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62770E/2025-00508
    • 发布单位:荣成市埠柳镇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5-01-25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埠柳镇2024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5年01月21日 10:27 来源:荣成市埠柳镇 浏览次数: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八个质量更高”的目标定位,以“1123”工作体系为引领,以“四张清单”为抓手,持续深化提升“荣归故里”计划,统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区块经济、安全底线等工作,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2024年,完成税收771万元,规上企业总产值5758.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396万元,外贸进出口6069.8万元。

一、全力以赴谋发展、稳增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始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树牢系统观念和链式思维,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一是项目建设提力加速。截至10月底,共服务保障项目7个,其中落地实施项目6个,全部为新建项目,投资完成率90.9%,另有在谈储备项目1个,目前已完成签约。引进投资2000万元的碧海蓝湾房车营地项目,营业三个月内实现升规纳统;建成总投资1500万元的星星农产现代葡萄园项目,销售额达到300万元;盘活闲置厂房3300平方米,引进投资2000万元的威海正宇航天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二是资产盘活成效明显。全面梳理闲置厂房、冷风库等资产,结合荣归故里计划,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招商工作,盘活了占地98亩的华育养殖厂,引进投资2000万元的小山前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项目,盘活原虎台电子厂房闲置地块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的吉祥火生态民宿酒店项目。三是招商引资持续发力。组织召开荣归故里恳谈会4次、“下午茶”畅聊活动6次,组织企业参加“好品山东”、跨境电商博览会等,组织赴省内外开展招商活动8次,接待北京、天津等地客商来访12次。持续推动东之海、佑安食品等扩大生产、开拓市场,佑安食品、森蕾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完成升规纳统。

二、坚持不懈补链条、强要素,甘薯产业焕发新活力。埠柳镇以“数字赋能甘薯产业”为目标,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甘薯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区域块状经济,全力打造“欣向荣成·薯乡埠柳”品牌。一是在延链补链强链上聚力突破。建设100亩脱毒苗繁育基地,年产甘薯苗3500万株,省农科院设立甘薯育种实验基地23亩,引进5家经营主体,新增规模种植2000亩,新规划建设储存窖1处,引导龙头企业扩建厂房2000平方米。二是在产业数字化发展上聚力突破。收集整理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6个类别的66项200条数字化数据,编制《埠柳镇甘薯数字化技术指南》,通过举办甘薯讲堂、现场教学等形式进行推广,加快改变以往种植凭经验的传统做法,不断提高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水平。三是在放大甘薯品牌效应上聚力突破。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知名甘薯展会,聘请5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顾问,聘请11名自媒体网红担任“埠柳甘薯推介官”,通过首都机场LED屏幕、山东三农新闻联播等广泛宣传,持续提高品牌影响力。四是在强镇带村富民上聚力突破。加强与石家庄慧谷、邯郸禾下土等国内龙头企业的沟通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布局甘薯种植,按照“种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思路,甘薯产业联合社整合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资源,发展甘薯种植面积近1万亩,带动种植户3600多户。

三、多措并举聚合力、强化解,基层治理见实见效。2024年以来,我们统筹运用“治未病”“望闻问切”等工作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诉求,2024年1-9月份民生诉求全口径满意度91.7%,三季度在150件以下镇街组排名第1(9月之后考核结果暂未下发),同比提升4%;2024年15个村满意度100%,17个村全年诉求量小于5件。全年没有发生到省进京访。一是持续深化矛盾隐患排查。制定班子成员带头“四下基层”工作机制,规定班子成员每周至少下村两次,设定周三、周五为包村干部固定下村日,聚焦“八失三员一外”等特殊群体,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全面摸排矛盾隐患。全年累计走访6000余户,发现各类矛盾隐患300余个、解决苗头性纠纷200余件。二是持续加大问题化解力度。坚持“事有群防”“情理法”融合,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用好网格调解、片区调解等五支调解力量,累计调解一般矛盾纠纷200余件、复杂矛盾纠纷30余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民生问题转变为信访问题。三是持续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将民生诉求和信访稳定作为党委会固定议题,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总结,建立《不稳定因素责任分包台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建立“挂牌销号”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2024年共化解“老积怨新矛盾”20件。四是建立常态化互通机制。定期与派出所、法院进行沟通,了解镇域民事纠纷以及涉法涉诉案件情况,及时对涉及案件进行研判分析,将矛盾纠纷化解挺在前、用在先,切实解决信息沟通不畅通、矛盾化解不彻底问题。通过提前介入累计化解民事及涉法涉诉纠纷20余件,化解率98.5%,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四、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紧盯群众需求,高标准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做实做细各项民生工作,全力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城乡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深化镇容环境整治,硬化修补凤山路、学燕线等镇村破损路面7000平方米,翻新并安装驻地路缘石80余块,铺设燃气主管道2000多米,可为驻地400多户群众提供燃气集中供应。为驻地小区安装充电桩6组,硬化小区破损道路300多平方米、完成植树绿化200多平方米,规划小区停车线10余个。二是人居环境卫生持续改善。陆续在全镇各村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河湖垃圾、农药废弃物、田间地头白色垃圾等专项治理50余次。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出动车辆500多台次,共转运各类可燃垃圾、厨余垃圾等4000余吨。三是重点实施水利项目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实施总投资1100万元的河道清理整治项目,对南兰格、现都、河西、凤头4个村总长4.6公里的河道进行清淤、修建生产桥、拦沙坎等。实施了8公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完成了8个村规模化供水,完成蓦驾山村东口子塘坝除险加固工程,硬化坝顶500平方米、修建挡浪墙100米、修建生产桥1座。对小农水工程的设备管道进行整改,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河湖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完成了白龙河、埠柳河5万平方米的水葫芦清理工作,河湖两岸和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年镇村两级河湖长平均河湖巡查率超过100%,发现问题64个,已全部进行整改。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全年开展黑臭水体巡查10余次,发现并整改污水设施、河湖及其周边环境问题26处,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成效和镇域水环境质量。

五、凝心聚力抓党建、固堡垒,乡村善治取得新成效。始终将党建工作融入各项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凝聚思想共识,转变干部作风,汇聚发展合力。一是深入做好联建融合文章。统筹全镇19个村、8个片区开展“跨村联建”工作,围绕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三方面融合,先后推动梁家片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和乡村振兴共富工坊,姚家山片区改造升级600平方米的“园景园”民宿和著名驻村旅居画家黄淑霞“霞栖院”书画主题民宿,共接待游客400余人次,全年8个片区共计增收30万元。二是深入探索产业共富路径。聚焦产业富民,积极探索甘薯“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构建“村企联合+产销联动+资源联享”的“三联”发展格局,全力突破亩均净收益3000元的增收目标。持续深化以凤头村为试点的“村党支部+共富公司+农户”的乡村振兴共富公司发展模式,新建占地1100平方米的面粉加工和粮食烘干项目,积极开展六大主营业务,全年预计可实现净利润50万元。三是深入开展队伍赋能建设。以增强基层治理力量为导向,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农村头雁、机关骨干、党员群众三支队伍战斗能力和履职能力,精简优化农村、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加强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述职评议和“擂台比武”活动,推进8名中层干部岗位调整工作。调整1名不称职不胜任支部书记,完成1个强基村整顿销号,为基层治理打好基础。结合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评估调研工作,着眼2026年村“两委”换届,提前做好后备力量锻炼培养工作。

六、毫不动摇防风险、守底线,社会稳定展现新担当。牢固树立“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做好安全底线工作。一是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持续优化现有52人的森林防灭火管护队伍,抓好全镇39公里的防火通道维护工作,新建防火房5处,新增4处24小时值守岗房(目前共有6处24小时岗房),对10处重点路口安装防火门,对林区公路两侧增设铁蒺藜2.5公里,悬挂防火道旗、警示牌、防火标语等1400多个。借鉴村情地图做法,绘制12个(东姚家、凤头、虎台、黄沟、孔家、蓦驾山、上埠头、万家、西豆山、现都、学福、邹家)重点林区林缘村《村情防火地图》,引进森林防火三维地图,细化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卡口值守、带装巡逻等10项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顺利通过威海、荣成两级疫木验收,镇办林场改革经验得到国家林草局充分肯定,经验做法拟在全国推广。二是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绘制各领域场所分布图、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四色图、应急逃生线路图,制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督导机制,对3家劳动密集型企业、2家危化品企业、4家涉氨制冷企业、8个餐饮经营场所以及127家九小场所针对性做好督导检查,全年联合上级部门、派出所等开展联合检查90余次,发现问题并整改销号121处。组织相关企业和场所开展涉氨制冷、危化品事故等应急演练18场次。全面排查各类仓库存放物资、消防设施情况,多措并举做好校园安全、防溺水、防电诈、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有限空间作业等底线工作。三是全面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与交警六中队密切配合,全年开展交通安全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居、进企业的宣讲活动12次。结合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提视亮口”工作和电动自行车“一盔一带”劝导等工作,排查并整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22处,在校园门口等重点部位增设、更换交通警示标志、减速带1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