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中心>时政要闻

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年01月18日 14:26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1月16日,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刘贵彬在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荣成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说,2023年,市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和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积极融入“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大局,紧扣法律监督工作主题,办理各类案件1325件,各项工作被省、市领导批示肯定11次,10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及以上表彰。

一、勇担使命,以高水平平安建设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加大打击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各类刑事犯罪力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提起公诉7人。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拳出击,审查批准逮捕54人,提起公诉90人,“电诈”类案件审结率超过98%。

在法治轨道内服务企业发展。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点对点”联系企业23家。针对侵犯知识产权问题,集中办理具有教育引领意义的案件4件13人。对涉海涉渔矫正对象出海作业需求,监督批准70人次,解决在矫人员生计难题。

积极参与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维护良好经济金融秩序,保持对走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的高压态势,提起公诉75人。开展食用农产品“治控促”专项行动,办理制假售假等犯罪25人。通过引导取证、自行补侦,查实的王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160余万元案,作出顶格处理,按照销售金额的10倍追索惩罚性赔偿金。

加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贯彻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和《家庭教育法》,会同市公安局等6部门建立威海首个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协作机制。发出《家庭教育督促令》24份,开展“法治进校园”19场次。依法支持追讨赡养费、劳务报酬等案件33件,司法救助28万元,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全年办结群众信访案件770件,按期答复率保持100%。统筹运用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帮扶救助等措施,化解疑难复杂信访案件36件。涉检信访总量和重复访实现“双下降”,继续保持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

二、人民至上,做实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法律监督

注重转变监督理念。综合运用监督立案、撤案、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监督和纠正不同办案环节出现的影响群众司法获得感的案件80件。对一起上级交办的监管场所人员殴打、虐待被监管人问题依法查办,依法起诉监察委移送的3起职务犯罪案件。

注重完善监督机制。会同公安机关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方式,会同人民法院规范落实列席审委会制度,会同监管场所开展巡回检察工作,把法律监督贯通立案、侦查、审判、执行“全链条”。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双向衔接,对趋势性、普遍性问题以及涉单位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合理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7份。

注重提升监督效果。以“零容忍”态度整治虚假诉讼,依法纠正“假官司”4件,维护司法权威。针对一些诉讼案件中不符合起诉条件、被驳回、讼争问题未解、案虽结事难了的问题,通过促进和解、督促纠正违法、司法救助等方式,促成争议实质性化解5件。

三、特色发展,打造法律监督最有力“荣成样板”

轻罪治理工作体系更完备。主动把醉驾、轻伤害等刑事案件处置工作纳入全市“万家荣和”工作体系,承担全省“事心双解和为贵”办案机制试点,探索分级调处机制,导入程序106件,统筹用好羁押必要性审查、不起诉、保证金提存等制度,促成刑事和解81件,经验做法在全省检察系统交流。

海洋检察工作品牌更有声。立案办理陆源排污、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防遗址保护等海洋公益诉讼案件12件,2起案件获评全国、全省检察系统海洋保护典型案例,省检察院在我市召开现场推进会。办理的周某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与违法行为人所在地共同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启动“异地劳务代偿”修复模式。办理的张某等14人非法捕捞案,创新“鳗草种植”替代性修复方式,案件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服务“双碳”典型案例。与马山集团联合打造海洋资源与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2000余人次实地参观、接受教育。培育的检察“海立方”文化品牌,入选全省检察文化建设优秀品牌。

数字检察实战实效更有力。全力推进“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组建数字检察办案团队,对内盘活自有信息,对外对接9家行政部门,促进数据信息跨区域传递、跨条线共享,推动成案16件。

四、全面从严,锻造担当时代重任的过硬检察队伍

发挥政治统领作用。开展“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40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线上线下学习培训51期,引导党员干警筑牢忠诚之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促进7项成果转化。贯彻《政法工作条例》,请示报告重大事项37件次。

严守廉洁自律底线。党组专题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通报学习反面典型3次,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常态化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苗头性问题4人。一体推进各级巡视巡察、政治督察反馈整改,主题教育检视整改、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整治等工作,制定整改清单106项,建章立制4个,更好推动正风肃纪。

锲而不舍提升队伍素能。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推进“百庭观摩、千庭评议”等活动,分层分类开展业务培训400余人次,提升检察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案件质量评查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司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入额领导干部带头办案成为常态。探索检察官动态管理,推动员额配置向案多人少、办案任务重的部门倾斜。细化择优晋升标准,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持续整治“十种做派”,以正向激励激发干事热情。

刘贵彬在《报告》中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市人民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中心工作部署,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以做实检察为民为目标,以数字检察驱动检察履职“由案到治”为路径,以锻造新时代检察铁军为保障,着力推动检察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始终坚持以有为促有位。一是自觉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重大事项、重要案件及时请示报告,确保检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自觉捍卫党的执政根基。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高度重视轻罪治理,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三是自觉贯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从严惩治非法集资、走私等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涉案企业改革和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加强生态司法保护,丰富海洋检察“荣成实践”。

(二)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一是进一步巩固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执法司法协作配合和监督制约机制,持续完善检察院与各执法司法部门的积极、良性、互动关系。二是进一步创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方式方法,持续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派驻+巡回”检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等工作机制,为检察履职提供更优法治环境。三是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为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赋能提质。

(三)始终坚持以党建促队建。一是班子带头。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等制度,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提高班子管大局、把方向、保落实的能力。二是党建引领。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是制度从严。坚决履行好全面从严管党治检主体责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严格执行各项禁令规定,以上率下,带动全体干警树立新风尚、创造新业绩。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