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据统计,春播花生是我市主要的油料作物,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五成,抓好春耕春播,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请问林局长,咱们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春耕备播都做了哪些工作。答: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局把春耕备播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来抓,重点围绕全周期服务抓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一是产前突出“备”字,抓好农资农机储备。
访谈时间:2023年04月20日
主题嘉宾:党组书记、局长 林宏健 党组成员、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鞠东
问: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据统计,春播花生是我市主要的油料作物,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五成,抓好春耕春播,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请问林局长,咱们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春耕备播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局把春耕备播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来抓,重点围绕全周期服务抓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一是产前突出“备”字,抓好农资农机储备。科学研判春耕春播农资供给需求,指导农资批发商抓好农资采购、调运和储备,全市储备化肥1.08万吨、农药39吨、种子174吨;争取370万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引导经营主体更换大中型、智能型、复合型农业机械,组织29家农机经销企业和农机维修点做好农机供应和检修服务,储备播种机、植保机等农机具1300余台,检修农机具800余台,全市农资农机基本满足春季农业生产需求。
二是产中突出“早”字,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坚持工作早安排,技术早落实,指导早到位,开展“百名农技专家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市镇两级百余名农技人员分镇包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及灾情的调查,组织农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指导服务,先后出动农技人员740余人次,举办春季麦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专题培训12次,发放技术指导意见明白纸1.1万份。
三是产后突出“减”字,提升节粮减损成效。坚持“减损就是增产”理念,统筹谋划“农机减损”和“烘干减损”两篇文章,投资200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15台套,支持大疃镇和上庄镇规模种粮合作社联合体提档升级,年内全程托管面积达到3万亩。投资2340万元,新建800吨粮食烘干设施、3.5万平米粮食转储加工中心、9600平方米粮食晒场和1200平方米粮食储备库,打造粮食晾晒、烘干、转储等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粮食减损增效。
问:现在国家非常重视粮食安全,请问现在都有哪些种粮补贴政策?
答:目前粮食补贴主要分为常规性补贴和临时性补贴。
常规性补贴。主要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小麦补贴,根据现行政策规定,主要按照每亩不低于125元不高于138元的标准发放,具体标准根据切块资金规模和本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等因素确定,2023年我市发放标准为每亩127元,目前全市小麦补贴面积已经汇总上报,按照往年情况,一般在6月份发放到农户账户中。按照规定,小麦面积核定要经过“农户自报、村委初审、乡镇审核、镇村两级公示、荣成市农业农村部门复核、威海市农业农村部门汇总上报、财政资金发放”7个环节。对于虚报面积、冒领补贴的人员进行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如有咨询举报,可联系我局经管站,电话7595602。
临时性补贴。主要是上级为应对农资市场价格上涨,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下达的补贴政策。目前,我们了解到有2项补贴,一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这是中央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主要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利用高位作物玉米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空间,有效解决玉米大豆争地问题,真正实现一季双收,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这项补贴政策,今年还会延续,具体补贴金额暂未确定。
第二个是种粮一次性补贴,近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此次补贴对象为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后续我们将结合上级文件组织申报,请大家关注“荣成农业”公众微信号及镇村通知,积极如实按时上报。
问:近期气温反复,春季又是小麦生长关键时期,想了解当前麦田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为31.6万亩,前期调查小麦苗情基本苗21.3万株,平均亩茎数75.6万/亩,一类苗面积15.7万亩、二类苗面积11.3万亩、三类苗面积3.3万亩、旺苗面积1.2万亩,分别占播种面积的49.6%、35.7%、10.3%、4.4%。与上年面积相比,一类苗增加27.9%,二类苗减少14.3%,三类苗减少18%,旺苗增加4.4%,总体苗情好于去年,抓好麦田后期管理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前提。
(一)要积极应对倒春寒影响。倒春寒又叫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麦田中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或一个穗子部分受冻。今年春季气温起伏较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危害,而小麦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后,根系仍然吸收养分和水分,基部分蘖节的潜伏芽能够迅速萌发滋长,所以只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有可能抽穗结实。一是及时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追施速效化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二是及时适量浇水。及时适量浇水可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保障小麦成穗数,稳定粒重,减轻受冻损失。
(二)抓好病虫害防治。近期我市小麦处于拔节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侵染扩展高峰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麦蜘蛛、麦蚜等害虫危害盛期,所以要做好以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为主的重大病虫害防控,开展“一喷早三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早控制”,最大限度减轻病害损失。4月13日,聊城市东阿县麦田发现小麦条锈病,是今年我省首次查见病情,始见期较常年偏早10天左右。按照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目前我市距小麦收获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条锈病病原菌后续流行侵染时间充裕,预计该病今年扩散至我市的风险加大。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病害,病菌随气流长距离传播,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对小麦生产会造成严重损失,近几年我市均发现小麦条锈病危害,所以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发现小麦条锈病后,能够立即联系所在镇街农业部门或直接联系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植物保护科,联系电话:7571741。
(三)科学麦田灌溉。近几年,我市易出现春旱情况,特别是小麦进入灌浆期,要密切关注田间持水量,当田间持水量低于50%时,麦田灌溉就很有必要,可以有效缓解麦田旱情,有利于籽粒灌浆,增加千粒重,获得丰产,但要注意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
问:最近马上就要春花生播种,听说花生晚播好,请问花生什么时候播比较好。
答:花生播种时要求覆膜花生5厘米地温要稳定在13℃以上,不覆膜花生稳定在15℃以上,高油酸花生应在地温19℃以上时才适宜播种。花生播种偏早一直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很多农民因为赶墒情或者赶时间导致花生提前播种,对花生生产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前期气温低,花生出芽速度缓慢,出苗叶色发黄,形成小老苗,并易招致蚜虫、飞虱等危害感染病毒病,早播花生由于气温低出土时间过长,加大土壤感染病害的机会,易造成烂种、烂根;二是早播花生易形成早茬果,早茬果花生饱果期赶上汛期,容易造成雨季烂果;三是秋季秋高气爽正适合花生生长,而早播花生已提前进入收获期,不得不收获,影响产量。
按照农业生产要求,5月1日—10日我市覆膜花生5厘米地温通常能稳定在12—15℃左右,因此确定覆膜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1—10日,不覆膜花生在5月10—20日进行播种,覆膜高油酸花生在5月10日—20日进行播种,适期晚播可使花生生育进程与气候条件相一致,有利于培育壮苗,并且有效避免花生烂果,提高单产和效益。与此同时,为减少农用地膜造成的面源污染,今年我市积极向上争取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计划在全市推广应用1.2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每亩地膜补助96元,有意向的农民群众可以联系所在镇街农业部门。
问:我市今年的小麦、玉米保险有调整吗?目前我市农业保险都有哪些?
答:在我们农业系统内有句话叫“农民种粮,保险护航”,在灾害面前,农业保险就是农民的“定心丸”。但近年来,受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原来的灾害保险满足不了农民需求,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约粮食生产的发展。基于这个实际,我们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行小麦、玉米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即保险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的农业保险,保障对象为全体农户,包括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和小农户。小麦每亩保费36元,玉米每亩保费42元,各级财政补贴80%,农户需自己缴纳20%,即小麦农户每亩自缴7.2元,玉米自缴8.4元,相比传统灾害保险有两大优势,一个是保额高,每亩保险金额均达到950元,分别提高450元、500元;另一个是门槛低,在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大范围的病虫草鼠害后,损失率达到10%以上即可启动理赔程序,比去年降低20%,有效保障农民生产成本。投保流程为2种情况:一个是集体投保,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农户投保,统一收取保费,投保时需要提供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正面复印件、银行卡复印件;另一个是个体投保,主要范围是村集体、合作社以及超过50亩的大户,投保时除需准备上述材料外,还需要单独列明清单,提供土地权属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
目前,我市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投保工作已结束,投保面积达到30万亩,基本实现全覆盖。玉米投保工作将于6月份前启动,我们建议广大种植户按照“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的原则尽量投保,如果有投保意向的,可联系所在村村委会。
除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外,我市农业保险还有花生、苹果政策性保险,其中,花生政策性保险保费每亩24元/亩,每亩保额600元,农户自缴保费继续由财政兜底承担,农户不需缴纳一分钱;在此,希望咱们农民朋友利用好这一惠农政策积极种植花生,稳定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苹果政策性保险继续实行保费每亩200元,每亩保额4000元,农户每亩自缴80元。
问:请问农业农村部门如何加强春耕春播期间农资市场的监管检查?在购买农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当前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农资产品质量,规范农资市场秩序,4月初我们联合综合执法局农业综合执法中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无证经营、制售假劣农资、超范围经营、档案台账不完备、包装标识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执法监管净化农资市场环境。
在我们日常执法检查和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农民在购买农资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一端,很难具备甄别农资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此,总结了五点购买农资商品时应注意的事项,帮助农民买上放心农资。
一是到正规农资部门购买。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购买,一些农民存在贪小便宜或者图方便心理,经常就近从一些进村入户的个体经营者手中购买廉价的农资,致使上当受骗,而且上当后很难找到经营者,最后很多群众只能吃“哑巴亏”。
二是注意索要、保存购货发票。在购买农资时一定要经营者开具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管,日后一旦出现问题时有投诉索赔证据。
三是注意查看包装标签和阅读说明书。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后,要认真查看包装的标签和说明书。特别对播种时间、药肥含量、有效期限、稀释浓度、适用作物、时间及方式等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以免使用不当造成经济损失。
四是留取样袋。最好在使用前提取样品封存,并贴上标签注明品牌、规格、批号、厂家,与购货票据一同保管好。特别是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一定要做样品封存,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样袋(品),以便及早解决问题。
五是出现问题及时投诉。一旦遇到农资商品纠纷,要及时向农业农村部门、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一些农民朋友发现作物有遭受损失征兆时,不及时投诉,导致有关部门不能及时到现场进行鉴定勘验,不能及时准确处理有关责任问题。
问:现在我市在农产品生产中推广使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请问什么是承诺达标合格证,具体如何开具使用?
答:承诺达标合格证是指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在严格执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自行开具并出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承诺证,是农产品的“身份证”、生产者的“承诺书”、质量安全的“新名片”。
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把生产主体管理、种养过程管控、农药兽药残留自检、产品带证上市、问题产品溯源等措施集成起来。开具时坚持“谁生产、谁用药、谁承诺”原则,由农产品生产者自行开具。目前,我市承诺达标合格证有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一种是纸质承诺达标合格证,由市农业农村局统一印制,农产品生产者如实填写产品信息、生产者信息,勾选承诺依据,并对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另一种是通过二维码电子打印设备打印的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二维码要求涵盖合格证基本形式内容。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已实现电子追溯的,可继续使用二维码标签作为承诺达标合格证;未实现电子追溯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可到所在镇街农安网格监管员处领取纸质合格证或打印电子合格证。关于承诺达标合格证的更多详情可咨询市农业农村局,电话7500176。
问:听说市里有高标准农田项目,想了解一下这个项目都能 建什么?申报需要什么条件?
答: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新建转为改造提升,主要进一步提高已建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和地力水平,包括清淤加固塘坝和平塘、新建泵站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整修田间道路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等。
改造提升项目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并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单个项目建设规模不低于5000亩;二是2011—2018年建成存在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自然灾害损毁等问题的项目区。对符合以上条件的单位,如果有改造提升需求的,可联系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电话7568079。
问:近几年我市一直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我想了解一下测土配方施肥如何实现增产增效?
答: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土壤供肥特点、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效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的施肥配方,按照合理的原料配比和采用相关工艺生产的养分齐全的配方肥料。在生产中应用,主要通过三方面实现增产增效的作用:
一是调肥增产增效。在不增加化肥投资的前提下,调整化肥比例,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二是减肥增产增效。现在农民朋友在施肥上普遍存在着“偏施化肥不施农肥,偏施氮肥不施钾肥,忽视微肥,不按比例施肥”等盲目施肥的严重误区,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往往以高肥换取高产,经济效益很低。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减少某一肥料的用量,以取得增产或平产的效果,实现增效的目的;三是增肥增产增效。对化肥用量水平很低或单一施用某种养分肥料的地区和田块,合理增加肥料用量或配施某一养分肥料,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从而实现增效。
问:我看到电视、网络上经常提到的“三品”认证,想问问“三品”认证指的是什么?办理需要哪些流程?有没有相关补助?
答:随着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已停止,新的“三品”认证是指有机产品、绿色食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优质农产品的代表。
主要申报流程有:申报单位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逐级上报、上级委派检查员进行现场检查、环境和产品抽样检测、专家审核、交纳费用、颁发证书等。
2021年8月,威海市出台支持农产品品牌培育的激励政策,重点鼓励发展“三品一标”认证,政策期限截止今年,主要对当年度获得农业农村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的,每个产品分别最高奖励5万元、2万元,对当年度续展“绿色食品”的,每个产品最高奖励1万元,同一认证主体当年度同时获得以上两种认证的,按最高认证级别进行奖励,同一认证主体当年度获得多个产品认证的,最多按3个产品进行奖励。对有需要申报“三品”认证的经营主体,可以联系我局中心品牌科,电话:7563314。
问:我听说农业部门有建果品蔬菜冷藏库的补助政策,请问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申报,现在还能申报吗?
答:2020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开始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连续实施3年,项目补助对象是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以及运营良好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对主体建设的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和气调贮藏库,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予以补助,补贴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30%,单个主体补贴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目前,2023年的项目申报摸底工作已经开展,如果有意愿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且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可以与我局产业发展科联系,联系电话7560700。
问:我想要参加威海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一般什么时候开始评选,需要什么条件?
答:威海市从2017年起,每年开展一次威海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目前,我市翠虹果品的“翠虹牌”苹果、副食品的“圣农牌”大花生等18家企业产品成功入选。
根据往年的工作安排,评选工作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开始。如果你的企业产品想参加评选,需要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一是要在登记机关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地、农产品及原料产地在荣成市境内。
二是申报产品已取得商标注册证书,商标注册人为申报单位,并在申报产品包装、交易文书、宣传资料、展览等使用。
三是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中的一项或多项,并在有效期内。
四是制定企业产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设计品牌形象、用语、标识,注重品牌传播。
五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无严重不良信用记录,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条件。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评选细节,也可电话咨询我局产业发展科,联系电话75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