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该国出现首例猴痘Ib变异株病例。这也是世卫组织为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后,亚洲首例Ib变异株病例。
猴痘病毒分为两个进化分支:分支I和分支II。分支I曾称为中非分支或刚果盆地分支;分支II曾称为西非分支,进一步分为IIa和IIb分支。
猴痘Ib分支病毒于2023年9月在刚果(金)南基伍省的猴痘疫情中被检出,2024年8月14日,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猴痘Ib分支。该分支病毒不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还可以通过人体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飞沫)、皮疹或受污染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更具有威胁性。8月15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引发公众关注。
下面,为您介绍猴痘的相关预防知识!
01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意味着它可以从动物向人类传播,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2023年9月20日起,我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02 猴痘的传染源是什么?
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03 猴痘是如何传播的?
世卫组织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性行为以及与猴痘患者近距离交谈都可能传播病毒。与携带病毒的动物(如某些种类的猴子或松鼠等陆生啮齿动物)发生身体接触的人也可能患上猴痘。
04 感染猴痘有什么症状?
猴痘引起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会在一周内开始出现,但也有可能在暴露1至21天后开始出现。
猴痘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面部、手掌、脚底、腹股沟、生殖器和/或肛门部位、口腔、喉咙或眼睛,持续2至4周,开始或随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和淋巴结肿大。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国内尚无抗猴痘病毒药物,感染后症状一般会持续两到三周,通常会自行消失,或者在接受镇痛或退烧药物治疗等支持性护理后消失。在所有病灶结痂、痂脱落并在其下方形成新的皮肤层之前,患者仍然具有传染性。
05 感染猴痘会致命么?
在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但有些人的病情会很严重,或导致并发症和最终死亡。新生儿、儿童、孕妇和有潜在免疫缺陷(如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患更严重的猴痘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可能更高。
06 猴痘预防有疫苗么?
有,截至8月21日全球共3款猴痘疫苗获批使用。世卫组织建议使用MVA-BN或LC16疫苗,或在没有其他疫苗的情况下使用ACAM2000疫苗。我国尚无猴痘疫苗产品上市。
07 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皮肤或者黏膜以及病例的污染物,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手卫生,避免污染物品通过手作为媒介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尽量避免和有皮疹、疱疹症状的人发生密切的皮肤接触;避免与野生或来历不明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直接接触。
尽量不前往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猴痘病毒可防可控不可怕,通过广泛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及时有效采取预防措施,能极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有效控制疫情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