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近期省里组织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工作,请介绍一下,我们发改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答:今年以来,我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成立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建立四张清单,制定了“1%2B5”行动计划和台账推进体系,深入推进166项上级任务落实台账,以及8个重大事项、5...

访谈时间:2023年12月28日

主题嘉宾:党组成员 副局长郭晓宇

访谈内容

荣成市发展和改革局在线回答问题


问: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近期省里组织开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工作,请介绍一下,我们发改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以来,我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成立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建立四张清单,制定了“1+5”行动计划和台账推进体系,深入推进166项上级任务落实台账,以及8个重大事项、54个重点指标、8个试点示范事项和23个创新性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时效化抓推进抓落实,以此作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抓手和具体指南。11月30日,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首批试点名单,我市入选全省25家创新引领型综合区域性试点单位(威海市唯一),百合生物入选试点企业。

我市试点总的思路是,以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导向,抢抓战略发展窗口期,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走在前,开新局”为目标定位,锚定建设“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着力构建一产二产三产融合提升的深蓝产业体系、探索生产生活生态协同推进的零碳发展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全面发力的精致城市样板、争创共建共治共享一体联动的幸福生活范例。确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升级版”、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际能谷”、加快制造业特色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试点、持续创新要素保障新模式等试点任务。争取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5+2”七大产业链和8个专业园区塑成发展新优势;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升,海洋强市创出新路径新模式;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

问: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在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介绍一下今年发改局在项目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作为重点项目综合协调部门,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抓经济”的工作导向,进一步优化项目调度机制,立足我市资源基础,聚焦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成长型产业,以链式思维筑牢经济发展底盘,通过企业固链、项目补链、招商延链、科技强链、服务稳链、政策助链等六项行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在服务项目过程中,一方面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密项目调度频次,形成“半月调度、月底验收”模式,直达项目建设一线,了解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充分调度责任单位项目建设积极性,通过调研督导、定期公示、晒成绩单、亮排行榜等项目推进机制和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另一方面,加强与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素保障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要素保障联动机制,发挥好“店小二”精神,帮助企业加快各项前期手续办理,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土地、用电等要素保障困难问题。同时,我们还依托山东省投资在线监管平台以及上级举办的推介活动,对有需求的项目及时进行推介,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切实帮助解决融资难题,不定期开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REITs等政策培训会议,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盘活存量资产、发行REITs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建立线上项目沟通平台,更加便捷地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协调解决正合仓储物流、青啤智能化生产、京能共享储能等12个项目建设中堵点、难点,实现服务差异化。

问: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开展明年重点产业项目谋划工作,请介绍一下,我们在明年的重点项目储备申报、定位和谋划思路上,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

答:重点产业项目与省市县级重点项目关联程度较高,通过重点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能够带动省市县重点项目质量的提升,从而发挥项目对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2024年,市发改局总结前期工作经验,进一步创新重点产业项目谋划的工作思路,将拟纳入省市县重点项目盘子,基本确定在上半年开工、纳统的较大规模项目作为实施类项目主抓推进,对部分已签约落地、手续不完善、上半年无法开工、纳统,但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需继续培育、关注的项目作为准备类项目主抓落地,保证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库常态化更新,将全市重点产业项目作为省市县重点项目的培养皿、助推器,项目达标后及时纳入省市县重点项目库,目前2024年产业项目库仍在动态更新。

今年,我们还高度重视绿色低碳领域项目的申报,聚焦重点产业类、基础设施类、社会民生类、平台支撑类等领域,筛选符合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及国家和省、市相关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的项目,争取我市更多的项目列入省级大盘子。

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威海市印发了《新一轮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方案》,充分调度企业积极性,请问我市在助力企业冲击新目标方面作了哪些工作,目前的进展如何?

答:2022年,威海市印发了《威海市新一轮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方案》,决定自2022年—2024年开展新一轮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我市也制定了《荣成市新一轮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计划》。

主要从三方面助力企业冲击新目标:

一是广泛发动筛选。围绕“十强”产业、七大产业链,对有实力、有意愿参加冲击新目标行动的企业进行调研摸底,遴选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内生动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19家企业参与冲击新目标行动,并指导企业编制年度行动计划,推动各项举措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二是实行分类培育。聚力突破百亿元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过200亿级企业1家、100亿级企业1家;聚力做大做强重点企业,培育10亿-50亿级企业17家左右,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培育,促进骨干企业做强主业、做大规模,带动中小企业对标跨越发展。

三是落实扶持政策。按照《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促进企业扩张激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新一轮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方案的通知》政策执行,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冲击新目标重点企业和“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具体如下:对基期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含)以上的企业,培育期内每跨越一个百亿台阶,奖励1000万元;对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含)的工业企业,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励;对培育期内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50亿元且年增速不低于5%的企业,分别按照不高于冲击层次1‰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营业收入连续2年实现正增长且当年增速高于冲击新目标企业和“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平均增速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我市在威海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符合上述第四条政策并且年度纳税总额增幅不低于10%,制造业营收占比超过50%的达标企业,给予荣成市级奖励资金配套扶持,按不超过威海市级奖励标准的20%给予超额奖励,荣成市级奖励资金不超过企业对荣成市级的税收贡献。

问:我市去年入选了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请介绍一下我市在基地建设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企业争取了哪些政策。

答: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将威海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列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级基地建设名单。我市借助这一机遇,抓实抓细抓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各项工作,依托荣成石岛冷链物流产业园,按照“主体示范、全链共享、集群共建”的步骤,打造产地生产服务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产业“延链”“补链”,整合发展“冷链物流+海洋生物精深制品加工”、“冷链物流+海洋工程装备”、“冷链物流+远洋渔业”,加速布局预制菜产业,积极培育创新平台,加大技术人才支撑,探索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集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络通道的重要节点,打造海产品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的桥头堡。

市级层面,强化组织领导,发改局牵头成立了推进工作专班,拟定《荣成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专班实施方案》《荣成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方案》,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定期梳理总结基地建设运营情况,确保重点任务顺利实施,带动全市相关产业集群全面发展;打造平台优势,发改局会同我市现代物流产业链专班共同发起成立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荣成冷链分会,推荐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入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荣成冷链分会,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已有30家企业入会,其中基地内企业18家。

争取政策方面,按照龙头带动、业务互补、整链推进的原则,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三家运营主体企业的在建项目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基地建设运营主体企业先导作用,保障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运营成功推进。建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大项目库。初步确定13个基地内重大项目,总投资30亿元,对基地内在建项目优先推荐争取上级扶持,山东亿嘉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亿嘉冷链物流项目获批2023年度省惠民流通项目资金240万元,齐东海通智能标准化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建设项目获批经贸领域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880万元。

问:积极探索符合荣成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路径,请问今年市发改局在平台建设方面都作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我局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领域,通过政策引导、梯次培育,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平台层面,推荐达因制药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山东省7家入选企业之一、威海市唯一1家;组织浦林成山、好当家集团2家企业参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评价,排名居全省前列。在省级平台层面,名骏房车、宇翔实业2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过审数量居威海第一;我市第一批6家(分别是泰祥、达因、好当家、百合生物、海之宝、长青科技)、第二批3家(分别是浦林成山、康派斯、华东锻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均通过省发改委确认,纳入新序列管理,过审数量同样居威海第一;在市级平台层面,组织中船线缆、大兴电机、恒力电机、恒鑫动力等4家企业参加市级平台申报,组织石岛集团、赤山集团、有研稀土、黄海离合器等 28家企业参加市级平台评价。

问:青荣城际铁路的开通,将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请介绍一下市民比较关心的莱荣高铁运行情况。

答:莱荣高铁项目是2020年省级重大项目,是威海市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项目。该线路西接青荣城际铁路莱西北站,止于青荣城际铁路荣成站,共设莱西北站、乳山南站、威海南海站、文登南站、荣成站等7站,全长192.814km,预计总投资约297亿元。其中,荣成段长16.286公里,自西向东经大疃、滕家、崂山、城西等镇街。另外,在荣成建设动车存车场,规划12条存车线,目前已建成2线整备库和6条存车线,预留4条存车线,占地286亩左右,预计投资5.8亿元。工程于2020年12月份开工,2023年6月25日通过静态验收,10月底完成联调联试,12月8日正式通车。

莱荣高铁的开通,实现半岛1小时,全省2小时,与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4小时快速交通圈,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而且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拉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问:新能源产业有着低污染、清洁高效的优势,也慢慢成为世界未来的动力发展大趋势,风能、光伏等等都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市新能源产业体系的谋划布局情况。

答:今年以来,荣成市围绕“核、风、光、储”四个能源点,健全完善“一核引领、多能并进”能源体系,把核电装备与新能源这一产业链列为“5+2”现代产业体系之一重点发展。

一是一核引领,核电装备产业异军突起。荣成以华能、国核和清华核研基地3家“链主”单位为核心,发挥清华大学、两核及核电建设总承包商等单位资源禀赋和人脉优势,坚持项目招引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跟踪先进核电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领域,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集科技研发、核电生产、核能利用、装备制造等于一体核电装备基地。举办了“能聚荣成 共创未来”核电装备与新能源产业推介大会。石岛湾核电厂址规划建设7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20万千瓦,是全球唯一集三代、四代核电机组于一体的核电厂址。目前华能高温气冷堆已并网发电,并正式商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2台机组分别计划于2024年6月、2025年3月建成投运;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二是多能并进,新能源产业百花齐放。新能源在荣成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日趋提高。风能领域,建成7处陆上风电场,装机容量达43.275万千瓦。光能领域,已建成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11.9万千瓦,按照省规划,将在荣成附近海域建设风光同场的漂浮式海上光伏,为荣成市拓展风电和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生物质能领域,已建成装机容量6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储能领域,与京能集团展开合作,在成山镇建设一处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目前全市累计投入使用电力装机总量97.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81.2万千瓦,装机占比达到83%。

问:为保障新能源产业链条发展,我市在抢占新能源发展方面,都提供了哪些保障措施。

答:荣成市成立新能源产业链工作专班,政府领导任链长,相关部门及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按照“月汇报、季调度、半年总结”的推进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重点研判现有项目推进、招商活动开展、链条问题解决等情况,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产业链发展,形成推进产业链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能抢占新能源发展机遇,荣成市出台了《核电装备与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方案》着眼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确立了新能源“多能共存、多能并进”的发展方向,坚持“增链补链、强链固链、延链扩链”的工作思路,依托新能源项目建设,引进产业链上游的材料、装备制造,延伸下游的电力运维、利用和储能等产业,着力打通整个产业链条。

为提高项目的承载能力,荣成市还规划了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伯家岛新能源产业园。核能利用国际创新示范园紧邻石岛湾核电厂,主要致力于打造集核能技术、核能装备、材料研发、核电服务、成果转化、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核能技术科研基地,发展核级密封、核级阀门、风机、压力容器等核电装备产业。伯家岛新能源产业园,占地2585亩,主要致力于发展氢能储能项目、新能源装备制造与转运基地、冷链仓储物流等。下步,我们将按照“核能引领、多能衍生”的产业定位,全力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问: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确定的重大战略,荣成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请介绍一下,我市获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试点工作以来,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以推动碳汇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今年,编制并印发了《荣成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碳达峰“八大工程”,以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契机,探索碳汇经济转换路径。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实施规划。2023年1月我市编制并印发了《荣成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建立30项重点项目清单及74项任务台账,细化试点内容、推进举措、实施时序和保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推进试点工作。

二是开展GEP核算工作,摸清生态产品“家底”。根据荣成市特点,构建独具特色的GEP核算体系,制定了《荣成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及《荣成市GEP统计报表制度》,确定将全市生态产品分为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生态文化服务3个大类、16个二级类。GEP核算可为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方面的主导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三是加快绿色金融创新,碳汇价值多元转化探索。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蓝碳企业的服务力度,推广“海洋碳汇贷”、“林业碳汇贷”、“绿色科技贷”、“碳达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为国核示范电站、寻山集团、鑫发渔业等企业发放绿色信贷56.2亿元,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85亿元。

问: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创新推出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请介绍一下各项金融工具的申报条件等方面的政策。

答: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国家发改委自2022年9月启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备选项目申报,主要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行业领域信息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等18个重点领域,申报项目要求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立项并具备相关建设条件,在申报年度能够开工建设或有资金支付需求,形成实物工作量。

为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今年从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进一步延伸到科技型企业项目,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申报。目前 25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总投资1089亿元,贷款总需求468亿元,已推送至金融机构开展信贷合作。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上级部署,常态化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和科技型企业项目申报和推送,着力解决银行端和企业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打通“银行找项目”“企业找贷款”之间梗阻。

问:威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依托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3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建设,从公共空间优化改造、社会服务优化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升级三个层次发力创新,着力探索以人为本、全龄友好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请介绍一下荣成市在全龄友好推进过程中都作了哪些工作。

答:“全龄友好”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环境、空间载体、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全域统筹规划,聚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前期我们会同团市委、妇联、教体、民政、卫健等25个部门研究制定了《荣成市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为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了我市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引领、推动消费扩容,以及教育、文化、医疗等12个方面展开,提出了36项任务指标。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明确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重点任务等措施,推动按时完成关键节点发展目标。下步,荣成市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上纵向沟通,做好部门间横向协调,加强督导调度,推动各项决策部署、重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