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王连街道客岭村粉条厂里一派热闹的生产场面,工人们将刚制作的新鲜粉条推到晒场,将其挂在晾绳上摊开晾晒。自元旦起,粉条厂正式进入生产季,预计将为村集体带来纯收入12万元。
在包装车间里,工人们将已经晾晒好的粉条进行分拣、包装。不少客商慕名前来,排着队将下单的粉条运走。
“客岭粉条”是当地的老品牌,在上世纪50年代,王连街道以客岭村为中心的粉条加工产业远近闻名。2021年,由市、区、街道各级配套扶持资金,客岭村党支部通过领办合作社,让停办60余年的村集体粉条厂老树开新花,重新恢复生产。现在的粉条生产依然采用传统工艺,客岭村采用本村及周边村出产的红薯,经过洗净、打浆、过滤、沉淀、晒粉、打芡、和面、漏勺、晾晒等10余道繁杂工序,出品的粉条口感劲道爽滑,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粉条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秋天红薯收获后要进行打浆发酵,制作粉条也只有冬季几个月的时间。此次新年开工生产后,会持续半个月。
“针对春节前大家备年货的高峰期,我们计划先生产4万斤粉条,满足市场供应,在春节后再生产4万斤,预计将给村集体带来纯收入12万元。”客岭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海堂说道。
近年来,王连街道的乡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除了客岭村的粉条外,东岛刘家村的豆腐、刘家庄村的面粉、王家庄村的花生油等产业都在加紧生产,积极抢抓节前市场需求量大的契机,实现增产增收,走出一条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