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埠柳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四张清单”为抓手,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认真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聚焦项目建设、基层党建、特色小镇、群众满意度、森林防火等工作,实现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攻坚突破。2023年,完成税收930万元,规上企业总产值3268.5万元,实际利用内资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957万元,外贸进出口7800万元。2023年获评“山东省级文明镇”称号,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3年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凤头村被评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在国家卫生镇复审工作中,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现场复审。
一、全力以赴谋发展、稳增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项目建设提力加速。实施了总投资7400余万元,涵盖5个村的土地整治一、二期项目,建设规模1540亩,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000亩。项目硬化整修田间路40公里,干砌石坎5000多米,建设输水管道17000多米,目前一二期工程基础建设施工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90%。三期项目已完成涉及10个村项目区地块补偿协议签订和地上附着物清理工作。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进吉祥火生态民宿酒店项目,建设民宿客房30间、婚宴大厅1000平米,配套建设风情垂钓、亲子休闲娱乐等设施,打造集餐饮、民宿、婚宴、休闲于一体的度假酒店,目前已基本装修改造完成。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的隆康宝生物科技植物原液提取项目,发挥我镇甘薯、无花果等产业优势,与台湾客商合作,从中提取抗衰老成分加工保健品、化妆品原材料,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目前项目已经建成运营。
(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牢固树立大抓经济鲜明导向,大力实施“荣归故里”计划,通过健全企业家“下午茶”畅聊、班子成员分包走访、重点扶持培育、外出观摩学习四项工作机制,在服务好东之海食品有限公司扩大生产的同时,积极推动佳佳食品有限公司开拓市场,新增客户2家,推动盛兴农产有限公司完成批零住餐升规纳统。全年组织召开荣归故里恳谈会6次、“下午茶”畅聊活动8次。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主动外出招商对接,先后赴青岛、郑州、西安等地考察项目8次,共接待济南、江苏、广东等地客商到镇洽谈19次。组织紫藤苑、韩一食品、盛兴农产参加第三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山东省外贸优品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镇、村两级“荣归故里会客厅”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闲置资产盘活利用成效显著。全面梳理镇域闲置厂房、冷风库等资产,结合荣归故里计划,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招商工作,先后盘活联友公司闲置厂房、原金盛果品冷风库、原华育养殖厂区、原虎台电子厂房、原敬老院闲置地块等,引入客商投资建设隆康宝生物科技植物萃取项目、吉祥火生态民宿酒店项目、小山前育多养殖标准化车间改造、饲料加工项目等,进一步激发镇域经济活力,增加群众就业和税收。
二、坚持不懈补链条、强要素,甘薯产业焕发新活力
(一)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植规模逐步扩大。2023年以来,我们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注册成立了甘薯产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甘薯产业共富党建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种植、杀秧、打药、收获等“一站式”标准化服务,创新实施300亩甘薯“飞地种植”模式,引进22个新品种,打造“百薯园”新品种实验区,目前全镇甘薯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二)精深加工能力逐步扩大,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推动紫藤苑现代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建成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甘薯加工生产车间,建设标准化冷藏室、烘干室、产品检测室,新上加工设备,年加工地瓜干、冰淇淋薯等产品约300吨。引进隆康宝生物科技产业项目,从甘薯中提取保健品、化妆品原料,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盘活老三中35亩闲置地块,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引进四川知名企业入驻。
(三)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增强,种植效益明显提高。聘请国内首席甘薯专家马代夫、省农科院甘薯专家张立明等担任甘薯产业发展顾问,成立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张立明)荣成工作室。加强与山东省农科院、鲁东大学等密切合作,建设甘薯新品种繁育基地,推动甘薯品种更新换代。建成甘薯脱毒苗基地130亩,每年生产脱毒薯苗1500万株。引进22个新品种,打造“百薯园”新品种实验区。烟薯亩均产量达到6000斤以上,蜂蜜罐产量3000斤以上,亩均净收益超过2000元。
(四)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2023年10月份成功举办荣成首届甘薯产业发展大会、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甘薯擂台大赛等活动,其中荣成市首届甘薯产业发展大会暨甘薯文化旅游节入选2023年度“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获评“中国地标品牌食品(埠柳甘薯)示范基地”称号。举办甘薯品牌线上推广座谈会,聘请10位粉丝量过万的自媒体网红担任甘薯品牌推介官。培育“野蜂岭”地瓜品牌,电商直播日销售突破1500单,年可销售甘薯100万斤,全镇甘薯产值突破6000多万元。
三、多措并举抓统筹、提品质,乡村面貌呈现新气象
(一)城乡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积极配合上级完成镇内301省道15000米翻修工程,投资600多万元实施镇驻地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铺设污水管道1300米,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新铺设人行道板1500多平方米,安装路沿石1100米,安装路灯30盏。实施完成投资120万元的黑夼水库、蓦驾山水库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等,进一步提升全镇水利基础设施水平。
(二)人居环境卫生持续改善。全面做好造林绿化工作,2023年以来共计植树造林300多亩、绿化苗木30000多株。陆续在全镇各村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河湖垃圾、农药废弃物、田间地头白色垃圾等专项治理240余次。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共转运各类可燃垃圾、厨余垃圾等4000余吨。2023年车古村顺利通过省级美丽乡村验收,西姚家村、东张格村通过威海市级美丽乡村验收。
(三)河湖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年开展“勠力同心·顺水梳容”河湖志愿清理活动10余次,完成了白龙河、埠柳河6万平方米的水葫芦清理工作,河湖两岸和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全年开展黑臭水体巡查11次,发现并整改污水设施、河湖及其周边环境问题27处,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成效和镇域水环境质量。
四、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
(一)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铺设燃气主管道2000多米,将驻地6个小区纳入供气范围,现已完成入户改造,安装充电桩4组。投资100余万元为老旧小区安装大门13个、监控摄像头30个。硬化小区破损道路300多平方米、完成植树绿化200多平方米,规划小区停车线30多个。
(二)重点实施水利项目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实施总投资260万元的水利移民项目,对凤头、虎台等村的文化活动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投资150万元实施黑夼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以及不夜耩前水库、邹家鸡冠水库两处坝顶硬化维修项目。深入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对南兰格、东姚家、杭上村进行主管网维修及改造,并实现集中化供水。对小农水工程的设备管道进行整改,着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扎实推进美德信用建设。镇级层面召开美德信用宣传月启动大会,共表彰优秀志愿者41名和诚信示范户107名。村级层面,结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美德健康生活宣传活动104场次。2023年全镇37个村共计发放征信基金13万余元,建设信用场景2处。
(四)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黄河大集、“一村五场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工作,扎实推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行动,先后在车古、凤头、不夜举办剪纸、面点培训、全民阅读等活动7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到2500余人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活动,先后邀请文化馆、文联、老年大学等单位专家到镇开展宣讲、培训活动17次。
五、凝心聚力抓党建、促稳定,乡村善治取得新成效
(一)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实发展党员及后备力量储备工作,全年发展党员18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31名、农村年轻后备力量118名,育强基层支部“生力军”。加强对农村党组织分类指导,12个“示范村”在甘薯种植、村级治理等方面不断巩固提升,沙楼村和万家村2个“强基村”顺利完成销号,其中沙楼庄村探索实施“三有一评”工作法,入选山东省村级治理示范案例。
(二)抓实抓牢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干部层面,深入推进年轻干部传帮带,重新修订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强化对工作实绩的差异化考核,确保干部干多干少不一样,持续提升干部精气神。农村支部书记层面,以监督考评促政令畅通,利用好农村支部书记考核这个指挥棒,实行“3+1”工作例会制度;以“请进来”“走出去”促工作能力提升,多次组织到市内相关镇街和青岛莱西市考察学习,邀请优秀村支部书记来镇围绕农村治理、集体经济增收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
(三)成立乡村振兴共富公司。2023年注册成立乡村振兴共富公司,探索开展河道清淤、工程整修、绿化美化、公路养护、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六大主营业务,先后流转土地900亩,改建面粉加工厂1100平方米,购买面粉加工设备,日加工面粉4000多斤,投资20万元购买移动式粮食烘干塔,完成村集体800余亩小麦的烘干。目前共富公司累计收入130万元,为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趟出新路径。
(四)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投资70万元打造镇级规范化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办公服务面积800多平方米,信访、调解、网格、民生诉求等业务全部入驻,矛盾纠纷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通过构建一个中心、拓宽六大渠道、实行四项机制的“1+6+4”模式,实现矛盾纠纷案件和民生诉求总量“双下降”,2023年11月份,全市基层治理现场推进会在埠柳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召开,全年民生诉求满意度位于全市前列,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建设规范化镇级党校。2023年2月份以来,在凤头村规划建设150平方米的镇级党校,设置办公区、教学区、研讨区、生活区四大功能区,配备20余人的党校师资力量,结合甘薯产业发展特色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及课程内容,2023年共开展相关培训15次,培训学员3000人次。
六、毫不动摇防风险、守底线,社会稳定展现新担当
(一)抓细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2023年以来新建防火瞭望塔1处、新建改造护林房6处,新建加固改造防火门11个,新增4处低点监控,为3处24小时护林房接通照明电,新建、加固防火门11个,对林区公路两侧增设铁蒺藜3.5公里,悬挂防火道旗、警示牌、防火标语等1400多个,全面加强森林防火管控。制定了《埠柳镇森林防灭火工作指南》,绘制了《埠柳镇林场布局网格图》《各村防火区域图》等“作战图”,将全镇划分为3个区9个网格,将各村防火设备、取水点、防火通道等近20项信息全部上图标注。2023年5月份,埠柳镇林业站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林业工作站,国家林草局相关领导先后两次到镇实地指导,威海市镇办林场工作现场会在埠柳召开,镇办林场改革和防灭火工作经验做法被上级多次推广。
(二)筑牢安全生产生活防线。联合相关部门对全镇所有企业、九小场所和中小学等,扎实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行动85次,发现问题并整改销号132处。组织相关企业和场所开展涉氨制冷、危化品事故等应急演练26场次,对辖区10家餐饮经营单位安装工商业燃气报警器、切断阀、灶具熄火保护装置,全面消除燃气隐患。常态化开展农村危房排查整改工作,2023年以来共排查鉴定农村危房10户,已全部完成维修改造。
(三)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与交警六中队密切配合,全年开展交通安全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居、进企业的宣讲活动10次。排查并整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52处,增设、更换交通警示标志、减速带47处。
(四)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运用好“望闻问切”工作法,突出治未病,主动摸排梳理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点并纳入台账管理,实行每日调度、定期见面制度,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五)全力守好耕地红线。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源头治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推动耕地保护各项举措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