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190273/2023-01758
    • 发布单位:荣成市发改局
    • 内容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成文日期:2023-03-27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关于荣成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时间:2023年03月27日 17:30 来源:荣成市发改局 浏览次数:

2023年1月8日在荣成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洪凯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获评全省现代农业强县、生态文明强县、文旅康养强县、质量强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有效成果。

——经济增长底盘更加坚实。锚定中央稳经济大盘33条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省四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政策红利,出台40条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21条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务实举措,落地上级政策281项,兑现高质量发展政策资金2.48亿元,市场主体减税降费26.1亿元。百合股份上交所上市,成山集团、歌尔科技营业收入跨入百亿行列,工业带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柱,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产业体系培育更具特色。锚定山东省“十强产业”和威海市七大产业集群,梳理确定“5+2”七大产业链,规划建设提升8个专业园区,5大涉海园区有序推进。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浦林成山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恒力电机、青木高新材料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业发展缓中趋稳,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石岛冷链物流园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到59.78万亩,水产品产量连续41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被评为“中国鱿鱼之乡”,获批靖海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科技创新引领更有动力。锚定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化“一企一策”“科技副总”“分组座谈”等服务机制,启动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试点,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9项,13名“科技副总”挂职我市11家企业。全市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3.8%,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华东锻压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

——积极扩大投资更显成效。锚定山东省“四个一批”建设要求,通过争取更多政府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优化投资结构。获批18个省级重点项目,位列全省县级前列,14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45个威海市级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华能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示范工程、莱荣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顺利推进。加快布局海上风电产业,8处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址纳入全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占全省46%。国管海域规划建设风光同场122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占全省21%。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9.4亿元、企业债18.4亿元,投放部分领域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1.4亿元,获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7380万元。

——改革示范作用更好发挥。锚定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个十大”行动计划等战略实施,系统集成改革试点验收评估成绩列全省第一,争创省级以上改革试点52个。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扎实推进,浦林成山、康派斯房车获批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工作任务完成44项。创新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获批省级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双招双引攻坚更重质效。锚定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组建市投资促进中心,举办7场产业链招商推介大会,签约项目121个,落地95个,实际使用外资1.25亿美元。获批康派斯房车、德宇冷链2个省级外贸新业态主体,预计完成进出口440亿元、增长51%。深入实施“荣归故里”计划,推出关心关爱企业家20条,设立“5.18荣成企业家日”,常态化开展企业家“下午茶”“金点子”献策等活动。聘任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34名,引育高层次人才40多人,引进青年人才3200多人,兑现人才政策资金6040万元,入选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城乡发展环境更加宜居。锚定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推进精致城市、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建设,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蜊江港、幸福街等区域综合提升效果明显,改造提升9个老旧小区,桑干河植物园改造后开园迎客。渔港小镇、海参小镇、海带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省级清洁村庄272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入选省级“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削减任务。

——共同富裕步伐更趋稳健。锚定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43件民生实事完成23件,其它20件按计划推进,45件“微实事”全部完成,在威海市4次群众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保持第一。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城乡公益岗4335个,城镇新增就业7000多人,保障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连续21年递增。苏州外国语学校获批办学资质正式招生,新建和改扩建蜊江小学、石岛凤凰学校等校舍7所。组建医疗集团,整合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妇产儿科,打造16个省市级临床重点和精品特色专科。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主要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承上启下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谋划好、统筹好今年经济社会重点工作,对推动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今年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仍需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主要是:经济稳定增长压力较大,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产业链条发展存在薄弱环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不牢,产业聚集度不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力度有待加大;项目招引落地数量有待提升,投资增长支撑乏力;科技创新强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不足;城市集约化、内涵式发展任务艰巨,乡村振兴发展任重道远;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民生保障还有短板弱项,等等。但要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行动计划、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为我市抢抓机遇、统筹谋划经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我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承接重大战略优势多、潜力足,“5+2”七大产业链和8大专业园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市发展基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外贸进出口固稳提质,实际使用外资量稳质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总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奋力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县域范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荣成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一)在谋划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助力重点产业链条培育开新局。聚焦“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不动摇,集中优势资源建设“5+2”七大产业链,推动本土企业扩张,形成大抓经济、大抓企业、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聚焦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围绕房车、电机、海工装备等细分产业,提升特色集聚能力,行业产值增长5%。核电装备与新能源产业,聚焦“核、风、光、储、氢”协同发展,布局推进核能企业发电及衍生产业,吸引更多能源企业落户,提高核电装备与新能源产业产出效益。高新材料产业,聚焦创新性、集群性发展,依托复合材料、环保低碳等领域“链主”企业,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行业产值突破3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聚焦强龙头、补链条,全面提高产业链企业市内配套率,推动芯片设计、研发服务和器件封装等闭环发展,行业产值增长40%。

激发海洋经济发展动能。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聚焦高值化、品牌化发展,加速布局海洋生物医药、功能性保健食品等新兴产业,行业产值增长10%。推动海水养殖规范发展,建设北部鲆鲽类、中部贝藻类、南部海参类三大苗种产业园区。提升远洋渔业发展质效,加快推进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二期工程,以基地为核心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推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渔港经济区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现代海洋冷链物流“雁阵形”产业集群,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抢抓军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和预制菜等发展机遇,在细分市场中制胜新赛道。

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文旅康养产业,聚焦串点成线、联动抱团发展,构建覆盖全季、全域、全龄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实施那香海景区提升、省港口疗养基地等25个重点文旅项目,打造中国北方滨海全季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现代物流产业,聚焦发挥高铁辐射作用,推动春汇高铁物流园、正合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争取中商恒润、京东物流等项目落地实施。集聚沙窝岛海产品冷链物流园、齐东海通智能标准化冷链物流等优势项目,构建现代海洋冷链物流全产业链体系。

(二)在稳经济扩内需上走在前,助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开新局。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纵深推进“十大扩需求”行动,把项目招引服务、投资扩能,作为推进扩内需、稳增长的压舱石,有效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

聚焦项目谋划,提升项目储备水平。按照“1+6”重点项目推进体系,抓好178个、年度计划投资232 亿元的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莱荣高铁、“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高温气冷堆等16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项目。围绕“5+2”七大产业链、海洋经济和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青啤15万千升智能化生产、沙窝岛海产品冷链物流园、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等68个工业投资、海洋产业和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围绕精致城市和乡村振兴发展,推进那香海苏州外国语学校、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等38个城建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聚焦项目引进,提升招大引强水平。强化招商首位意识,叫响“向东向海向荣成”招商品牌。聚焦“5+2”七大产业链强链补链,每条产业链新引进培育2个5亿元以上大项目。以8个专业园区和优质临港地块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实施“揭榜式”盘活招商。积极发展日韩“城市合伙人”,围绕海洋食品、整船建造等领域深度合作。建立与央企国企、500强企业等优质客户合作关系,精准对接、策划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聚焦提振消费,提升精细服务水平。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举办海洋艺术节、天鹅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激发消费活力。策划开展“荣成好品”直播带货活动,加快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供应链基地等载体建设,创新消费模式,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20亿元。深入挖掘九龙城、幸福里和南山路等区域发展特色,打造为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等群体提供高质量消费服务的特色商业街区,推动消费能力持续恢复。

(三)在试点示范争取和重大事项推进上走在前,助力改革创新引领开新局。深入实施“十大创新”行动,找准改革着力点,打通制约经济稳定增长的痛点堵点,塑造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经济社会领域改革。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在成山、俚岛、崖西等镇开展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优化农村资源资产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运行企业一体化服务平台,打响“在荣成·荣易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通过国企领投、社会跟投新模式,提高国企运营效能。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争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稳妥推动人民医院、中医院、石岛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整建制划入医疗集团,依托心电、病理、影像、检验、消毒供应五大区域中心建设,与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持续推动创新示范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0家。依托国核示范电站山东省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和清华大学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基地等创新优势,实施“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打造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制高点。扎实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开放型经济体制、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路径,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争取要素保障市场化配置改革政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加快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健全撂荒地整治长效机制,抓好省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试点。

持续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深化“荣归故里”计划,形成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实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动态调整机制,力争发行债券15亿元以上。高效配置土地资源,抓好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保障项目用地1500亩,争取用地指标1100亩。持续开展政银企对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年内新增贷款余额50亿元以上。抓好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落地见效,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

(四)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走在前,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开新局。落实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省碳达峰“十大工程”落实落地,制订我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塑造“双碳”发展新优势。

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推动能源结构由“一核引领”向“多能并进”发展,与清华大学、华能集团、国家电投、上海电气等深度合作,争取华能核电北方院、核电总部、海上风电装备出海口和运维基地等项目落地。推动华能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正式商运,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获批并开工建设,“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年内完工。依托8处、16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分布式光伏建设面积逐步增加,年内达到50万平方米。成山储能电站正式建成投运。与海上风电、漂浮式光伏同步谋划氢能产、运、储、用产业链条。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山东省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办法》,以华能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年发电13亿度为契机,争取我市26万吨能耗指标纳入省能耗交易。实施成山集团轮胎先进制造综合节能减碳等项目,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发挥唐启升和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海洋可持续与碳中和(威海)研究院作用,增强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研发实力,推动碳汇扩增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制度,抓好海草床碳汇等16个试点项目建设,打造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荣成样本。

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严格落实“两高”行业监管,全面完成“四减四增”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大气、水、土壤保卫战。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降碳,空气质量在全省保持前列。抓好幸福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创建桑沟湾国家级美丽海湾。推进伯家岛等区域生态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加速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

(五)在城乡建设和内涵提升上走在前,助力精致城市和乡村振兴开新局。启动新一轮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中心城区突出抓好桑沟湾海岸带保护性开发,以蜊江港腹地和北大街等老城片区为核心,实施滨海公园、樱花湖、绿岛南湖等重点区域开发,打造“一带双核多节点”发展布局。石岛管理区坚持拥湾发展、两翼联动,融合发展五大涉海园区,打造“山海相拥、产城融合”湾区经济高质量增长极。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以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为轴线,串联发展核心景区,打造滨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北部隆起带。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整合龙眼港、石岛港等优质港口资源,推动实现优势互补、特色集群发展。实施31项城建重点工程,重点抓好蜊江港商务起步区、水上运动中心、滨海公园文旅配套等工程。实施三环、德平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楚祥北街等市政道路改造,完成老旧燃气管网升级改造50公里,更换天然气软管3.3万户,统筹推进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河道拓宽和防汛防涝排水改造,推动城市功能配套提档升级。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规划实施18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提级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创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支持石岛渔家风情样板片区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海牧蓝乡样板片区入选威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片区,加快打造伟德山乡村振兴产业带。启动实施7个省级、3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巩固提升272个省级清洁村庄创建成果,年内新增省级清洁村庄78个以上,覆盖率达到45%,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六)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上走在前,助力共同富裕发展开新局。落实国家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和威海市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走出具有荣成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加强完善社会保障能力。推进实施《荣成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建设3处嵌入式养老机构,规范暖心食堂运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抓好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每千人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8个。全民参保精准扩面,新增参保人员7000人以上,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610元提高到640元。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扩大“海螺姑娘”救助范围,创设“满天星”基金,不断拓宽社会救助渠道。

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创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6700人,扶持创业800人次。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加强重点人群就业促进,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推动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创设城乡公益岗3000个以上。

扎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实施第一实验幼儿园、蜊江中学等5所校舍改造工程。提升科学保教质量,争创国家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深化联盟化办学模式,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范例。推动三所高中“一体化”共建发展,打造优质高中群。增设3处职业教育教学实训基地、2处示范性学徒基地,新增1—2个校企合作冠名班。支持那香海苏州外国语学校特色发展。

持续增强医疗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眼耳鼻喉中心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6个项目,完成150处村卫生室设备换代升级。优化方舱医院运行机制,统筹高效有序抓好患者诊疗、医疗救治、药品保供、疫苗接种等工作。完成6个省市级临床重点和精品特色专科创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

协调发展各类社会事业。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统筹推进各类社会事业。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和人民防空、海防建设,依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退役军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打击走私、民族宗教、红十字、社会福利、公益慈善、仲裁、邮政通信、新闻出版广电、史志档案、地震气象、外事侨务、台港澳、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七)在守住守牢“一排底线”上走在前,助力社会治理提效开新局。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加强责任落实,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抓好公共安全责任落实。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科学处置能力和水平。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争创全省耕地保护激励县。

健全平安荣成建设机制。完善“一站式”矛盾调处体系,妥善处置民生诉求和信访问题,着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八抓20条”创新措施,压茬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强化各类矛盾排查治理。抓牢海上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涉渔“三无”渔船和非法越界捕捞,从严抓好外籍渔船监管、伏季休渔管理。聚焦道路运输、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各类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加大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问题矛盾化解力度,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做好全年的经济社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下,坚守初心使命,积极主动作为,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的现代化新荣成、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荣成实践”新篇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