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山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按照《威海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2023年威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等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全镇发展大局,努力提高法治工作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现将我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成立法治工作专班,提升组织领导水平
成山镇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坚定镇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派出所所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司法所所长等任成员的法治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法治政府创建工作的领导。
(二)完善民主决策工作制度,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坚持行政决策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听证和领导集体决策制度,完善重要文件的论证、跟踪检查工作机制,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要求,提高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二是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作用,提供法律意见,推动依法决策。坚持信息公开制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通过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行政事务,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正确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全年未发生重大执法过错。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完善合法性审查制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制定《成山镇人民政府合法性审查制度》,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合法性审查工作负总责;镇分管政法工作负责人为合法性审查工作分管负责人;镇司法所为合法性审查机构牵头科室;镇党政办、财政所为合法性审查机构协助科室;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等为合法性审查人员。坚持合法性审查作为镇党委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签订重大合同、协议及处理其他需要合法性审查事务的重要程序,着力提高我镇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环境,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四)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汇集民政、残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多科室,打造一站式综合治理中心,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民生保障服务。依托成山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打造了成山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集合司法所、信访、民生诉求、网格等科室精干力量常驻中心,城乡建设、劳动保障、渔办、文化旅游、妇联等科室轮驻中心,联络好运角法庭、派出所、法律顾问随驻中心,建设了高规格的调解室、视频研判室、信访接待室,实现了调解案源集中、调解力量集中、调解经费集中,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和充分的资源保障。
(五)扎实做好调解、信访工作,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水平
完善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由7名律师组成的村居法律顾问队伍职能,通过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举办普法讲座、代书法律文书、调解纠纷、协助化解涉访涉诉案件、协助村居治理等,为全镇52个村居提供专业、优质、便利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引导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农村“三资清理”和部分重点村的信访维稳工作,大大提升了村居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实现了法律服务从“有型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进一步转化升级。配备人民调解员165名,全年共调解案件353起,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扎实做好信访工作,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营造学条例、用条例、守条例的浓厚氛围。实行领导干部“公开大接访”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允许”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开展“信访接待下基层”活动,定期派人到村、社区巡回接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六)持续做好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干部群众法律水平
成山镇各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十进”活动,推动学习宣传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题教育,做好春节、五一、国庆、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期、重大时间节点普法宣传,做好《宪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同时,注重党员干部法治素养提升,组织开展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专题学习2次,对全体机关干部开展法治专题教育活动3次,并把干部学法用法情况,是否具备法治观念、掌握与履行职责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目前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沟通协调和分工配合机制仍需完善,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不够快捷、高效、妥当;“法律下基层”宣传方式单一,带动能力不充分,宣传方向不精准;法律服务不高效,重点行业领域及重点人群普法待加强。
具体表现为:存在部门科室职责有交叉、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衔接不畅、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成效不显著的情况;存在普法载体单一,多依赖于发放宣传单、走访入户等传统方式的情况;存在普法对象主要针对农村地区普通群众,行业领域、重点人群的针对化、专业化普法较少,面广而不精准,吸引力不足,成效不明显的情况。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沟通协调、分工配合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不完备,法治学习不系统,工作中存在畏难、保守情绪,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矛盾预防化解等工作开展上存在一定局限。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抓牢思想主线,加强理论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认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活动,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主要的政治任务,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同部署、同调度、同安排。党委会议、机关干部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党员活动日,通过领导干部讲法治课、网络学院视频授课、邀请党校专家教授授课等方式,深入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二)带头学法普法,提升法治素养
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由党政班子领导牵头,年初对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明确专人负责。始终将学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带头参加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和法治教育讲座,要求全体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入脑入心,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确保学习成效。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两委四职干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党员、村民代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深入学法、用法、守法,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律素养,实现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三)从严落实制度,科学规范行政决策
严格依法依规决策,牵头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全面规范党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议事流程和决策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均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做到事前有谋划、事中有商量、决定有记录。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监管,特别是加强基层组织日常经济审计和经济合同管理,对村居开展财经纪律、党务公开督察各1次,并聘请专业审计公司对村居开展常态化审计,确保规范运营。
(四)坚持严于律己,树立廉洁自律表率
在认真学法用法,加强依法行政能力的同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准则,随时警醒自己秉公办事,奉公守法,严以修身,严于律己,自觉维护党员领导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依法行政领导组织架构,坚持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依法行政相关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措施,细化各站所、村居社区任务分工,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管理无真空、法治无死角,切实让法治建设融入全镇发展大局。
(二)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落实定期培训和年终考核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推进廉洁廉政建设。加强对基层干部、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集合包片包村包企包商铺干部、村两委干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党员队伍、网格员队伍等各方面力量,通过召开讲座、街头巷口现场宣讲、发放明白纸、网络转发等方式,打造普法宣传阵地,丰富宣传方式,提升普法能力,改善普法效果。
(三)深化普法宣传,加强行业领域和重点人群普法
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抓好普法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进机关、进村居、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通过普法宣传教育,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普法,组织劳动保障、渔办等对中介、装卸、渔港等开展扫黑除恶、劳动用工领域普法,提高其行业规范化水平和法治水平。加强重点人群普法,对妇女、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加强相关领域普法,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深入开展行业领域综合整治,提高依法治理水平
组织协调各业务科室,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召开普法讲座、实地走访检查、发放宣传单明白纸、播放喇叭广播、微信群朋友圈广泛转发等方式,加强安全生产、生态环保、道路交通、消防减灾、食品安全、信访、应急管理、国家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积极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禁毒、反走私、反诈骗、反邪教、防范非法集资、打击非法海上养殖、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在建筑工程、渔业、中介、装卸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加强综合整治,提升行业领域治理水平。在森林防火、夏季防汛、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做好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进一步提高安保维稳、应急处突能力。
(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灵活运用“四平四说”调解工作法,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沟通协调、分工配合机制,加强调解组织整合壮大,加强法律顾问专业化服务,加强信访工作,及时排查、预防、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依法开展社会治理。重点做好建筑工程领域合同纠纷和欠薪纠纷、渔船捕捞和海水养殖欠薪纠纷、中介装卸欠薪纠纷、企业劳动争议纠纷、景区旅游消费纠纷等排查化解工作。通过依法行政,有力化解信访问题。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打击邪教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优化法治环境,维护全镇社会稳定。
荣成市成山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