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
最近,一项发表于《柳叶刀•风湿病学》的研究发现:
2020年,全球骨关节炎患者数量猛增至5.95亿,30年间增幅高达132%。
到2050年,全球预计有近10亿人受骨关节炎困扰。
膝关节是其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4大因素影响关节使用寿命
01
身体变老软骨会磨损
骨关节炎是一种老化、磨损、退变性疾病。
原本,人体骨关节有软骨起保护和缓冲作用,避免骨关节间直接摩擦。每当关节改变角度,软骨间都会摩擦,导致关节软骨变薄。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磨光直至骨质外露。这时,骨关节间直接摩擦会导致疼痛和不适,引发骨关节炎。
02
肥胖是膝关节损耗重要原因
超重与膝关节炎高发有关。
与髋关节等其他承重的下肢关节相比,膝关节周围肌肉含量偏少,导致其稳定性差。
再加上膝关节本身活动幅度大,体重超标会使膝关节负重增加,加剧磨损,诱发膝关节炎。
03
运动不当让关节负伤
这在年轻人中更常见。
近年来,登山、长跑等高强度运动吸引很多人参与其中,足球、篮球等强对抗性运动更是深受年轻人喜爱。
如果运动时热身不足,姿势不正确,运动时间过长、频次过高,或者因强对抗撞击关节等,都会导致关节异常运动,进而引发关节炎。
这其中,膝、髋等负重较多的关节“最受伤”。
04
不良生活习惯让关节“着凉”
比如夏天过度吹冷气,下雨时出门不撑伞等。陈及非表示,人体关节处尤其是膝关节脂肪和肌肉较少,保温、防潮作用弱。
若长时间处于阴冷、潮湿环境,易引起局部血管收缩,使得关节腔内滑膜渗出,引发炎症,从而加重软骨磨损,加速退变。
从五个方面着手保护关节
01
把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控制体重应把握两点:一是理想体重计算,二是体脂率控制。
建议大家通过合理饮食加运动的方式,将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控制在18.5~23.9之间,减轻关节负重。
02
少做伤关节的动作
反复下蹲、站起对关节磨损最大,跪着擦地相当于膝部关节软骨直接压到地上,可能导致膝盖无法伸直,无法起身。
长时间伏案,易使肌肉僵硬,从而降低对骨骼的保护,应每隔30~40分钟进行简单的牵拉放松。
03
运动时学会“减伤”
登山、爬楼等会加重膝关节磨损,强度、频次不宜过高。
可多选择负重少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分散关节处的重量。运动前要先热身,避免关节、韧带、肌肉受损。
04
关节需要适度保暖
夏季空调温度不宜开得过低、时间过长;秋冬尽量少穿露出膝盖的裙子、短裤,必要时可佩戴护膝保暖。
同时也要防“过度保暖”,比如盲目使用护膝,箍紧膝部会阻碍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容易引发炎症。
05
尽量少穿高跟鞋
高跟鞋会让身体重心前移,增加膝关节压力,破坏关节软骨组织。
以下2类人需重点注意预防关节炎:
商场售货员、迎宾人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等,他们在工作时往往需长时间站立、跑动。
海鲜市场工作者等,他们常处于湿冷环境中。
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下蹲、爬楼梯时出现膝盖疼痛,需警惕是否与关节炎有关。
当下楼时不适感比上楼更明显,一般属于膝骨关节炎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