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今日荣成

每月万支“威海造”芯片装进新能源头部整车厂

时间:2024年05月08日 08:00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来参观的客商络绎不绝,一批样品加急发给客户……日前,位于经济开发区的芯长征微电子制造(山东)有限公司一片忙碌。自去年两款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进入一家新能源头部整车厂供应商体系后,芯长征每月都有万余支IGBT模组安装到该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

据了解,芯片大致分为数字芯片和功率芯片两大类,后者的IGBT相当于电力电子装置的“CPU”。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池、电机以及IGBT芯片就相当于“动力心脏”。IGBT关系到电流电压的调控,其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启动、加速、最大速度等。因此,IGBT模组也成为除电池外,新能源汽车上成本第二高的元件。

在芯长征的产品展示区,摆放着企业自主研发的10余款IGBT产品。笔者拿起一款款沉甸甸的IGBT模组观察,芯片布局、端子走线都十分考究,充分考虑了耐压/耐流、绝缘、长期可靠性等要求。据企业总经理苏江介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较晚,加上该行业链条较长、要求较高,芯片长久被“卡脖子”。在国产IGBT崛起之前,国内需求基本依赖进口。为此,有着中科院基因的芯长征于2017年扎根荣成,开启了一场功率芯片国产化的“长征之路”。

“设计和工艺非常关键。例如封装环节,并不是简单的包个外壳,还要精准高效地引出电极。”苏江介绍,封装环节关系到IGBT是否能形成更高的功率密度,能否适用于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如今的芯长征,已经实现了芯片设计自主可控,并掌握了从研发到量产的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近几年,企业年均推出十几款IGBT单管和模组产品,还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2月,芯长征刚刚研发出了功率密度更高的第八代IGBT芯片产品。

“电性能正常、双脉冲正常……”35岁的王海建,是芯长征应用测试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每天,他和同事都负责测试IGBT模组的上百项指标。让他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芯长征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装进了新能源头部整车厂的汽车中。他说:“从A样寄出到现在两年时间,随着客户的不断加严要求,产品也进行了多轮优化升级。”最近,一批样品也发给广汽、吉利、长城等新客户。

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不远处,芯长征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功率模组项目已进入内部装修收尾阶段。建成后,项目可年产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功率模组约60万只、年产功率器件检测设备约500台,实现产值3亿元。此外,这里还将建设一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的模组生产测试线。目前,综合服务楼装修进入收尾阶段,综合厂房预计在5月份完成设备调试并开始试生产。

扎根威海七年,苏江深切感受到威海产业结构的“质变”。他表示,威海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从低端代工走向拥有自主研发竞争力的完备链条。确如苏江所说,如今,在芯长征所在的科创园周边,已聚集了中科芯、科视达半导体、阅微电子科技、芯赛思检测平台等10余个集成电路类产业项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