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62770E/2023-00899
    • 发布单位:荣成市埠柳镇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3-02-13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埠柳镇2022年工作总结

时间:2023年02月13日 16:39 来源:荣成市埠柳镇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埠柳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现代农业为突破口,以四张清单为抓手,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和大兴学习研究之风活动强化执行力,全面促提升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2022年实现地方财政税收753万元完成全年税收任务。规上企业总产值4718万元,实际利用内资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1511万元,外贸进出口5200万元。2022年获“省级文明镇”荣誉称号,民生诉求满意率全市第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全市第一、市政府政务督查考核全市第一。

一、谋发展、求突破,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一是推动东之海二期扩建项目建成投产。投资3000万元新建车间6200平方米,7月下旬正式投产,实现5条生产线,增加年产值2000万元、外贸进出口3000万元。二是推动望山雅居民宿项目落地投产。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11亩的精品民宿项目,建设10处民宿、1处特色餐厅、200平米特色农产品展示厅,10月底投入运营。三是实施废弃低效园地整治项目。投资7000余万元,分两期对5个村实施废弃低效园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1621亩,新增耕地1200亩,配套建设水利管道16696米、衬砌河道3518米、规划道路40216米、修建石坎7693米,目前工程已完成63.5%。四是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成功引进济南京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我镇注册成立荣成隆康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实施隆康宝生物科技产业项目,目前企业已进行试生产;与威海荣健堂中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全力打造集无花果种植采摘、精深加工、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兴农禾启农业项目,目前已流转300亩无花果园,计划明年规划建设5000平方米的无花果加工厂。

(二)精准实施招商引资。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大力实施荣归故里计划,建立了46人的埠柳在外能人台账,实行“1+1+1”联络机制,即1名在外能人有1名班子成员和1名村支部书记负责日常联络,通过外出拜访、节假日走访、发放致在外能人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感情沟通,广泛搜集招商信息。目前正在积极对接鸿旭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宇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应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围绕休闲农业、文旅康养、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环保等进行招商洽谈。

)用心用情助企纾困。强化对辖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走访力度,累计走访东之海紫藤苑韩一食品等重点企业110余家次,对标需求开展精准服务,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和上门服务常态化帮助企业做好大货车备案、企业员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应急演练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配合做好食品经营单位分级包保工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二、抓统筹、促融合,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一)大力发展甘薯产业。立足镇域农业发展实际,综合分析小麦、玉米、甘薯收益,确定了大力发展甘薯“全链条”产业的思路,组织18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2家甘薯加工销售企业,整合农机、金融、保险等资源,成立薯乡农业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实施“一领四动发展战略构建了从育苗、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品牌于一体的全链条运营模式,全镇甘薯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产值突破2300多万元,实现甘薯产业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同步建设占地面积80亩的甘薯产业党建共富联盟育苗扩繁基地,其中包括现代脱毒育苗大棚30亩、扩繁基地50亩,新建28个春暖式育苗大棚,全面提高全镇薯苗品质,有效解决品种老化、病虫害多、产量低等问题。

(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依托紫藤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动建设标准化冷藏室、烘干室、包装室,紫藤苑完成甘薯加工车间加工设备及晾晒车间升级改造,通过食品SC认证,完成1200米分拣车间建设和网红直播间建设,目前企业年加工能力约300吨。新引进荣成隆康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荣健堂中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无花果、甘薯精深加工企业,既解决了存储问题,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与鲁东大学、潍坊客商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流转1000亩土地,建设集育苗、扩繁、种植、加工、存储于一体的现代甘薯产业示范方。

(三)打造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改造升级云腾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建设物料存储、电商交易、网络直播、精深加工、冷冻存储、烘干服务、物流配送、分拣包装8个功能区实现从农产品分拣、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运作,利用淘宝电商、网红带货、抖音直播进行线上线下销售。组织企业、大户与商超对接,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实现年销售甘薯50万斤、无花果100万斤,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

三、强根基、绘底色,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一)精致小镇建设纵深推进。一是深化镇容环境整治。制定镇域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精致小镇建设,修补镇区绿化带1500米,修复驻地公路路面和破损沿石约800平方米,粉刷驻地房屋外墙立面1200平方米,对沿街23块破损广告进行清理更换。针对S301道路两侧楼宇外立面不洁、小区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联合城管中队,深入走访政府北平房、政府东小区、家家悦小区、农机小区等小区业主,帮助完成整改41处问题。二是优化人居环境。2022年累计清理50个楼道及卫生死角,对老旧小区重点部位乱堆放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镇城建办联合城管执法中队开展辖区内联合执法检查,对S301、凤山路沿街商铺进行督导检查,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情况及时督导整改。三是加强垃圾分类督导。完成镇区3个垃圾分类房建设,配备分类垃圾桶,在全镇8家集中餐饮单位开展厨余垃圾分类和收集工作,撤除镇区路边公共部位垃圾桶60个,配备流动垃圾分类收集车1辆、工作人员2人,每天两次对沿街商铺进行集中收集清运。

(二)河湖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开展涉河湖建设项目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摸排埠柳河、白龙河、沙楼河、星日河、石家河5条河流周边涉河湖违建项目67处,辖区水库周边违建项目31处。组织人员、车辆对白龙河2000平米的水葫芦进行清理,对白龙河上埠头段进行清淤。聘请第三方公司完成了对辖区5条河流和14座水库塘坝的“一河(湖)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全年镇河长办发动全镇各村出动人员车辆集中开展清理河道垃圾、水环境清洁志愿活动,对河岸种植的农作物、违建,河道树木等河湖“四乱”问题和行洪隐患进行了排查和清理。

(三)环保工作持续优化。今年以来,按照区、市环保部门要求,重点做好非法企业危险废物摸排、扬尘污染集中整治、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工作,聘请威海正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我镇第三方环保管家,对11家企业的环保工作进行检查,跟踪做好问题整改。同时,将省、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纳入台账,动态销号管理,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扎实做好生态环保诉求件办理,全年自办、协办环保诉求件共11件,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抓民生、强保障,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一)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行动。完成老旧小区套院墙400米、安装小区大门13个、安装监控摄像头30个、完成物业进驻等工作,将29中小区、政府北平房、政府东小区、家家悦小区、农机小区5个小区纳入物业管理范围。组织供电供水部门对小区居民基本设施进行维修,开始安装管道液化气,逐步提升小区设施改造。聘请2名老旧小区管理员,每天对小区环境卫生、绿化、楼道卫生、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巡视。

(二)实施水利移民项目和农村饮水工程。全力做好总投资32万的虎台村养老服务移民项目,目前一期房屋修缮、内室装修已完成;争取总投资200万元的凤头村美丽移民村项目,新建占地1000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一处,整修村路敷设沥青5000平方米,目前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正在加快施工。实施杜家自来水改造工程,目前施工已基本完成。定时抽查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情况,共抽查19个村,督导整改问题21处,确保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三)实施住房保障和精致农家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危房改造、清洁取暖和燃气安全检查,今年以来共改造低收入群体危房8处,督导2家中标公司完成1057户清洁取暖安装,对我镇26家经营性餐饮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共整改问题28处。全年共创建“精致农家·美丽庭院”精品户88户、示范户219户,镇妇联不定期入户走访督导创建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全年共检查110户,覆盖16个村。

(四)实施关心关爱妇女儿童行动。依托重要节日,联合埠柳中心卫生院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集市健康义诊,做好妇女“两癌”救助工作,2022年共筛查237人。六一儿童节期间,积极开展“虹桥手拉手”社会妈妈活动,社会捐助资金4万余元,共资助贫困学生21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镇青工委每月2次组织机关团员、志愿者、村“两委”走访上疃、汉章泊2名“希望小屋”受助儿童,及时沟通关怀,切实做好“希望小屋”工程后半篇文章。

五、抓信用,强化解,基层治理见实见效

(一)着力构建“党建+团建+信用+网格+民调”五位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暖心食堂、镇级党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阵地作用,发动党员群众、团员青年共建共治共享,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820余场次,参与群众4600余人,目前37个村全部拥有2个以上信用场景,依托信用场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镇团委推出“四季花开·青春同行”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全年开展青年志愿活动40余场次,服务对象2000余人,在全市“青力青为 共治共享”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一等奖。

(二)着力化解矛盾风险隐患。整合信访办、民生诉求办、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司法所、群众接待中心、民事调解中心,构建“三办一所两中心”的综合群众服务中心。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民情恳谈日”“到户工作法”工作机制,实行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和矛盾隐患排查,共摸排矛盾风险隐患点69个,全部纳入台账管理,确保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在基层、化解在一线,全年未发生到省进京访。

(三)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聚焦民生诉求化解,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实行“一二三”民生诉求工作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和源头预防,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流转土地拖欠租金等较大矛盾隐患,提前介入,主动研判,强化初信初访化解,避免矛盾升级和人员上行,经验做法多次被上级刊发,全年群众满意度为93.4%,位居全市第一。

六、强核心、固堡垒,党建引领全面发力

压紧压实党建责任,树牢政治方向。年初研究谋划2022年全镇党建工作,详细制定《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将村集体经济增收、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56项指标列入其中。坚持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解决村级带头人队伍、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问题6条。全年召开村庄建制调整会议5次,强化村情研判分析,顺利完成建制调整。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开展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决议40余次,全力掌握精神实质、促进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

(二)抓好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细化农村干部考核办法,全年下发农村工作提示和通报共计118次,召开农村工作例会12次。全年发展党员19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31名、农村年轻后备力量118名,育强村级“生力军”。全力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工作,针对3个软弱涣散村,分别成立3个整顿工作小组并制定方案,10月份已全部完成销号。从严从速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对问题较多的村,安排班子成员挂包,精准开展帮扶工作,通过撂荒地整治、集体增收等工作,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在最短时间内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创新党建共富联盟,促进强村富民。镇党委牵头组织18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甘薯育苗、加工、销售、农机等各方资源,成立甘薯产业共富党建联盟,建立完善联席会议、技术指导等运转机制,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施“党建引领,政策驱动、村企联动、先锋带动、品牌促动”的“一领四动”战略,解决了农户、村集体、企业单打独斗闯市场的难题,实现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强村富民的目标。党建联盟成员种植甘薯2500多亩,亩均净收益达到2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

(四)强化作风建设,推动工作争先创优。一是持续开展大兴学习研究之风活动,制定比学赶超和互比互学方案,分专题、分批次组织辖区村居、企业负责人,赴环翠区、经区和青岛即墨、莱西、黄岛等地观摩学习10余次,营造了“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学、部门科室联动学”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机关学习考评制度,建立“固定学习日”制度,每周星期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统一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招商引资、公文写作等内容,学习情况纳入机关年终考评,推动学习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三是优化干部培养体系,推行“传、帮、带”学习模式,1名班子成员和1名老机关干部与1名青年干部结对,通过思想上面对面传、工作上手把手帮、作风上心贴心带的工作方式,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七、防风险、守底线,社会稳定持续向好

(一)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始终紧绷防疫之弦,面对多轮疫情影响,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上级部署,加快理顺实战指挥体系,制定应急方案,打造平战快速转换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一是守牢疫情防线。在今年0307”、“0531”、“1103”等疫情发生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镇村党员干部全部到岗到位,高效完成多轮人员转运、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疫情防控应急任务,常态化做好人员排查随访、婚宴摸排报备、返荣学生接返等工作。二是强化重点人员管控。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数据核查、人员纳管、后期管控做到“快、准、实”,居家管控落实“五包一”制度,无漏查失管情况发生。三是压实疫情防控责任。镇纪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安监办联合成立督导检查小组,安排16名班子成员和41名机关干部分别分包28家企业和166家沿街商铺超市快递,构筑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确保便民高效,多措并举提升新冠疫苗接种率。

(二)狠抓辖区安全生产。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导辖区10家企业制定主体责任清单,做好安全隐患自查自纠。组织各村张贴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贴纸,区域内非集中供暖户数7320户,发放明白纸15600张、安装CO报警仪16个。组织开展企业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分行业进行消防工作大排查、大整治,排查43家次,发现隐患21处,大杂院发现问题2处,均已整改完毕。深入开展安全执法大检查,督导企业对安全生产大诊断反馈的剩余160个问题进行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组织10家九小场所对检查反馈的29个隐患问题完成整改,实现了隐患动态清零。按照“一船一档”落实班子成员包保渔船责任,摸排化解风险,消除风险隐患,抓实抓牢海上安全生产、海上疫情防控等工作。

(三)提升森林防灭火和防汛应急能力。一是加强防火硬件设施建设。投资80多万元建成森林防灭火指挥中心和物资装备库,新上6吨消防车一辆,新建14个防火房,建立了25人的专职森防队员和17人的瞭望员队伍,购置了背负式高压森林消防水泵、森林消防水带、个人装备25套,新建高点瞭望房3个、进山路卡口检查房12个,修建东石榴耩防火通道800米,维修防火通道10公里。二是提升巡逻值守能力。实行“四守两巡工作机制”,包括26个防火房值守、路口值守、墓地值守、夜间值守和人工巡逻、电子巡逻。建立四本防火工作台账,包括死亡人员信息台账、包山户信息台账、进山作业人员信息台账和精神智障人员信息台账,对照四本台账,每天分区域对各村墓地、祭祀、包山户等重点人员进行检查。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村村响广播、各村微信群、签订防火承诺书(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在穿山公路、进山路口、301沿线、林区附近村庄等安装防火道旗和警示牌等600多个,定期开展防火宣传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实现辖区防火宣传全覆盖。四是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森防队员进行培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对所有进入林区的道路、防火通道、蓄水池等,制作详细防火地形图。每月开展一次防火应急演练,组织森防队员、村支部书记、机关干部参加,切实提高复杂情况下灭火能力。五是加强防汛能力建设。争取防汛资金150万元,实施了5条、总长3.5公里、面积11000平方米的防汛路硬化。组织各村书记对12座小型水库进行常态化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全年开展防汛、防山洪宣传5次,实施全镇防汛应急演练和防山洪应急演练各1次,提高了干部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与交警六中队密切配合,全年开展交通安全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居、进企业的宣讲活动6次。完成了埠柳西公交站厅搬迁、学燕线遮挡视线树木清理、港崖线遮挡视线树木清理、学燕线虎台段维修增设护栏、杭上至东下庄段增设护栏、301省道长坡路段增设警示灯等10余处隐患整改工作。完成690辆农村三轮车的建档工作,确保对每辆车实现建档挂牌,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农村三轮车安全出行,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