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区镇动态

乡村“三重奏” 催开“幸福花”

时间:2024年02月01日 08:00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航拍图。

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现场分鱼。


一大早,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村民就来到水库旁,忙着撒下一张张大网。上午8时,随着网绳逐一收起,一条条白鲢、花鲢、鲤鱼和武昌鱼很快便装满了船舱。此次冬捕收获的5000多斤淡水鱼,悉数分发给村民和志愿者,每家每户都开开心心地分到了一条几斤重的大鱼。

“今天分鱼是对村民的‘志愿+信用’奖励,每户村民都达到了村内规定的信用考核标准,我们鼓励村民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也能踊跃参与。”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俊军说道。

近年来,东岛刘家村以信用管理为抓手,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带动村民参与村庄治理,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及各项公益活动有声有色,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典范带动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成功入选,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村庄。

谱就志愿服务“奉献曲”

“快过年啦!大家抓紧时间把村子收拾收拾,新年要有新气象。”日前,在东岛刘家村的暖心大院里,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俊军和村里志愿者一起进行大扫除。“我们村里原有4名保洁员,随着村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就取消了这个岗位,由30位志愿者划片区分管卫生。硬化村内道路、拆除违章建筑、修葺沟渠……如今,村里形成了一种新风气——村集体的活儿,人人抢着干。”刘俊军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介绍道。

近年来,东岛刘家村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以点促面等方式,将信用建设这个“软约束”打造成基层治理的“硬抓手”,开辟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的“东岛模式”。制定了《东岛刘家村信用+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细化11大类、35条考核细则,量化200多项信息采集事项。先后成立了红先锋、好家园、巧工匠等14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修山道、砌沟渠、清洁家园等大规模志愿服务活动,村民的观念从原来的“要我干”向“我要干”发生了转变,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激发村民志愿服务的热情,东岛刘家村创新推行“志愿+信用”模式。坚持重点工作推向哪里,信用管理就延伸到哪里,不断创新“信用+”工作模式,成立了10万元信用基金,推出“信用+医疗”“信用+养老保险”“信用+农机服务”等多个守信激励产品,改变以往村民福利、村集体农机服务“一刀切”现象,村民“争标兵”“主动配合”的干劲更大。

共续暖心工程“和谐曲”

“大叔,用不用再给您添点菜呀?口味怎么样?”这样的问话声天天都会在东岛刘家村暖心食堂里响起。

2018年,东岛刘家村打造了全市首家“暖心食堂”,让上了年纪的、无人照料的老人吃上热饭。“谁都有老的一天,以后我们老了也来这里吃饭。”东岛刘家村村民纷纷为村委点赞。

暖心食堂没有米、面、油、菜怎么办?村民推着小推车一车车往食堂送,当地企业开着大卡车一车车来捐。也不能光等着送,村里又辟出了爱心农场,种上黄瓜、茭瓜、葫芦、西瓜……老人吃不完,还能回馈一部分给爱心企业。

开办暖心食堂,可谓是一桩创举。现在,暖心食堂经验做法在我市全面推广,目前已开办运营514家,覆盖全市66.6%的村居,每周至少提供5次免费午餐,日均服务老人1.5万人次,切实解决了老人“一餐热饭”的问题。

2020年,东岛刘家村又打造了暖心大院,建设了爱心农场、利民服务社、净衣社等暖心工程。爱心农场包括农田20亩、鱼塘50亩,农忙季节,全部由志愿者抢收抢种,农产品、鲜鱼供应暖心食堂,剩余部分作为村民福利。利民服务社为2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为群众提供农机修理服务,耗材由村集体提供或志愿者捐赠。净衣社为村内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洗衣,小件衣物在清洗完毕后将送上门,大件衣服则协助进行晾晒。2022年,东岛刘家村建立800多平方米的如康家园,配备了日间照料中心、康复中心、爱心工坊3大服务区,不仅解决了本村残疾人服务和就业安置问题,还辐射带动了20多名周边村的残疾人就业。如今,在东岛刘家村,村民可以免费理发、缝补衣服、修理家电,真正让一村人过成了“一家人”。

吹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治理的落脚点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东岛刘家村通过不断摸索,趟出了一条乡村致富的新路径。

2022年,在王连街道的协调帮助下,村里投资7万元购置两条豆腐生产线,现在每天天不亮,村民们就忙着生产豆腐,并及时将豆腐为客户送货上门,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就能为集体增收20万元。

“我们的豆腐现在成了抢手货,有很多回头客。”刘俊军表示,目前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食堂都是他们的客户,豆腐品质广受好评。

东岛刘家村毗邻八河水库,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近年来,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规模化种植小麦、花生、地瓜、萝卜等,通过加工售卖地瓜干、地瓜丝、花生油、萝卜菜等土特产,每年增收6万多元。还依托村里的海草房,发展民宿旅游业,增上垂钓、农家宴、猕猴桃采摘等项目,喂养近300只跑山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此外,东岛刘家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与赤山集团、双利集团、青岛新华锦集团三大强企合作,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下一步,东岛刘家村将继续发展村里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村内种植的金银花、地瓜、大豆等农副产品,制作成‘东岛金银花’‘东岛地瓜干’‘东岛豆腐皮’等产品对外销售,带动周边形成500亩特色种植规模,带领东岛刘家村村民朝着幸福道路不断前进。”刘俊军说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