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38308D/2025-00514
    • 发布单位:荣成市崖头街道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5-01-2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崖头街道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年01月26日 11:47 来源:荣成市崖头街道 浏览次数:

围绕市政府部署要求,崖头街道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明晰了工作要点。总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统筹抓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再攻坚、再突破,奋力在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的新征程中作出崖头贡献。

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环境抢机遇,蓄足经济发展新动能。聚焦经济指标提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抓好经济指标提升。实现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同比持平;规上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9.54亿元,同比增长2%;外贸进出口60亿元,同比增长3.4%,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预计完成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3%;规上服务业预计完成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5%。

2.抓好招商引资突破。以“5+2”七大产业链为切入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科学编制招商图谱,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荣归故里”计划,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年内外出招商推介20次以上,争取引进落地产业项目3个以上;聚焦优质资源和闲置资产,压实招商主体责任,加快利群购物广场、一期工业园等优质闲置资产盘活,唤醒沉睡资产7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年内落地实施闲置资产盘活项目4个,过亿元2个以上。

3.抓好项目服务保障。建立项目谋划储备、落地投运、激活提升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每个项目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包,全程跟踪参与招引,一包到底直至落地见效。突出抓好当年投资5.96亿元的3个项目建设,确保利群云光里商业街区项目2025年5月投入运营;丽呈漫湖酒店财富广场店2025年7月投入运营;昌正新能源汽车电机配件项目2025年12月底建成投用。

4.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组织包企干部到企业一线实地调研,常态化举办“下午茶”畅聊活动,传达项目建设人才招引、安全生产等方面相关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梗阻,争取上级惠企政策,确保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争取年内推动浦林成山、天颐热电,供热公司等3家企业实施工业技改项目,完成“小升规”10家,推动裕罗电器做好智能化改造。

二、抓管控防风险,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坚持“治未病”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诉求处置、信访稳定、公共安全等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1.提升诉求办理效能。建立民生诉求预判机制,深入运用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统筹民心网、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网格巡查等线上线下渠道,每月开展1次“大数据”预测,对潜在诉求提前干预实现“未病先治”,减少民生诉求数量。在办理中,每周召开1次调度会,对不满意件、退办件等集中评估、跟踪督导,推动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同时推动诉求量以每月同比下降1%,争取年内整体下降10%以上。

2.抓实抓细信访稳定。①运用大数据手段监测预警欠薪风险隐患,对欠薪投诉量大、工程款拨付和工资支付异常的在建项目和行业企业,综合分析研判风险等级,实现精准摸排,动态掌握风险底数,主动介入处置,稳妥化解欠薪风险。②用好领导接访、民生诉求、网格巡查3个抓手,第一时间做好初信初访研判处置,防止矛盾外溢上行。

3.守牢公共安全底线。①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根据排查情况,重新完善涉及动火作业、有限空间、涉氨制冷、外包施工等业态企业信息台账,每个领域由1名分管班子成员牵头,协助相关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专项技术防护屏障,常态开展安全生产巡查;3800家“九小场所”以及452家工商贸企业全部实施网格化治理模式,由机关干部、网格员分包,定期开展安全巡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隐患排查整改能力。②严格落实渔船包保责任制等制度,严厉打击“三无”“套号”船舶以及伏季违规、非法越界行为,维护海上生产安全。③组织网格长及楼长、单元长结合固定联系人常态化联系服务,动态掌握“八失”群体弱势等重点关注对象及租户、旅居居民的新变化、新情况,运用“红黄蓝”三色工作法标识并定期复查,抓好治安问题防范。

三、抓管护提品质,呈现精致城市建设新面貌。聚焦提升精致城市建设品质,攻坚突破做好重点区域拆迁、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违建问题整治、老旧小区提升,推动城市面貌、管理效能实现双提升。

1.突破物业服务质量。对城区29个物业失管、漏管的老旧小区,分类施策采取国企兜底承接、合作社自办物业、社区主导推进引入市场化物业等方式,引入、成立新物业公司入驻,6月底前完成物业招引入驻工作,上半年物业类诉求量同比下降20%,全年同比下降30%以上。

2.突破违建问题整治。6月底前,完成威海市委巡察反馈的10处违建问题整改,并建立村居干部自查、构建网格队伍巡查、物业队伍整改、自治队伍维护的违建问题处置链条,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采取信用惩戒、纪委约谈等措施,确保把违建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3.突破老旧小区提升。建立社区居委会配合,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共同维护改造成果。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完善住宅专项资金使用续筹等机制,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

四、抓共建促增收,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按照产城融合、治理融合的思路,推动30个合作社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自主建设、对外招引项目,4个行政村实施“跨村联建”,增强村、合作社内生动力,为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

1.实施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打破“就村抓村”的传统模式,成立北外环共富联盟党总支,由片长担任党总支书记。党建联盟牵头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产业基地联合种植、合作社联合产销等形式,整合联盟内部资金、项目、政策等优势资源,实现技术互助、产品互销、项目共建、品牌共创,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同时建立联盟“月度论坛、季度排名、年度考评、定期分析、动态评星”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推动联盟有效运转。

2.实施村、社区党组织联建。以“党建+信用+志愿”为抓手,实行区域联建,由先进示范社区党委联合辖区爱心商家与行政村结对,通过吸纳社区信用建设的先进经验,完善信用激励办法,调动起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志愿服务常态化结对帮扶机制,由社区联合帮扶单位,定期到北外环4个村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实现社区与村的组织共建、资源共享。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导34个村、合作社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重点做好后密文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期和西龙家龙源游乐场2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年内启动后密文农业综合体精品民宿示范区、农业体验区建设;3月底前完成西龙家合作社闲置30亩闲置土地整理回收,年内打造1处集马场、水上乐园、儿童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场所。

五、抓服务惠民生,实现城市社区管理新进展。聚焦深入推进“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通过优化服务、推动自治、凝聚力量,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1.创新服务模式。线上,按照管用、精炼的原则,重新理顺“社区、网格、楼宇”三级微信群,实行社区书记、网格长、楼长(单元长)分级负责,组织“水电气暖”等服务专员入群服务,增强各级党组织与居民的双向联系。线下,开展党群中心迭代升级行动,突出去行政化、强服务化,打造中医康养、便民修补等20处服务场景,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2.引领居民自治。依托社区、商圈布局5处中心站点以及10处暖心驿站,拿出在生活服务、家庭关怀、拓宽就业渠道等关心关爱措施,增强服务针对性。搭建“社区网格长+临时网格员”共治平台,发布临时网格员召集令,鼓励通过“随手拍”将发现的问题上传微信群,由社区网格长认领处置,引导有序参与社区治理。

3.扩充治理力量。设立“家·社区”基金,将社区治理需求项目化,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企业、商户招募100名以上治理合伙人,倡导以提供资金、资源等方式参与,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为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更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