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威海最大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威海市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化、绿色发展,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守护绿水青山。
打开城市大脑统一物联网管理平台和统一地理信息平台的生态环境专区,全市1000多个国控、省控及市级空气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和主要污染源运行情况,实时更新、一目了然。
威海市大数据中心网络科副科长王璐介绍,对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多维度展示,用不同颜色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每个点位都可以感知详细空气质量指标,具体指标也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在对主要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基础上,威海市还将中小型排污企业的生产设备、排污治污设备纳入监管范围,搭建起排污企业用电监管平台,对企业生产设备用电和排污设备用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
威海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污染源监控科科长江伟说,监管排污企业695家,监控用电的生产设施3800多台、治污设施1700多台。当企业未及时开启治污设施,用电监管平台第一时间向企业发送预警,提醒企业及时开启治污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对正常运行的企业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进行精准执法,精准打击。
今年以来,威海市累计产生治污设施用电量异常报警1889次,通过用电监管平台实施非现场执法1480多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50多个。同时,主城区搭载移动走航监测设备的157台公交车和出租车,也成为活跃在大气污染防治第一线的“侦察兵”,车辆行驶中就能实时动态采集城区空气质量数据,快速绘制城市道路污染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