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文旅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力实施“旅游升级、管服融合、文化引领、作风提升”四项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那香海5A级景区等荣誉,争取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00万人次,站稳全省文旅工作第一方阵,为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贡献文旅力量。
一、实施“旅游升级”工程,将游客量转化为消费力
针对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龙头项目少、业态不精、消费场景单一等突出问题,按照产业链、块状经济思维,加快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和产品更新,构建滨海特色鲜明、业态布局合理、区域协调共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旅游消费全面升级。
1.做强三大重点片区,推动全域旅游协调发展。①中心城区,着力在提升全链条承载力上下功夫。重点抓好绿岛长滩、少年宫、樱花湖、成山欢乐海、崂山屯码头、八亩地一线的业态优化、项目开发、线路串联;借鉴大连熊洞街经验,积极招商盘活海鲜风情街、少年宫、老化肥厂等闲置商业设施和厂房,积极引进文商旅综合体项目;抓实九龙城、博隆、云光里、幸福里等旅游休闲街区的建设与提升,打造一批文商旅消费集聚区,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发展。②石岛区域,突出低碳绿色旅游特色,以千里山海旅游公路为轴线,围绕石岛湾蜜月经济带、桑沟湾南岸海洋文化旅游带、十里古乡乡村旅游带、花村画村渔家文化体验带“四带一路”,引进一批产业项目,抓好“石岛人家”3A级景区创建、凤凰北岸文旅开发、绿色低碳研学线路开发、韩国市场开发等重点工作。③好运角区域,以创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按照“沙滩业态做减做精、管理服务做加做细”的思路实施全域产业升级。重点优化纹石宝滩、布鲁威斯区域沙滩功能区划,抓好北环海路、环天鹅湖等区域交通组织、基础设施提升;明确四大区域发展重点,那香海景区突出家庭旅居和康养度假,布鲁威斯区域突出美学、旅拍和低空经济,成山头、动物园景区突出“旅游+”沉浸体验,天鹅湖区域突出生态特色抓紧规划调整和环湖业态提升,打造主题鲜明、功能互补的舒适亲海度假空间。
2.聚焦七大重点板块,推动精准招商和项目建设。①招商引资工作,按照资源特点和产业方向,将全市滨海存量资源划分为七大重点板块,即天鹅生态旅游板块、爱莲湾康养板块、半岛环海路自驾板块、蜊江港水上运动板块、八亩地高端度假板块、凤凰湖旅游街区板块、槎山渔家风情板块。明年招商工作的重点是对七大板块实施精准招商,通过外出招商推介、邀请来访考察、参加协会论坛活动等方式,突出旅游新业态项目、龙头型项目引入,年内争取3个以上过亿元投资项目落地。其中,天鹅生态旅游板块,抓住烟墩角获评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契机,抓好项目规划包装,争取年内区域整体开发;八亩地高端度假板块,积极对接复星集团,争取地中海度假酒店项目落户。②项目建设工作,目前筛选明年在建文旅重点项目27个,规划总投资约33亿元,持续做好项目调度和服务工作,夯实产业发展后劲。
3.持续优化文旅业态,增强旅游核心吸引力。①推进景区焕新。按照最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标准,指导重点景区改造升级。那香海景区,做优沙滩体验业态布局与管理,增上网红小火车,探险世界打造奇遇未来数字体验馆;鸡鸣岛,依托岛上军产,打造海防文化教育基地,岛外打造NANA自然露营地、亲水休闲、高空秋千等项目,丰富海岛游业态。成山头景区,盘活福如东海区域,打造大型行进式演艺项目,配套增加汉服体验、主题餐饮、文创小吃、海滩游乐等项目,提升景区文化内涵。西霞口动物园,对主题园区进行重新规划,进一步论证夜游方案,增加动物表演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互动体验。赤山景区,深挖遣唐使、张保皋等历史文脉资源,提升景区展馆展陈,引进数字沉浸式体验、森林康养体验等项目,与凤凰北岸文旅综合体项目联动,进一步做好韩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开发。②推出文旅“主理人”计划。借助马蜂窝等平台资源优势,通过外部引进、本地挖掘等方式,推出“城市主理人计划”。围绕赶海、船钓、海洋牧场等,开发一批新业态项目和专业旅游主理人;围绕城市书房、咖啡厅、清吧等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引进培育一批文化主理人;围绕住宿业提升,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民宿运营主理人;对新引进项目,强化运营前置理念,让项目主理人提前参与项目招商、规划、建设,通过高端人才提升新兴业态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水平。
4.做深“+旅游”文章,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旅游”,引导崖西、夏庄、埠柳等内陆镇街开发乡村休闲综合体项目,发展甘薯、无花果、葡萄等特色采摘和旅游商品,延长农旅融合链条,逐步打造内陆乡村休闲观光廊道;加快成山、港西、俚岛、宁津、港湾五大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重点抓好烟墩角、渠隔、礼村、卧龙、中我岛等民宿群项目建设,同步开发摄影写生、海草房民宿、渔家风俗体验等休闲旅游度假产品10类以上,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镇、重点村。“渔业+旅游”,引导桑沟湾等海洋牧场改造提升,整合牧场周边资源,发展集渔业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垂钓、户外体验、海洋研学等于一体的牧场旅游综合体。“工业+旅游”,引导房车企业参与自驾房车营地建设,力促康派斯参与八河港驿站的运营;引导盛世骏达巧克力、青啤荣成公司等企业增加工业旅游项目,结合本地旅游元素开发巧克力文创、青啤文创伴手礼。“体育+旅游”,联合教体局,引进帆船、帆板、冲浪、滑翔伞等专业培训机构、水上运动项目落户荣成,持续举办专业赛事,体旅深度融合扩大产业覆盖面。“演艺+旅游”,协助山东卫视《合家欢乐向前冲》综艺节目拍摄工作,引导10家以上文旅企业参与,借力宣传荣成好景、好物、好品牌;按照市场化运作,争取引进音乐节、明星演唱会等演艺类项目,提升城市文化活力和旅游吸引力。“教育+旅游”,发挥文旅集团平台作用,统筹我市海洋资源、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北京、上海、济南、郑州等大城市研学客源,推出海洋、红色等3条以上特色研学旅游线路,吸引研学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叫响“蓝色荣耀”研学品牌;逐步做大写生产业,重点打造烟墩角、中我岛、东楮岛、牧云庵、车脚河等十处美术写生基地,加大与国内美术院校合作力度,争取年接待写生师生8万人次。
5.丰富旅游产品,推动全季型产业发展。①加快旅居康养产业扩张。联合民政、卫健、住建等部门,对接华夏基因、光大汇晨、复星集团等康养头部企业,引入更多医学美容、医疗保健、医学康复、职工疗养、综合性康养度假、旅居地产等项目;针对不同年龄的旅居人群,开发不同的康养服务产品,引导中医服务进社区,为旅居康养人群建立健康档案,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②丰富旅游商品供给。引导海洋食品企业开发海洋类旅游商品100种以上,鼓励百合生物、达因等海洋生物企业开发生产适合旅游购物的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制品、化妆品。引导文旅企业加快改造现有旅游购物场所,在重点景区、酒店民宿、高铁站、大型商超,铺设“荣成好礼”“鲜荣记”品牌专卖店(专柜)6处以上。联合商务部门,加大与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对接力度,加快打造线上品牌旗舰店。积极对接“好客山东”“山东手造”运营方,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旅交会等国内大型展会,争取更多荣成产品成为“山东有礼”“礼尚威海”供应商。③策划“风”主题旅游产品。利用我市冬春季节风大的特点,借鉴福建平潭经验,联合专业策划机构,将渔船避风港、风电海岸、风景廊道等荣成风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分区域设计风主题观景区、运动体验区、文化体验区、拍照打卡区,引入滑翔伞等文体旅项目,开发风车等文创产品,与天鹅游、冰雪游相融合,弥补冬春旅游短板。④发展“数字游民”经济。引导酒店、景区、民宿等建设数字游民社区,发展共享办公空间,推出数字游民生活套餐等优惠政策,同步结合海洋文化、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等题材,做好“数字游民目的地”“短视频基地”的策划宣传,同时吸引数字游民参与我市产业数字化发展。⑤发展赶海游业态,推动林家流、斜口岛等赶海点发展“赶海+”,融合海草房民宿、沙滩娱乐、休闲垂钓、海鲜美食等特色资源,打造家庭亲子赶海旅游目的地。⑥加快“冰雪游”项目破题。联合好运角、教体局等部门单位,在天鹅旅游沿线布局引进冰雪项目,推出一批优质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激发荣成冰雪经济活力。⑦发展商务会议旅游。依托我市玥儿湾、石岛宾馆、温德姆花园等高端酒店及周边旅游资源优势,与各类协会资源对接,大力开发会议旅游市场。
6.打造休闲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①围绕“五个一”主题,推出“一桌最海鲜”《荣成美食图鉴》,收纳荣成特色美食、网红餐厅、地方特产,同步举办渔家美食大赛,放大“舌尖带动足尖”效应,带游客发现乡间、小巷、转角的美味。提升“一个房车梦”房车营地、文旅驿站配套服务水平,完善房车租赁、休憩住宿、购物娱乐等功能,年内新增营地项目5处以上,举办房车车友会等活动5场次以上。策划“一池天鹅舞”主题线路,突出“天鹅+冰雪”“天鹅+旅拍”等元素,将天鹅观景平台、白鹅咖啡厅、大天鹅科普馆、天鹅主题公路等打卡地串联,推出大天鹅主题雕塑、休闲集市、网红地标等商业配套设施,激活冬季旅游市场。②围绕旅拍打卡游,沿千里山海自驾公路,新增10处以上以旅拍地、观日点、网红景点为特色的休闲打卡产品。③围绕社交娱乐场景打造,培育那香海、成山头、绿岛长滩、凤凰北岸、布鲁威斯、石岛湾沙滩等区域夜游场景,策划举办露营节、啤酒节、音乐节、综艺体育等文旅活动10场次以上。④围绕“城乡漫游”场景打造,串联公园、餐馆、街巷、集市、渔港、村落等资源,按季节推出“城市漫游”“乡村漫步”游线,拉长沉浸式消费链条。⑤围绕数字赋能,完成鸿蒙“乐游荣成”项目建设,争取明年300家以上景区、酒店、民宿、餐馆等企业上线,实现全市文旅全链条资源整合推介、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旅游数据及游客画像精准化输出;推进歌尔与我市那香海、赤山、动物园等旅游企业的合作,新增4处以上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争当全省数字文旅标兵。
二、实施“管服融合”工程,优化文旅行业发展环境
按照“服务先行、管理并重”原则,将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为文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1.丰富全域商品供给。①引导海洋食品企业开发海洋类旅游商品100种以上,鼓励百合生物、达因等海洋生物企业开发生产适合旅游购物的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制品、化妆品;引导文旅企业引进专业文创设计团队,开发文创产品及衍生品50种以上;打造花生、无花果、甘薯、苹果、海带、海参等一批特色农业旅游商品。②协助文旅集团、海发集团,打造提升“荣成好礼”旅游商品主品牌,推动区域农副产品、海产品“鲜荣记”子品牌建设,引导符合条件的“石岛鲜食”“海洋时代好品云仓”“西霞口有礼”等多元品牌产品在包装上增加“荣成好礼”品牌标识,合力提升品牌辨识度。③引导文旅企业加快改造现有旅游购物场所,在重点景区、酒店民宿、高铁站、大型商超,铺设“荣成好礼”“鲜荣记”品牌专卖店(专柜)6处以上;联合商务部门,加大与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对接力度,加快打造“荣成好礼”“鲜荣记”及文旅企业线上品牌旗舰店。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旅交会等国内大型展会;积极对接“好客山东”“山东手造”运营方,争取更多荣成产品成为“山东有礼”“礼尚威海”供应商。
2.精准做好宣传推介。①线下,针对客源变化趋势,联合住建局赴安徽、陕西、河南等地开展旅游推介,鼓励游客购房旅居,为外来业主定制淡旺季游览套餐,结合公交专线,策划“赏天鹅线”“美食打卡线”“遛娃线”等市内游览线路,满足业主需求。加强与重点客源国城市间文化交流,邀请日韩、俄罗斯旅行商来荣考察踩线,加大境外客源市场开发。②线上,建立“荣成推荐官”队伍,定期举办主题赛事、媒体采风、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主题活动,调动市民、游客、大学生宣传推介荣成的积极性,邀请亲子博主、旅游大V来荣成沉浸式体验,变“众传”为“众创”,提高“天之尽头·天鹅海岸”旅游品牌知名度。
3.理顺行业管理体制机制。①优化新业态管理机制。针对近年来游客投诉集中的新业态管理问题,发挥文旅康养产业链牵头部门作用,加强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海洋等部门及各区镇街联动,进一步理顺民宿、日租房等住宿业和水上运动、旅拍等新兴业态的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行业管理长效机制;按照《2025年滨海旅游业整改提升方案》,细化部门和属地责任,实施清单化管理,确保所有问题整改落实到位。②强化现场处置机制。发挥“旅警”联勤工作站、蹲点机关干部及部门联合执法的作用,旅游旺季靠前服务,争取问题现场解决、矛盾现场化解。③推行保证金制度。针对沙滩新业态出现的问题,由区域分包单位负责,对所有新上项目重新审核、重新布局、完善合同,健全保证金制度、租金与投诉量挂钩机制、末位淘汰机制,从根源上解决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4.营造优质旅游市场环境。①深化“信用文旅”建设。依托国家第一批文旅市场信用试点先发优势,年内争取与山东曲阜、重庆云阳达成信用互认、游客互送合作,持续拓宽信用应用场景,在原有六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信用文旅朋友圈。打造1处集信用应用与信用展示体验于一体的信用文旅示范应用场景,集中展示荣成市国家级文旅市场信用试点成果。②牵头发挥旅游假日市场热线快速处理机制作用,针对日租房、沙滩经营、网约车等投诉热点领域,定期进行联合分析研判,建立重点问题台账,督促相关部门、属地镇街逐项整改落实。③持续开展全行业服务提升培训,结合省里新出台的文旅行业服务标准,重点围绕餐饮服务、酒店住宿、交通出行、环境卫生、安全生产、诚信经营六个方面,分层次、分岗位组织开展行业培训50场次以上,全面提升文旅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5.守牢文旅安全底线。①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开展燃气、消防、有限空间作业、涉水安全等专项问题治理,重点在五一、暑期旅游旺季、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推进联合督导检查。②全年举办文旅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专题讲座3次以上,组织专家协助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次,提升文旅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三、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推动传统文化保护性传承
以创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目标,扎实抓好公共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固本强基,推动文化事业站稳全省第一方阵。
1.持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①围绕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荣归故里”主题,打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专题展览,策划主题文艺精品创作10个以上,举办红色歌曲及小品原创征集、红色主题画展等主题活动10场次以上,创作作品150件以上。②以文化“两创”为指引,举办“匠心传承 创意绽放”2025年非遗主题技艺大赛,开展“指尖经纬”剪纸技艺大赛、“寻味荣成”花饽饽技艺大赛等,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技艺融合发展。举办“永怀科学营”,邀请专家学者来荣举办爱国教育、科普教育,叫响“郭永怀事迹宣讲团”和“永怀讲堂”两大社教品牌。
2.持续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文章。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极争创国家级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省级非遗社区试点为引领,全年举办“非遗六进”“戏曲进校园”活动50场次以上。②传统文化保护方面,配合市委宣传部,成立海洋文化“两创”工作专班,对荣成海洋文化当中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卫所文化等进行系统性研究阐述,扩大荣成本土文化传播力。③文物保护方面,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对俚岛地下交通站、巍巍海草房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拯救保护,启动馆藏青铜器省级文物修复项目,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统筹保护、科学利用。加快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按照“村村到、全覆盖”原则,完成域内844处三普复查文物及新发现文物的实地调查任务,建立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普查数量、质量和效率走在全省前列。
3.持续打造普惠型公共文化体系。①不断完善文化数字化平台应用,开设线上慕课、云赏非遗、在线讲座、馆员荐书等特色课程300场次以上,打造群众指尖上的云文化服务项目。②组织策划“千城百县看荣成,全民美育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公益美育培训2500场次,惠及群众10万人次以上,通过“以赛代训”,举办全市“渔家锣鼓”大赛。实施6个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引导社会组织走进基层开展文化活动120场以上。③优选高质量剧团开展惠民演出,采用“N+2”(N场固定演出任务+2场以上志愿服务)送戏下乡模式,开展送戏下乡800场以上。④推动城市书房社会化管理运营,在黎明小区、市民文化活动公园和成山御苑3处书房推出茶饮、咖啡、托管和艺术培训等多元化服务。⑤夯实“尼山书院”培训引领主阵地作用,举办暑期公益培训班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开设硬笔书法、美术、茶艺等培训课程100余场次。
四、实施“作风提升”工程,打造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
围绕创建模范型机关,着力抓好干部职工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打造具有高度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机关干部队伍。
1.强化思想建设,确保政治过硬。①聚焦主题主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狠抓“三会一课”质量,用好“青年课堂”,讲好“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两个课堂,确保机关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认识有深化、政治素养有提升。②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提升党建引领水平,进一步开拓“党建+”赋能工作路径,指导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围绕1到2个重点攻坚任务形成党建服务示范项目做法案例成果。
2.强化作风建设,确保素质过硬。①开展“守纪律 正作风”专题培训,邀请老党员、老干部,全年邀请纪检、公检法等部门上门举办讲座、以案释法授课不少于5次,修订完善机关《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督查检查制度》等6项管理制度,将纪律教育融入作风建设全过程。②开展“我有好家风七个一”活动,即发放一封廉政实干倡议书、组织签订一份《尽责守纪承诺书》、组织一次干部家属交流会、组织一次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参观一处省级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基地、组织一次家风文艺作品征集活动、评选一批廉洁持家典型,将干部教育从“单位大院”延伸到“家庭前院”。
3.强化能力建设,确保本领过硬。深入查摆检视“守摊躺平、不想争先”“只务虚功、不求实效”等8个方面突出问题,聚焦提升机关干部公文写作能力、文旅专业知识,狠抓“一学三练”。“一学”即一个学习套餐,“三练”即组织练笔、练讲、练干,通过定信息宣传目标、定调研课题,压实写作任务,引导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以学促干;旅游旺季安排机关干部到重点景区蹲点驻守,参与旅游咨询、矛盾化解等工作,切实提升一线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