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织编制的《荣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目前已形成草案。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草案公示时间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30日,共30天。为了更加全面、真实、深入地了解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待,共同擦亮“自由呼吸 自在荣成”城市品牌,欢迎社会各界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公众意见建议可通过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提交(请在邮件名称或信封上标注“荣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联系人:王鹏飞
联系电话:0631—7595569
通讯地址:荣成市观海东路14号自然资源局
邮箱:rcgtkjgh@wh.shandong.cn
邮编:264300
荣成市自然资源局
2023年1月1日
关于《荣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解读
为便于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便于群众和各单位充分理解《荣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内容,现对该规划开展解读。
一、制定背景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要求,国家建立“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县行政辖区范围内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具体安排和部署,是开展各类保护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依据。为深入落实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威海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建立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推进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高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城市发展动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特此编制《荣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决策依据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及威海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科学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编制《规划》。
三、制定过程
荣成市自然资源局于2019年5月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开展现场调研,组织召开与相关部门和区、镇街座谈会,并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经过多次的咨询论证、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该规划草案。
四、制定意义
《规划》是荣成市未来十五年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活动的总依据,是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五、内容解读
我市规划编制在落实省厅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县级空间治理需求及自身特色,着重体现“五个强调”,即强调目标引领、强调底线约束、强调高质量发展、强调陆海统筹、强调编管结合,形成了具有荣成特色的规划编制模式。
(一)强调目标引领,形成“目标—策略—指标”的逻辑体系
落实《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山东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威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上位规划要求,立足荣成发展条件和在烟威都市区内的职能分工,明确城市定位为“胶东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绿色低碳产业基地、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名城”,将“魅力海洋城市,幸福精致荣成”作为远景发展目标,努力把荣成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活力城市、零碳城市、精致城市。
(二)强调底线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规划形成“一主两翼、三廊多点、七园四片、环海多湾”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三线”为基础,形成了全域规划分区,合理确定了主要用地用海结构。整合优化全市自然保护地,构建形成以2个自然保护区为基础、4个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湿地保护体系,明确湿地保护名录,严格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分区域分类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三)强调高质量发展,提升城乡空间品质
优化形成“1个主城、2个副城、3个重点镇、6个一般镇”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优化市域产业布局,沿海打造集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旅游业一体的综合发展带,重点突出八大产业园区和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加强东楮岛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并抓好12个国家级、13个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农业空间方面,加强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构建“数量、质量、布局、生态、景观”五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坚守耕地保有量目标,规划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454.2平方公里。结合村庄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将城镇开发边界之外的行政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等5种类型。
(四)强调陆海统筹,体现海洋城市特色
海洋保护方面,实施陆海统筹战略,形成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格局,科学划定了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49.53平方公里。产业发展方面,细化现代渔业、全域旅游、装备制造等链条。滨海旅游方面,全面塑造特色湾区,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活动空间。保护利用方面,保障现代渔业发展,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
(五)强调编管结合,建立“编管合一”规划实施机制
整合接入基础地理、现状、规划、管理以及相关资源信息等,动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形成可层层叠加、动态更新的二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同时,技术审查阶段实行“人审”变“机器审辅助审查”,提高审查效率。
六、政策解读人
荣成市自然资源局 王鹏飞
联系电话:0631-759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