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标记:A
韩冰、肖海洋代表: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全市研发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议收悉。现将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你们)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建立了“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创新平台共有10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90家;拥有创新创业载体3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这些平台载体在开展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创业创新服务、解决共性难题、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我市开展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工作情况
1.建立数据库,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采取“多轮摸排+现场走访”的方式,全面梳理我市90家科技创新平台的科技人员、自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技术需求、产学研合作、仪器设备等情况,摸排出全市骨干企业及高校院所的4457台科研仪器设备、207项优质科技成果,52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等数据信息,分类建立数据库,为打通资源信息壁垒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发挥线上资源协作平台作用,引导企业、高校将创新资源信息在“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上注册登记,目前已有292家企业、高校、研发平台的456台套科学仪器设备在网上备案,入网仪器总价值1.37亿元。
2.政策激励,推进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为切实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科研仪器与设施的使用效率,制定了《荣成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实施细则》,并纳入我市《关于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普惠性条款的形式,对我市中小微企业或创业(创客)团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对使用科技服务机构科研设施与仪器进行检验检测、试验、分析等科技创新活动发生的费用,给予使用方20%的补助,通过政策激励,构建“政策引导+平台加速”的协同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我市泰力达电机、慧海创达生物科技、鲁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企业共申请省级政策补助6.14万元。
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数据管理和服务。定期更新维护科技创新平台相关资源数据,掌握市内驻荣高校院所、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服务的企业,以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及载体动态信息,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数据库。同时,持续做好我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的宣传发动工作及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使用指导,引导拥有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校、企业和技术单位,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对新购置符合条件的大型仪器设备要及时入网,定期更新网站板块内容,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主动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2.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新型创新载体。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和优势科研力量分布情况,针对不同领域竞争态势和创新规律,探索组建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由企业、科研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可以是法人机构,也可以是松散组织,创新载体中的各参与单位之间明确清晰的契约关系与职责分工,领军企业对协作共享全程进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关系。引导创新载体采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探索柔性引才引智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研发投入、团队建设、项目合作、收益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逐步建立完善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推进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的科研成果、人才团队、仪器设备等资源共用共享,促进优质创新资源的流动、整合和增值。
3.对经济开发区即将设立的永磁电机、新能源、新材料、出口房车、医药等领域研发机构进行重点关注,待正式运营后,我市将组织科技、工信、发改、人社等部门与研究机构进行精准对接,快速推进其在项目申报、平台建设、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工作,为研究院在荣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聚焦全市重点产业,持续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建设,聚焦各类高层次人才14人以上,推进研发成果、仪器设备等平台资源共享。
荣成市科学技术局
荣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 年 5 月 13 日
联 系 人: 梁军妮
联系电话: 0631-759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