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科技局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动力,政策支持为保障,科技人才为内核,充分发挥“四链”融合新优势,让科技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最大增量”,持续筑强“第一资源”支撑,激活科技创新澎湃动能。
一、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拓展产业育才“深度”。市科技局围绕荣成市“5+2”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持续打造高能级人才平台载体,精准引育科技人才,努力构建“产业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助力产业升级”的良好格局。上半年,组织海之宝公司申报省人才工作站与省招才引智基地,有序推进达因制药和百合生物人才工作站建设进度。推动我市企业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合作,联合开展项目申报与攻关,成功获批省级人才1人,为我市海洋与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强劲的科技助力。
二、激活“创新链”锻造“人才链”,提升产业引才“精度”。积极搭建产学研融通发展桥梁,靶向对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灵活运用第三方机构引才、项目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为企业科技创新“精准把脉”。上半年,组织百合生物与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开展实地对接活动,为百合生物营养与健康食品、保健食品与新资源食品等方面探寻新的创新发展方向;对接哈理工荣成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山东大学(威海)、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实现专家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推动企业与专家的相互了解,夯实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专家的合作基础,组织本土高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摸底科技副总6人,协同创新工程师30人。
三、贯通“金融链”支撑“人才链”,加大产业留才“力度”。健全科技服务保障机制,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扎实做好政策上门讲、意见上门听、服务上门办“三上门”工作模式,帮助人才和企业懂精神、知政策,优化科技人才管理服务,提高科技人才项目实施成效。大力宣传科技金融优惠政策及科技股权投资政策,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促进科技、人才与金融良性互动、深度融合,用“真金白银”为产业发展留住人才。上半年,积极落实各级政策资金兑付情况,为我市130余家企业兑付创新券、创新能力提升补助资金1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