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荣成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荣成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荣成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以及荣成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荣成市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在进行初审的基础上,结合本次会议上代表们的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推动财政收入量增质优、支出加力提速、政策提质增效、风险安全可控,为全面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提供坚实保障,全面完成了市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5年计划预算草案指导思想明确,全面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威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要指标安排统筹考虑了国家、省、威海市预期目标和我市“十四五”以来主要指标运行态势,是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批准2025年荣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2025年荣成市财政预算。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做好计划预算执行工作意义重大,为圆满完成今年的计划预算任务,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力做强实体经济。立足“5+2”七大产业链,着力扩总量提质量,以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存量提质,抓好海洋经济精耕深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增量培优,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一批未来产业,抓好应用场景建设。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继续发挥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最大乘数效应,激发消费潜能。坚持抓建设与强招引并进,提高投资效益,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聚焦产业发展、新能源建设,扎扎实实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推动重点项目由督导调度向统筹服务转变,努力将更多“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
三、全力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防治保卫战,全面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抓好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试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争取由试点单位提升为示范创建。
四、全力推动收入提质增效。聚焦“大抓经济”工作导向,加强重点财源建设,培育优质财源税源,壮大财力盘子。健全财税联席保障工作机制,盯紧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税种等,常态化调度分析,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抓好边缘税收征管调度工作,定期梳理我市企业欠付税费情况,确保应收尽收。充分发挥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补充作用,定期沟通对接执收部门,加强对重点非税收入项目的督导,确保非税收入科学征缴。
五、全力增强支出保障能力。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好普惠兜底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力用在紧要处,始终把“三保”放在第一保障序位,严格执行省里确定的“三保”项目清单。加强资金统筹安排,一体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民生事业发展,发挥好各类资金的统筹使用合力,多措并举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六、全力提升改革管理效能。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健全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强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对新增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力度,提升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的匹配度。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区镇街财政体制改革,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理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激励发展转移支付体系,激发镇域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加强财会监督,以巡视巡察、审计检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对资产管理、会计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进行检查整改,切实严肃财经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