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7654/2025-00018
    • 发布单位:荣成市政协办
    • 内容分类: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成文日期:2025-01-02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对政协第十一届荣成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3号提案(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年01月02日 16:03 来源:荣成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尊敬的王珊、张小螺、黄健、路广强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民营中小企业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近年来,为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加快民营企业恢复经济发展,我市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采取多种措施助企纾困。

一、聚焦用工需求,积极开展稳定就业服务工作。一是摸清底数优化服务,春节后通过发放用工需求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企业用工需求调查,掌握全市企业的用工情况,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同时,为162家七大产业链、重点及成长型企业,建立了企业用工需求、人力资源供给、服务专员、政策落实四项服务清单,实行专人对接、专人服务,随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困难,"一企一策"提出解决建议,及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二是加强政府间的劳务合作,根据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地统计看,河南和东三省是我市外工来源比较多的地区,我们重点与以上区域开展政府间的劳务合作,指导协调外工的引进。春节后积极开拓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劳务合作。3月11日,威海、荣成两级人社、公安部门联合到云南德宏州、广西崇左市考察学习,借鉴当地引进使用外籍用工的经验做法,加快推进我市试点工作。继续加强与外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对接通过河南濮阳“红娘直播间”、黑龙江“绥化大集”等媒体,大大宣传我市企业用工信息。主动为外出招工企业牵线搭桥、出具招工介绍信;三是坚持招聘模式“多条腿走路”,一方面,指导企业通过注册“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招聘,237家企业累计发布职位信息5260个。另一方面,建立以政府网站、人社微信公众号、融媒体、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岗位信息发布矩阵,实现共频共振,计划全年发布信息12期。向失业职工精准推送企业用工信息,今年1月已经向1100多名失业职工推送企业用工信息。

二、聚焦出口市场,加快拓展海外贸易渠道。研究分析省级、威海市2024年国际市场开拓计划,组织百合生物、浦臣水产等40余家外贸企业上报展会项目推荐表,广泛征求我市企业2024年参展意愿,研究制定我市全年市场开拓计划。组织宇开水产、海博海洋、獐子岛集团等近20家外贸企业赴西班牙参加2024欧洲国际水产品及水产技术展览会,助力企业全面拓展欧洲市场。组织宏春针织等1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山东威海一坦桑尼亚采购对接会,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

三、聚焦金融服务,有效促进企业融资。一方面,拓宽抵质押物范围。针对小微企业缺乏抵质押物,融资难的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将信用、股权、知识产权、动产、应收账款等纳入合格抵质押物范围,大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2023年发放各类新型抵质押贷款209.2亿元。另一方面,梳理各级各部门涉企贷款优惠政策,编制《金融政策汇编》和《银行贷款产品汇编》,筛选140名“金融辅导员”集中培训,深入企业广泛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2023年发放各类政策性贷款17.4亿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聚焦审批流程,分类优化审批环节。一是实施项目审批集成。将立项到施工许可阶段原有的48个审批事项压缩至25个办理。通过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项目办理时限再提速15%。二是实施涉企服务集成。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专区,将审批、住建、环保、自然资源等建设领域相关部门集中办公,变“面对面”为“肩并肩”“手把手”,打造“企业投资会客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办好办快各类建设手续。三是靠前服务、主动作为。践行一线工作法,靠前指挥,深入企业,与企业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情况等,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助力项目顺利落地。四是分类审批,再造“专属”,化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化分类扩展,推出不同类型审批事项,分别设定不同的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审批方式,实行精细化、差异化管理,让办事企业直观地了解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

五、聚焦税务需求,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政策。一是广泛宣传,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分类别、分政策梳理20项税费优惠政策应享企业清单,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主动甄别符合优惠条件的纳税人,通过微信、短信、鲁税通平台、电子税务局弹窗等方式,向全市纳税人推送“一对一”政策提醒和操作指引5.6万条次,推送退税确认信息1.2万条,发放宣传册9000余份,确保政策直达,促进政策快享。通过涉税中介服务群和税企交流群,对全市2000余户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线上培训,确保纳税人缴费人懂政策、会申报、快享受;二是精准辅导,推动红利应享尽享,组建“税费专家辅导团队”,通过线上沟通、实地走访、座谈会等方式,辅导企业2600余户次,针对不同类型、规模、行业的企业需求,分类别开展个性化辅导,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跟踪辅导,为企业提供从辅导、申请、受理、审批到退库的“全流程”服务每个申报期进行一轮数据扫描,对应享未享者及时提醒,跟踪辅导,逐户逐项将政策落实到位,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全市优惠政策享受率达到100%;三是畅通渠道,助力优惠快享易享,完善“快享”机制,积极与财政局、人民银行对接,建立退税信息共享和争议解决机制,研究难点问题,保障资金安排,优化退税流程,确保优惠退税业务“即来、即审、即办、即退”,退税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畅通“易享”渠道,持续完善线上办税缴费体系,推动33项税费支持政策“网上办”,帮助纳税人实现线上“非接触”退税,推广优惠申报“资格自动判断”“数据自动预填”“税款自动计算”3项服务,帮助纳税人减少误填,实现“一点即报,一键即享”。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您的建议,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拓宽招工来源渠道。根据我市不同行业所使用的外来务工人员地,积极开拓新的劳动合作,适时组织缺工企业、人力资源中介,深赴东三省、河南等地开展招工活动。同时发挥公办中介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人才中介建设,运用好崖头街道、石岛管理区两处零工市场,加深同“红名单”中介的合作,今年计划增设16处零工市场,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及渔船用工需求。围绕“5+2”产业链产业工人需求,鼓励市场力量助企招工,引导人力资源行业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全力提升市场化用工服务水平。

二、及时掌握就业信息。根据全市企业用工调查情况,发挥好企业用工服务专员“一对一”对接联系作用,40余名人社干部分包56家重点企业,每周调度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多渠道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春节等假期前后,全市举办7个专场招聘会,定期向失业职工推送就业岗位信息,保障重点群体的就业和企业的用工。同时联合社区开展社区徽就业工作,通过网格群的作用定期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全年计划发布用工信息12期以上,继续组织企业到各镇街开展“送岗下乡”宣讲招聘活动。结合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及特点,继续组织企业到镇村宣讲招聘以及到驻荣院校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深度挖掘本土劳动力,更大范围帮助企业招工。

三、深化技能人才引进。围绕实施“荣归故里”计划,摸排全市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建立目录清单,加强与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和科研院所联系对接,同第三方专业化引才机构合作,小规模、多批次举办“高层次人才荣成行”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产业人才交流活动,开展产业技术难题“揭榜攻关”,争取人才项目和技术合作。进一步细化“荣聚英才”激励政策待遇享受条件和认定口径,探索推行产业飞地引才、柔性引才、共享用才等引才模式,切实调动各方面人才积极性,全面促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四、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定期梳理各级金融政策、银行信贷产品、企业融资需求“三张清单”,年内开展“十百千万”银行机构高管走基层、银企区域对接、专场对接、特色对接活动20次以上,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和成功率,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加大普惠贷款考核力度,健全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降低普惠贷款风险,提升银行机构普惠贷款投放意愿,金融机构开发适用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产品,推广“信e贷”“银税互动”“供应链融资”等模式,用好“信财银保”融资服务平台,综合运用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等多种手段,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

五、努力争取税收减免。针对提出的宝贵建议,目前仅有契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税权限在省级人民政府,其余税种的大部分减免权限在国务院,荣成市将积极向威海市税务局反映,2024年将继续辅导纳税人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纳税行”生的人能够“应享尽享”,切实将相关优惠措施落到实处,助力企业发展。

六、制定海外出口计划。实施“荣成造.全球行”优质产品出海计划,聚焦优势行业制定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引导企业深耕细作日韩欧美等传统市场,加快拓展“一带一路”市场,重点突破RCEP国家市场,不断提升“荣成制造”国际影响力。举办山东中日食品产业(荣成)交流对接会,邀请日本食品产业相关机构、企业出席活动,开展洽谈合作,进一步拓展我市对日食品贸易合作新空间。


荣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   荣成市财政局  荣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荣成市商务局    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荣成市税务局

2024年5月31日

联系人:工信局 于洋 757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