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优化营商环境>营商速递

【包容普惠创新】全环境立德树人播展

时间:2023年12月16日 22:09 来源: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浏览次数:

近日,威海市教育局公布了全环境立德树人品牌项目、优秀案例、特色活动和美德教育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我市共有4个美德教育优秀案例、5个品牌项目、6个优秀案例和7个特色活动入选!

本期“全环境立德树人成果展”专栏将介绍我市入选的7个“威海市全环境立德树人特色活动”。

一、市级层面

1.“荣老师”志愿服务让慈善与公益成为最美的教育

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荣成教育系统自发形成了一批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广泛开展了帮扶孤寡老人、礼让斑马线、清扫社区卫生等一批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9月,市教体局立足于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理顺了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荣老师”志愿服务总队,各个学校成立了分队。

近年来,“荣老师”志愿服务团队始终秉承“让慈善与公益成为最美的教育”这一宗旨,立足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了“心灵绿洲”心理健康辅导、“领读者”阅读成长、“家庭教育”百名讲师团、“绿色守护”防溺水教师志愿等具有教师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助力精致城市、幸福城市、和谐城市的发展中,荣成教育的“一抹红”成就了一道道独特的靓丽风景。2022年度“荣老师”志愿服务团队被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3年教师节期间,齐鲁晚报、山东省教育厅官网、中国教育报先后对“荣老师”志愿服务总队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2.探索家庭教育流动读书会,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样态”

市教体局以家长读书特色活动为切入点,引领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营造在阅读中收获、在阅读中成长的和谐家庭育人环境,传承良好家风,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样态”。

从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段选拔1名市级“领读者”,以爱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儿童品格教育为重点内容,在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的领读学习中有效提升了父母自身家庭教育素养。2023年,家庭教育流动读书会共在四个学段20多所学校、10多个镇街社区开展了近40次现场活动,参加活动的家长人数达1200余人次,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学校层面

3.中医药文化视域下,跨学科学习活动的研究

市实验中学秉承 “五育并举” 的教育理念,以 “ 中医药文化”为载体,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新样态。 通过顶层规划引领,架构“田园阡陌”中医药跨学科课程体系,探索“联动化”跨学科课程实践模式,构建多维、多样、多元的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创新实施机制,依托中医药种植、中医药创意加工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开展实践体验,实施基地操作、实验探究、物化创意、主题活动四类课程,成立中医药实践、研究探索、传承兴趣小组,强化专业机构、家庭、社区多方联动。

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劳动能力、健康意识明显增强,相关成果获基础教育成果、科研成果奖,多个案例获国家级一等奖,案例实施视频资源包被国、省平台推广学习,相关做法被央视、省台报道,育人成果广受关注。

4.诚信教育体系,助力学生德育建设

市蜊江中学探索“信用+惩戒+志愿”的学生信用体系建设,为学生构建“班级-校级-家庭-社会”四大类信用考核数据收集渠道,把学生的日常言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列入信用考核体系,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以诚信建设带动德育建设,促进学生在遵规守纪、热爱学习、孝老爱心、热心公益等方面的全面进步与提升。对失信学生,通过开班学习、义务劳动等多种形式给予他们修复信用的途径,而诚信表现优异的学生则可以在学校开设的信用商店中以分易物,在评优选模、培养学生干部和学优生、发展团员等关键工作中,学生信用考核也作为一个门槛或重要考量。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珍惜信用、自觉维护信用的良好品德。

5.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荣成市蜊江小学“成长五站”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市蜊江小学按照“从自我走向社会、从现在走向未来、从蜊小走向世界”的主题思想,聚焦核心素养,建构了印象中国·自在荣成、中国风·民族情、“一带一路”看世界、成长向未来、同住地球村“成长五站”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每一站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建构了“一个学期的主题探究活动,一个节目的全员展示,一次场馆的设计与体验,一次全员参与的评价”“四个一”的活动模式。

“成长五站”活动实现了全员全情投入,实现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通过课程、活动、实践、文化、管理和家校协同六个方面实现了立德树人。目前,五站活动己全部成功开展,获得了极具价值的育人成果和实践经验。学校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实践研究,为成长学子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文化底蕴。

6.植根乡土 情系家国,荣成市实验小学举办“有一种美叫荣成”系列活动

市实验小学围绕“乡韵:有一种美叫荣成”这一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有一种美全学科课程展”“荣成小镇大联欢”“寻访荣成实地研学”“传承家乡非遗文化”“寻觅家乡本草香”“寻找家乡的老物件”“打卡千里海疆”等系列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推进我市地方文化在当代青少年中的传播,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培育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回馈家乡”的良好品质,推动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7.行十里古乡,揽家乡风采,育家国情怀,荣成市第九中学全环境立德树人特色研学活动

自2020年起,市第九中学依托学校所在地宁津辖区一众古村落,设置了“走进东墩村观谷牧旧居”“走进北场村观甲子山”“走进渠格村观千年银杏”“走进东苏家观校外茶园”4处研学基地,开发了红色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主题教育、感恩主题教育等育人课程。在系列研学中,以“行”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在主题访谈、劳动体验、角色扮演等“揽”的形式中,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深化“大思政课”中的“育”,完善多维度的学生培养体系,培养了学生心系家国的理想与抱负,厚植家国情怀。连续三届特色研学活动的开展,构建出多维立体的全环境立德树人综合模式,累计400多名学生完成了各自“访谈手记”“记录感悟”“主题视频”等个体成果展示,育人效果明显。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