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优化营商环境>营商速递

【包容普惠创新】临沂费县教体局来我市考察学习

时间:2023年04月13日 09:40 来源: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4月10日至11日,临沂费县教体局到我市开展“美德和信用进学校家庭”考察学习活动,市教体局相关责任人陪同活动。

考察团一行先后到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少年宫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听取了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关于美德信用转化方面的经验介绍,对教师美德信用体系建设、学生美德诚信教育体系建设、学校美德信用体系建设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学校是社会的知识工厂,是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学校信用建设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地区信用建设的工作实效。在当前社会信用建设的大背景下,自2015年起,荣成市教体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学校信用建设工作上破题,探索推行信用管理工作,构建了学校信用建设的“荣成模式”。

“管督评”一体的学校信用建设体系

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是学校立校之根,学校发展之源。如何引导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与追求教学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荣成市教体局推行的是科学系统的学校信用建设体系。

规范管理办法。结合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标准细则,建立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把党建工作、安全稳定、规范办学、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等纳入信用管理范畴,明确学校主体守信失信具体行为,制定信用信息归集管理方式及具体应用场景。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机关工作人员联校制度,每月至少2次深入学校,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师德师风、课程开设、校园安全、工作推进等进行巡查,每月汇总1篇工作简报,形成检查记录,作为信用信息存档。同时结合常态专题检查,每月对学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详细阐明学校加减分的依据,提出整改要求。

科学评价应用。学校信用评价结果与年度“教育质量奖”评选及民办学校星级学校的评选、奖励资金发放等挂钩,促进了学校参与的积极性。

“1+3”式的教师信用建设体系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对学生人格品行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发教师的成长活力与教育热情,荣成市教体局启动“1+3”式的教师信用建设工程。

构建一个体系。将教职工考核中除教学教研以外的师德师风、常规管理、工作纪律、志愿服务等纳入信用考核,建立“教学教研+信用评价”的教师管理考核体系。同时,将信用考核占分比例由20%提高到40%以上,考核结果直接与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挂钩。

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信用引领师德”活动。将师德承诺与信用承诺融合,每学期初、寒暑假前组织全市教师签订信用承诺书。同时,将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内容作为信用管理考核评价指标,对师德失范的教师予以信用扣分。二是开展“主动作为·信用有奖”活动。各学校将教育改革任务细化,鼓励教师主动认领本职工作以外的改革任务,对完成较好的教师予以信用加分,形成人人争先、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主动提升,对利用业余时间开办工作室、组织参与业务培训的教师,也予以信用加分。三是开展“教育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发挥教师职业优势,鼓励教师在8小时以外积极参与具有教育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引领教师领办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务组织,并在信用评价中予以双倍加分。

“三侧重”的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评的全面发展,荣成市教体局形成了“三侧重”的学生诚信教育新体系。

重教育,增意识。组织编写系列校本教材和绘本课程,并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离校课程、成人礼等载体,开展征集诚信案例、讲诚信故事、诚信征文比赛、诚信经典诵读等“四项行动”,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重评价,求实效。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等学段,将教师日常对学生的奖励小红花、五角星或者积分,通过“诚信银行”进行累积,转化为信用币,用来换取心愿卡、“徽章”等信用产品;中高年级主要是依托学生日常管理,形成信用评价等级,引领学生讲诚信、守诚信。

重创新,促共建。以点带面,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组织开展家长、学生共读诚信倡议书、共签诚信横幅、共发诚信传单、共绘诚信手抄报等活动,提升家庭团体诚信意识;组织学生走进街道、走进社区,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不诚信行为,开展爱的罚单、爱的提醒等适合学生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助推整个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

目前,信用已成为荣成教体系统各领域管理的重要抓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争先领先氛围日益浓厚,特色教育品牌正向区域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不断迈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