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充分发挥大数据赋能作用,解决社会组织登记核名中存在的“限制词”“重名”等困难,提高设立登记审批工作效率,着眼当前审批流程中核名环节耗时占总体耗时80%以上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持续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在实现企业法人核名“秒批”基础上,针对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登记核名“限制词”“重名”等困难,在威海市率先自主研发法人设立登记核名模拟系统,建立禁用、慎用、重名数据库,通过“事前自查+书面承诺”的方式,实现法人设立登记“自主”核名全覆盖,压缩审批时限。
二、工作任务
(一)梳理名称数据库
梳理现行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整理汇总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名称的禁用、慎用及重复词汇,建立名称数据库,完成系统功能的规划。(责任科室:社会事务科;完成时限:2023年2月28日前)
(二)研发小程序系统
探索研发“法人登记智能核名系统”小程序,实现各项功能,并且初步完成各项功能的测试工作。试运行系统,在日常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向办事群众进行小范围推广,收集群众使用后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动态调整系统,不断完善系统。(责任科室:社会事务科;完成时限:2023年5月31日前)
(三)上线使用系统
正式推出小程序,实现法人设立登记“自主”核名全覆盖,并形成规范化文件,保证系统真正发挥功能。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等手段对小程序进行全面推广,持续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系统。(责任科室:社会事务科;完成时限:2023年9月30日前)
三、工作保障
1.高度重视。“法人登记智能核名系统”小程序抓住当前审批流程中的痛点,可以有效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各责任科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展,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系统建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务求长效。
系统上线运营之后,持续根据群众反馈和政策法规的变化对系统进行调整、优化,保证系统持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