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现代化新荣成锚定了前进方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工业领域是如何落实目标任务的。答:一是坚持链式思维、生态理念,聚力打造优势产业。立足全市“5%2B2”产业链深入推进,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访谈时间:2023年7月6日

主题嘉宾:党组成员 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 盛迎喜

访谈内容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的奋斗目标,为建设现代化新荣成锚定了前进方向。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工业领域是如何落实目标任务的。

答:一是坚持链式思维、生态理念,聚力打造优势产业。立足全市“5+2”产业链深入推进,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聚焦“高端化、特色化”,大力开发自行式房车和专用车、永磁电机、游艇等高端产品;谋划建设房车专业园区,强化产业链配套和应用市场开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海工装备领域,积极“跑部进厅”,对接央企、国企,盘活闲置资源,把“包袱”变为财富。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聚焦“高值化、品牌化”,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向特医食品、保健品领域渗透;大力培育海洋预制菜产业,用“一桌最海鲜”的品质和“敢为天下先”的特质,打造“中国海洋预制菜产业名城”。电子信息产业,聚焦“集群化、数字化”,以歌尔科技、芯长征微电子等“链主”企业为支点,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行业多路并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相互补充,设计、封测等环节全流程保障,快速做大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年内产值增长40%以上。

二是坚持分类培育、精准施策,持续壮大企业规模。建立冲击新目标企业、成长型企业、“小升规”企业“31+60+40”递进式发展梯队,对31家冲击新目标及后备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培植一批优质骨干企业;对60家成长型企业支持做专做精、加速裂变,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对40家“小升规”企业,精准开展“升规”指导,加快形成骨干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企业改天换地、规上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三是坚持服务至上、精准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组织对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及产业链分包企业进行全覆盖、常态化大走访,全方位推进“三问两送一促”。依托“荣归故里”计划,用好“下午茶”“企业家日”等平台,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政策宣讲,强化日常服务,凝聚企业抱团发展及对外合作交流,推动企业由“竞争”走向“竞合”。

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融入“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建设,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优化提升。1-6月份,预计全市298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6.6亿元,同比增长4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均位居威海首位。

问:刚才您提到用“一桌最海鲜”的品质和“敢为天下先”的特质,打造“中国海洋预制菜产业名城”。据了解,发展预制菜产业是突破“深蓝”的重要路径,工信局作为预制菜专班牵头部门,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基础优势。

答:一是资源禀赋优越。目前,我市近海养殖面积58.3万亩,大马力渔船2200多艘,水产品年均产量170万吨,连续41年稳居全国县级首位,其中,海带、鱿鱼、海参、鲍鱼分别占全国的40%、40%、15%、14%。

二是集群规模突出。获评“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带之都”“中国鱿鱼之乡”“中国海洋预制菜之乡”等称号,现有预制菜企业400余家,其中,泰祥、好当家、赤山、鑫发等规上企业105家,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7个,预计2023年上半年全市预制菜产业产值超过80亿元。

三是产品种类丰富。我市拥有各类预制菜产品1000多种,大致分为4类:即食预制菜,如即食海参、软烤黄花鱼、虾宝贝、牡蛎罐头等;即烹预制菜,如竹轮、蟹棒、鱼豆腐、棒虾、爆浆牛肉丸、西冷牛排等;即热预制菜,如鲍鱼叫花鸡、红烧鱼翅、佛跳墙、XO酱烧海参等;即配预制菜,如净菜系列产品。

四是冷链配套完善。拥有冷链企业400余家,冷藏库、冷风库500余座,总库容达300万吨,占威海市的60%以上,获批威海唯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五是海运通关高效。毗邻我国海上南北运输大通道,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7条国际国内航线,构建起“韩国12小时、日本36小时”的海运发展格局。

问:预制菜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既营养美味,又方便快捷。今年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省、市层面也相继出台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措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在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答:一是上项目、优配套,聚力推动产业集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与实力资本、专业机构深入合作,加速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市场。优先推荐预制菜产业项目纳入省市级项目进行重点管理,目前已将海和生物科技项目、沙窝岛海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等3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石岛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示范园、春汇智能物流等4个项目纳入威海市级重点项目。1—6月份,共推荐7个总投资31.7亿元、贷款总需求24.6亿元的预制菜项目申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其中,金达生物科技预制菜加工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贷款总需求1.37亿元,已推送至商业银行开展市场化信贷合作。

二是搭平台、促合作,聚力抢占市场份额。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先后举办了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季度沙龙、海洋预制菜“十大名品”评选等多场次推介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共话预制菜产业发展,打通从渔港码头到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品牌和市场渠道共享双赢。其中,通过海洋预制菜产业推介大会、订货大会等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预制菜龙头企业、渠道采购商、行业协会及高校专家,约500人参加,近50家本土企业、100家外地采购商参展,达成合作意向140余个,交易额约1200万元。

三是优布局,补短板,聚力推动全域展销。推动在全市布局北、中、南三处海洋预制菜展销中心,补足营销短板,实现荣成海洋预制菜展销全域覆盖。石岛高端预制菜产业园展销中心,部署企业订货展厅,主要分为特装展区、公共展区、商务洽谈区等板块;公共展区13家企业,集中展示了鱿鱼类、海鱼类、海藻类、虾贝类、海产罐头类等7大类360多种产品。打造选品中心,主要分为冷冻区、展销区、科普区、品尝区。目前已入驻预制菜企业34家,展销产品400多个品类;预制菜产业园直播基地已打造20个独立直播间、2个共享直播间,目前已有18家直播公司率先入驻,上半年,直播销售收入超过2100万元。海洋博览中心预制菜展销中心,①海洋食品企业展区。在原有海之宝、好当家、泰祥等15家入驻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招引味岛、银海、宏业等预制菜龙头企业进驻,打造“高端海洋预制菜展示区”。6月份,参与“荣成预制菜十大名品展销下午茶展销会”,同30余家与会企业达成合作意向。②海洋食品销售区。结合“一桌最海鲜•荣成高端海洋预制菜展销中心”功能定位,按照即烹、即食、即配、即热功能区划分,精选龙头企业高端海洋预制菜产品,打造集直播、品尝、简餐、销售于一体的“高端海洋预制菜销售区”。海洋时代预制菜展销中心,依托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基础优势,打造“海洋时代•威海特产好品云仓”,借力好运角海量旅游人群,实现规模化展销,打造荣成北部预制菜展销中心。6月24日,海洋时代•威海特产好品云仓正式营业,占地1万多平米,包括好品云仓超市、预制菜餐厅等。

四是提品质、创品牌,聚力叫响区域品牌。聚焦产品端、研发端等薄弱环节,加快“三品同创”,提升我市预制菜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上半年,中国渔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海洋预制菜之乡”称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我市海带产业“海带制品核心产区”称号,授予海之宝、爱伦湾、泰祥等7家企业的17个产品“标志性产品”称号,授予于建洋等3人“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通过2023年首届荣成海洋预制菜“十大名品”评选活动,泰祥鲅鱼水饺、港泰佛跳墙等19家企业20个产品入选“十大名品”。组织泰祥食品、银海水产2家企业的产品申报山东省特色优质食品目录产品及精品预制菜;组织赤山集团申报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基地——鱿鱼精深加工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基地。通过充分挖掘荣成地方特色,打响荣成海洋预制菜的名号,实现我市自有品牌的推广。

五是请进来,走出去,聚力促成合作共赢。精准服务,线下对接,打通供需梗阻。邀请山东餐饮协会、惠发食品、中国招商局食品(北京)、北京华源地标甄选等校企专家学者,浪潮云洲、蓝海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为预制菜企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同时,前往日照、临沂、上海、西安等地,参加中国海产品预制菜发展大会等活动,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展示产业发展成果,推介我市预制菜产品,扩宽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为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以好当家集团为申报主体,联合省科学院生物研究院、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预制菜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预制菜创新联合体,引导示范企业充分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域内预制菜企业融合发展、齐步前进。

问:据了解,虽然我市预制菜产业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有政府政策的支撑引导,但在预制菜产业长远发展过程中同样面对着制约发展的短板难题,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市预制菜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一是品牌影响力低。部分企业满足于贴牌或生产中间产品,品牌意识较弱,本地资源、市场未充分利用,真正在国内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品牌凤毛麟角。

二是产品研发投入少。受长期以来“订单出口、原料直销”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影响,产品类型仍以国外市场和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占比低。面向国内消费市场满足多元饮食习惯的产品少、爆品少,研发能力不足,研发投入低。

三是物流体系不完善。大型专业物流滞后,物流成本较高;行业内相关配套不完善,包装设计、加工设备、调味品等领域的企业较少。相比整体的加工基础和产业需求,保障服务能力有限。

问:针对我们在品牌和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请简要介绍一下今后将如何破解难题,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答:下步,工信局将进一步整合预制菜专班成员单位资源优势,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重点从政策、品牌、研发、营销等4方面集中发力,破解预制菜产业发展难题。

一是坚持政策引路,精准助力产业提升。坚持政策扶持导向,落实好我市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在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培育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争创区域品牌、支持国内市场开拓、鼓励第三方机构助力开拓市场、支持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建设高标准展销平台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同时,认真研究省、市出台的预制菜相关政策,积极对接上级业务部门,为企业争取上级优惠政策。

二是坚持“三品”同创,打响海洋预制菜品牌。坚持“树品牌、提品质、优品种”,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爆款”产品,打造“一桌最海鲜”品牌。培育蓝润集团等企业申报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引导泰祥食品、银海水产等预制菜企业争创好品山东、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等荣誉。培育预制菜品牌,鼓励本地企业根据地方特色发展自主品牌,打造一批“网红”预制菜品牌。完善预制菜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品质,多渠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拓宽销售渠道。

三是坚持“一体”共赢,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学研一体推进”,依托我市水产品及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种养殖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开发特色鲜明的预制菜品种,形成上游原料充足、中游加工精细、下游市场广阔的产业链体系。积极对接国内外产业龙头企业,引入资本、设备、技术、人才,促进本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依托威海预制菜产业联盟,共享平台、人才、技术,互通市场、需求、信息,凝聚全市预制菜企业发展合力,抱团发展、共拓市场。

四坚持“双管”齐下,拓展全场景消费链。坚持“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并重,以消费群体、消费需求、消费模式“三个转变”为契机,加快搭建“线下+线上”的营销推介平台。一方面,联合中国电商质量万里行组委会筹备好荣成预制菜推介大会,同时邀请业内专家把脉问诊,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产品包装推广,助力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广中央厨房、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与高校院所、头部餐饮企业合作,策划推出一批爆款产品、明星产品,打造“一桌最海鲜”品牌,让“威海味道”香飘万家、驰名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