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7654/2024-06700
    • 发布单位:荣成市政协办
    • 内容分类: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成文日期:2024-12-31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对荣成市第十一届政协第三次会议第11号提案(关于推动农产品种储运销一体化提升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年12月31日 14:08 来源:荣成市政协办 浏览次数:

尊敬的孙艳艳、董传信、关昕、周健泽、王大文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农产品种储运销一体化提升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近年来,我市聚焦产业振兴,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从发展模式、科技助力、品牌效应等方面发力,初步构建起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主要开展了4方面工作:

一、产业发展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构建“党建+”与农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按照“产业相近、资源共享、活动有效”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成立规模种粮、苹果、花生、甘薯、无花果5大产业联盟。通过“党建引领联盟、联盟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大户”的联动机制,带动联盟成员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建立“合作社+科研院所+公司”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优势。2023年以来,依托“1+4”共富党建产业联盟,重点做好规模种粮的巩固提升、甘薯和花生的突破提升、苹果和无花果的转型提升“三篇文章”,实现苹果、甘薯、花生、无花果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二、农业产业链条持续拓展延伸。一是加快推动品种改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将苹果产业扶持重点由“扩规模”调整为“改品种”,重点支持老果园改造、传统品种改良,对完成王林、威海黄金等优质高效品种改良,每亩补助800—2500元,年内改良4000亩。截至2023年底,总计完成改造面积1万亩,带动亩均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全市1000亩以上园区5个、9180亩,200—1000亩65个、2.3万亩。二是加快产业融合提升,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苹果期货交易中心、万吨冷链物流基地、智慧苹果分选等项目,年期货交易量3万吨以上。支持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共有4家果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享受项目扶持政策,投资1300余万元,建设冷藏保鲜设施17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354万元,新增果品冷藏保鲜、仓储能力5500吨,实现冷藏保鲜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加快培育品牌主体,突出示范带动引领。拥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6个、威海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27个,努力实现“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升级。

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实施农业科技振兴工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一是打造高标准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400余亩,繁育杂交玉米“淄玉9号”、小麦“好日子6158”2个品种;同步完成小麦、玉米试验示范新品种52个、小麦、玉米新品种备选15个。二是争创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完成荫子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省级示范基地创建,及盛兴农产品、田园风光蔬菜种植合作社、恒广果蔬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基地建设;与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合作成立荣成试验基地,建立鲜食甘薯覆膜滴灌示范基地50亩,辐射带动周围2000亩生产。三是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平台,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已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在悦多果业基地建成脱毒品种采穗圃1处、在翠虹果业基地、正宇农场建成优质苗木繁育基地2处,全市年可繁育优质苗木200万株。四是探索数字农业生产新模式,在翠虹果品、悦多果业、正宇农场等推广现代果园“物联网+现代苹果”模式5200亩,打造现代苹果全程数字化管控智慧园区,实现良果率达到80%以上。

四、农产品销售渠道全线拓宽。一是争创农村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示范县。按照“龙头企业+集配中心+三级流通网络”的创建要求,依托佰年荣供、电子商务2个龙头企业,开展农村社区网点团购、物流配送工作,2023年商品销售达400万元;完善8处镇级供销综合服务站、60处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网点功能,提供日用品和农资销售、快递收发、家电回收、便民金融、农产品购销等“2+N”便民服务。二是争创“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模式示范县。依托总投资1.2亿元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园项目,为电商企业、消费者及快递物流公司搭建快递分拣、寄递服务、电商服务、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高效利用胶东最大全自动快递分拣线,整合圆通、邮政等快递公司日收发快递4万单;建设农产品云服务中心,规划本地农产品展示区、食品加工选品中心等六大功能分区,注册抖音直播账号、打造供销怀旧直播间,促进本地特色名优产品上行销售。

下步,将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着力做好以下7方面工作。

一、聚力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一是提级打造北部现代甘薯产业集聚区。坚持用产业链思维推动甘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实现年总产值1.5亿元以上。深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建设脱毒甘薯组培扩繁中心。夯实甘薯产业规模基础,深化“产业联盟+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利用地方专项债在崖西镇规划建设占地59.7亩、3.1万平方的伟德山农产品加工园区,补齐甘薯、无花果、花生加工短板。二是加快伟德山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门类,提升夏庄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初步形成甘薯、高粱、花生、葡萄四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三是提级打造中部区域乡村振兴综合提升示范带。按照“巩固粮仓地位、辅以休闲康养、拓展特色种植”发展思路,重点打造粮食提升、休闲康养、加工仓储、特色农业4大板块。

二、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提档升级。探索无花果贮藏保鲜技术,深化校企合作,对接山东省农科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术研究试验室等科研院所,开展无花果鲜果保鲜技术研发,突破储存保鲜技术。提高甘薯仓储能力,通过拉长库存期,避开甘薯行情差的局面,加快崖西、埠柳8000吨大型甘薯窖建设,提升科学存储水平,实现甘薯最长储存时间达到半年,延长销售和加工周期。

三、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依托我市农产品加工基础和规模优势,积极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争取省级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深化“地标品牌+企业品牌”双创行动。加强荣成苹果、荣成无花果、荣成甘薯、荣成大花生4个地标农产品品牌宣传和推广工作,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发力,不断提升“荣成农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举办首届地标农产品摄影大赛,面向全国职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征集摄影作品,择优筛选100张“最美基地”“最美农产品”照片,号召社会各界参与评选工作,营造“荣成农产”宣传热潮。

五、建立农产品线下展销矩阵。依托我市千万级旅游流量,计划与土发集团合作,在那香海、西霞口等网红景区试点建设2家“荣成农产”直营店,主营鲜果、初加工、精深加工产品、文创产品,现场展示推介荣成地标农产品,在全市热门景点布设荣成农产“自动售卖机”,甄选菓行菓素NFC果汁、晒果果果干、副食品花生等20种优质即食农产品,以市场价提供全天候现场购买和网购邮寄服务,将荣成农产通过“小窗口”打进全国市场。

六、引导企业发展品牌营销。筹办农民丰收节、甘薯节、无花果节等系列活动,同步举办“荣成农产”地标品牌宣传推介活动;组织企业外出参加绿色有机博览会、亚果会、农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大型展会5次以上,培育省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个,带动产业品牌提质增值,加快推动从“卖产品”到“卖品牌”转变。

七、健全商品流通服务网络。一是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荣成市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对我市特色农产品进行选品收购、精深加工和社区投放,通过织密“收购、物流、分销”三张网,擦亮“荣供臻选”品牌,拓宽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渠道。二是线上开发“佰年荣供”“幸福里1号”小程序。为200个村和1.6万户城区居民提供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线上点单配送服务。线下联合社区办、崖头街道在华侨、沽河、香河等社区开设供销大集,销售日用品和荣成本地农副产品200多种,服务周边2万户居民。



荣成市农业农村局  荣成市交通运输局

荣成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4年6月6日



联 系 人:市农业农村局  张海静

市交通运输局  杨晓毅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曹勇

联系电话:市农业农村局  7560700

市交通运输局  7559568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750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