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部门动态

多点发力 加速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

时间:2024年10月31日 08:00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新能源产业是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显著特点。近年来,我市围绕“核、风、光、储”,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向深层次、广领域、规模化延伸,构建起“一核引领、多能衍生”的新型能源体系。

眼下,在华能威海风电场,48台风电机组叶片徐徐转动,与蓝天、大海交相辉映。

电场场长孙运刚告诉记者:“华能威海风电场是全国第一个国产化兆瓦级示范风电场,目前共安装48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5兆瓦,年均发电量1.4亿千瓦时。”

依托沿海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市持续完善风电建设,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下一步,华能威海风电场计划将二期33台1.5兆瓦机组全部拆除,改装10台单机容量8.34兆瓦风电机组,预计总投资4.8亿元。项目改造升级后,二期机位由33台减为10台,装机容量由49.5兆瓦增容至83.4兆瓦,全部采用原机位,机组不新增占地,项目计划2025年底全容量投产。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首批“上大压小”改造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

在成山京能储能电站,121个电池舱整齐排列,静静等候用电高峰的到来。该项目总投资8.67亿元,是京能国际在华东地区建设的首个共享储能电站,也是胶东地区最大的储能电站。自今年5月17日并网以来,先后完成了各项并网、涉网试验,于9月3日起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

京能国际京能(荣成)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成山京能储能电站站长武英豪告诉记者:“进入商业化运行后,预计年调峰及消纳电量约2亿千瓦时,充分发挥了储能‘错峰收储’‘移峰填谷’的‘充电宝’作用,对于我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成山京能储能电站进入商业运行阶段,对于提升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消纳和存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助力我市成为兼具“核、风、光、储”等多元化新能源装机的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总结现货交易经验,不断摸索报量报价机制、市场结算方式、辅助服务等市场规则,强化相关领域的交互与合作,探索灵活的适应交易市场的运营策略,实现电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武英豪说道。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布局,坚持“核能引领,多能衍生”理念,积极构建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全市新能源并网容量88万千瓦,占比达到85%。

市发展和改革局能源事业推进科科长王炳东介绍说:“今后,将依托威海核能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省未来产业集群契机,着力在新能源产业项目上谋篇布局。推进“国和一号”2台机组陆续并网发电,实现城区核能供暖。开展陆上风场升级改造、王连街道储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动分布式光伏资源开发,适时申报渔光互补市场化并网项目,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进一步巩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