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义务教育管理团队(小学组)答辩和专家跟进指导活动在市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16个团队、80位成员、6位专家参与此次活动,共同分享学校在“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活动首日,各个管理团队以本校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研修方案、教师信息素养考核方案为基础,对学校校本化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汇报。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杨鑫、淄博市柳泉中学校长孙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磊磊、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杜林、潍坊高新双语学校校长汤善香、威海市教研院教研员专家王宁,分别进行提问点评和现场指导。
从和美大厅、理念墙、校史墙、科创中心、监控中心、创想谷、墨韵苑、党史长廊、智慧农场......市实验小学主要负责人介绍着学校的办学沿革、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智慧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传统文化+”“食育+”“乡土+”等系列课程成果展吸引着学员们。少先队员们介绍着自己参与的课程和活动,学员老师边看边问,边讨论边记录。每驻足一处,都有新发现、新收获,大家实地感受了“和美教育”的实小范式。
市实验小学主要负责人从“关注师生发展,促进深度学习,用规划定航”“聚焦绩效目标,以项目认领,形成任务驱动”“融入教学活动,进行循证实践,检验研修实效”“顺应数字时代,赋能课堂教学,规划将拾级而上”四个方面分享了“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得怎样”的和美智慧。
学校分管课程建设、教研、家校工作的三位负责人分别从创美课程建设、数据支持下的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共建三个方面展开汇报。四位老师结合各自工作分别从练字微视频开放、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利用班级空间推动大阅读、家校沟通进行案例分享。市实验小学用这些实实在在的典型案例,让学员们对其“顺应时代(态度)、物尽其用(应用)、融合创新(开发)”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和具体做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数学、英语、美术、信息技术、跨学科学习等课堂展示,有数据支持下的学习辅导,有利用希沃白板开发的课堂游戏应用,有美术动画演示方法指导,有真实任务驱动的编程学习,有学生利用技术展示分享学习成果。不一样的课例,不一样的精彩,却都诠释了技术带来的改变。
活动最后,赵磊磊、杨鑫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同时进行了专题培训。赵教授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及培育转型”为题,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何种变化、空间提供何种支持、教师在空间下如何组织教学、学生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内容体系”四个方面,说明关注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建议,学校可以基于教师在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建立一个问题清单库,每学期通过实践研究来逐一解决,将相应的策略方法分类整理,形成实用资源。
杨教授借用“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两个成语,建议以需求为驱动,让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结合学校的案例和自己的案例,说明如何从收集数据走向分析数据,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说明技术应用带来的效果改变。
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更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下一步,我市将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在数字变革中,以育人为本,以数字赋能,创造更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