大产业链发展需求契合度高、技术应用前景好的2025年度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20项以上,围绕项目开工率、投资率等指标定期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开工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不断优化提升项目服务和资源要素保障水平,确保项目开工率尽早达到100%,力争年内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申请专利30项以上。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产业创新梯队

1.指导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针对目前300多家规上企业,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以及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专门辅导等方式,引导企业逐步加大研发投入。会同区镇街,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对研发费用填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开展服务,确保研发投入做到应统尽统,争取年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3亿元以上,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比重达到40%以上,享受省级研发补助的企业数量达到100家以上。

2.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培养一批、辅导一批”原则,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与各区镇街协同配合,摸细摸实全市科技型企业后备资源,根据知识产权、研发费占比等指标,重点筛选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同时优化全流程、全链条服务和要素保障水平,实地走访企业帮助分析、解决企业认定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不断做大做优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200家左右,指导企业申报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5个以上。

3.做好科技金融融合文章。一是搭建政银企信息沟通对接桥梁。通过“荣归故里”座谈会、产业链专班调度会、产业链“下午茶”、干部挂包走访企业行动、金点子分包落实行动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畅通科技金融服务“最初一公里”。二是与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动机制,汇总“科技金融政策”、汇编“银行贷款产品”,深入企业广泛宣传,引导企业用好“拨投贷保”“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支持有贷款需求、股权需求、金融服务需求的企业开展增信评估,引导参加科技创新投融资路演等活动,年内为50家以上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支持,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亿元以上。

4.抓好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一是加快省级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稀土磁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加大向上沟通对接力度,全力支持有研稀土(荣成)争创稀土磁功能材料领域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聚焦核能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沟通对接,指导清华核研院做好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创建工作。同时积极掌握省级以上平台申报重点和布局情况,引导培育核能行业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我市未来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现有院士工作站作用,支持开展“海水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优化与创新”等重点研发任务攻关,加速产出一批优质科技成果并在我市转化应用。二是深化本地高校院所与创新平台合作。发挥校地合作工作专班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我市智能化旅居车、大型海藻(海带)智能装备、水陆两栖应急救援车等威海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哈理工荣成学院、武汉理工威海研究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等本地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海洋藻类加工系统装备、房车新材料等领域攻克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三是优化完善科技孵化载体运营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配套设施、规范在孵企业服务管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交流,加速优质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挖掘引进高科技项目,孵化催生新企业。

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筑牢产业创新发展根基

1.聚焦“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发挥校地合作专班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搭建高校院所智力、成果、信息等资源与本地企业需求互通渠道,综合运用信息互通、政策扶持等手段,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智能精密曲轴冲床及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轻量化自行式房车车体集成优化设计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等一批优秀技术成果在安迪智能、星羽房车等企业落地转化。

2.聚焦“成果发掘”慧眼识金。一是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所需所盼”,借力“山东好成果”政策东风,紧盯省厅科技成果发布名单,及时筛选出适合我市产业发展的优质科技成果,精准推送相关企业。同时梳理我市优质科技成果,积极向上推荐,争取纳入“山东好成果”信息库,年内向上级推荐科技成果5个以上;二是择优筛选符合省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的科技成果,实地走访企业宣讲省奖申报流程、提名要求等政策,提高省奖申报成功率。

四、深化科技惠民惠农,释放乡村振兴科技动能

1.强化涉农创新主体培育。结合发展壮大“区域块状经济”,针对苹果、海带等优势产业,支持悦多果业、泰祥集团、寻山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申报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农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加快解决海带克隆育苗、苹果种植等农业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等重大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年内组织企业申报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等省级研发项目2项以上。

2.推进新兴涉农创新载体建设。持续跟踪服务好山东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平台建设运营工作,确保共同体实施的“基于海参自溶调控的即食海参预制菜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双线程牡蛎海上机械采收与自动清洗装备”等14个重点项目尽早取得阶段性进展,年内力争转化优质科技成果10个以上,助力海洋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3.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一是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作用。用好威海市小麦产业服务团等省级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作用,年内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基层行、科技培训等系列活动15次以上,定点帮扶农业企业达到10家以上,培训人数1000人次以上。二是稳定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根据我市产业特色和农村实际人才需求,通过技术培训、政策宣传等形式,培育一批优秀乡土科技人才和种植养殖专业大户成为省级科技特派员,组建优质产业服务团。年内争取新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1个,获评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3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