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政策解读>领导干部解读

市海洋发展局在线回答问题

时间:2022年08月30日 09:35 来源: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问:请您向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海洋发展局的主要职能,好吗?

答:好的。市海洋发展局贯彻党中央关于海洋与渔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威海市委、荣成市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加强党对海洋与渔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能包含十个方面:

1.贯彻执行海洋与渔业方面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规范性文件,拟订海洋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协调海洋事务,拟订全市海洋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海洋资源高效利用规划。

3.负责海域使用和海岛保护利用管理。拟定全市海域使用和海岛保护利用政策和技术规范,监督管理海域海岛开发利用活动。

4.拟订全市渔业生产发展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监督管理渔业捕捞生产相关工作,指导水产健康养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洋牧场建设。

5.指导全市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发展工作。提出水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培育、保护和发展渔业品牌。

6.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海洋与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

7.负责组织开展对外海洋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按照规定承担多边对外交流合作和有关海洋公约、条约以及协定履约工作。

8.指导、监督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和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9.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发展研究和招商引资促进工作。

10.负责研究制定海洋产业发展人才支持政策,围绕海洋重 点领域和重大海洋工程的人才需求,加强高层次海洋人才开发引进。

问:渔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海洋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请樊局长介绍一下,上半年我市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答:2022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新冠疫情、海带减产等多重因素给渔业经济发展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海洋发展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发展和渔业管理各项工作。海带受灾后,积极组织养殖业户开展生产自救,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养殖业户扩养贝类、龙须菜等品种,稳定“南鲍北养”规模,全力减少产业损失(为打消南方鲍鱼养殖户担心海带受灾缺少鲍鱼饵料的顾虑,保护好下游鲍鱼产业,于3月份组织班子成员等有关人员,赴福建连江协商鲍鱼“南鲍北养”相关事宜,解答有关疑惑,提出解决方案,确保了“南鲍北养”顺利实施)。1-6月份,全市完成水产品产量71.5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47万吨,近海捕捞产量12.5万吨,远洋捕捞产量12万吨。

一是加强海洋经济突破发展统筹谋划。先后完成了《2022年海洋经济发展思路》《海域开发利用调研报告》《“黄金水道”开发利用调研报告》《海洋经济“荣成模式”再造》等10余份调研材料,其中“黄金水道”纳入威海市政府督办台账,政府办以《2022年海洋经济发展思路》为蓝本,出台《荣成市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意见》,我局提议的海域证、养殖证“双证同办”等事项均已启动实施,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迅速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工作。荣成渔业机械仪器创新研究院、沙窝岛远洋渔业培训中心、四玺高端水产养殖等6个项目通过商务部门认定,实际到账外资80万美元。中央补助资金2亿元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已于8月2日发布招标公告,计划10月底完成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按通知要求及时做好项目申报。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的石岛湾、朝阳港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今年休渔期,99艘鱿鱼专项捕捞渔船于8月1日准时开捕,其中新增拖网渔船指标20艘。8月15日11时40分所有作业渔船全部按期返回,完成鱿鱼产量1500多吨,报告总产值3300多万元,在作业时间同比2021年减少30%的情况下,鱿鱼产量增加14.5%。积极与蚂蚁集团、中华环保基金会等单位洽谈,依托桑沟湾大型藻类和楮岛海草床等产业基础,开展碳汇渔业合作,大力开拓“蓝碳经济”。今年以来,已培育移植鰻草3600万株,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上半年,完成2020年度油补资金涉及的收储流通、渔港经济区、联合育种、现代渔业园区等24个项目批复,利用上级财政资金6000万元。生态浮漂更新试点、省级海洋牧场建设、岸线修复及整治工程等27个项目顺利验收。今年以来,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5亿多元,居全市部门首位。

三是促推海洋生物食品与医药产业链做大做强。召开了“中国海洋生物产业名城”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推介大会,现场签约中国外运冷链物流基地、海藻健康产品研发、渔业机械仪器创新研究院等13个项目。产业链17个重点项目均按计划稳步推进,15个在谈项目中已落地6个(维尔塔宠物食品、博洋优品健康食品、讯展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纽崔维液体维生素项目、港泰海洋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方成鱼丸生产项目),海洋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问:远洋渔业是我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请唐局长简要介绍一下我市远洋渔业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方向及措施。

答:

目前,我市具有农业部远洋渔业资质企业19家,专业远洋渔船307艘,远洋渔业企业和渔船数量均占全国10%以上,远洋水产品产量、产值等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在软硬件上“双管齐下”,稳定现有远洋渔业企业和渔船数量,不断提升我市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海洋渔业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1.加快推进南极磷虾产业项目开发。全力争取各级扶持资金,协调组建科技支撑团队,推进“华祥9”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争取2023年底建成投产,抢占南极磷虾利用新高地,深度参与全球海洋资源开发和竞争。

2.发展金枪鱼精深加工,打造水产品加工新的增长极。水产品销售价格是吸引渔船靠泊的重要因素,而水产品加工基础与规模决定着水产品销售价格。疫情发生至今两年多的时间,公海金枪鱼延绳钓渔船的作业模式已基本稳定,大部分渔船的渔获物转载销售和船舶维修都转移到国内,运回国内的金枪鱼量将保持稳定且呈增长趋势。我们将争取上级制定出台土地和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建设超低温冷库进行补贴。鼓励我市海洋捕捞和加工企业建设超低温冷库,发展金枪鱼仓储与精深加工,进一步带动金枪鱼上下游产业发展,打造“荣成金枪鱼”又一特色品牌。 

3.建设国内首家远洋渔业人才培训中心,满足专业远洋船员需求。远洋渔业船员培训难、时间长等一直是困扰远洋渔业健康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破除这一瓶颈,我局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依托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国内首家远洋渔业人才培训中心,实现远洋船员招聘、培训、办证、派遣一条龙服务,为远洋渔船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努力拓宽船员来源渠道,稳妥推进外籍船员规范使用和培训管理”等有关规定,探索承接外籍船员在我市落地入境、登船及培训管理等相关业务,为招聘和使用外籍船员提供便利。

4.申请“中国鱿鱼之乡”称号,扩大荣成远洋渔业影响力。我市鱿鱼年捕捞量可达25-35万吨,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鱿鱼加工基地。目前,我们正积极向中国渔业协会申请“中国鱿鱼之乡”品牌称号,进一步巩固我市鱿鱼产业龙头地位。

5.申请渔业港口对外开放资质。7月份,我们积极为沙窝岛中心渔港争取了威海市第一个、山东省第二个渔业港口经营许可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申请渔港对外开放作业区,吸引国内外远洋渔船靠泊,促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对外开放作业区已于8月25日正式获批,沙窝岛中心渔港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批对外开放的渔港。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牧场是发展方向”,建设海洋牧场是目前渔业发展新趋势,我市理应利用好优势明显的海水增养殖基础和雄厚的海洋捕捞实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海洋优势,请问唐局长,我市目前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划和打算?

答:

围绕海洋牧场建设,我们将做好“四个提升”,全力打造全省海洋牧场聚集区。

1.在海洋牧场规模数量上再有新提升。按照“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高标准推动海洋牧场特色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全面加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培育工作,推进海洋牧场扩量提效,力争2024年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总数突破18家。

2.在海洋牧场规范运营上再有新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按照“投礁、放鱼、钓船、海岸、服务”五配套要求,统筹考虑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五大要素,推动现有海洋牧场提档升级、规范发展,探索具有荣成特色的海洋牧场发展道路。重点推动好当家打造以海参、海蜇立体生态养殖为特色的田园型海洋牧场;推动威海长青打造以浅海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为特色的增殖+养护型海洋牧场;推动西霞口、泓泰、楮岛、成山鸿源打造以休闲海钓、海上体验为特色的游钓型海洋牧场。

3.在海洋牧场品牌打造上再有新提升。一是以媒体宣传树品牌。与各级媒体加强合作,推动海洋牧场建设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全力塑造“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形象,打造全国海洋牧场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提升荣成休闲渔业品牌影响力。二是以特色亮点树品牌。按照全市海洋牧场布局特点和资源基础优势,开发特色海钓、休闲体验、海洋文化、教育科普等特色项目,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三是以渔家文化树品牌。依托海草房、大天鹅等特色资源,打造东楮岛、烟墩角最美渔村,举办好全国放鱼日、三渔文化节等活动,推进传统渔家文化和海洋牧场有机融合。四是以举办赛事树品牌。依托海洋牧场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完善海上休闲平台、游钓船只、餐饮食宿等配套设施,积极举办“渔夫垂钓”亲子游、国际海钓精英赛等赛事,提升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4.在海洋牧场安全监管上再有新提升。加强安全设施配备,督导海洋牧场经营单位配齐消防、救生等设施设备,确保配备齐全、即时可用;督导海洋牧场平台健全游客登离平台记录,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证游客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督导海洋牧场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平台安全。

问:9月1日开海在即,请毕大队长介绍一下,开海前海洋发展局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来保障渔船顺利出海作业?

答:

1.统筹做好开海前渔船物资补给工作。8月22日,根据威海市局下发的《关于规范渔船做好开捕前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由各渔业执法中队组织辖区渔船规范做好上网、加油、加冰、加水等物资补给,转港前严格落实转港审批制度,填报《转港补给渔船统计表》,安排专人汇总整理,确保所有渔船务必按照申请日期进行转港。转港渔船信息同步推送市海洋应急指挥中心,利用北斗平台等技防措施,加强渔船转港过程中船位实时监管,确保转港过程稳定有序。

2.强化渔船执法检查。与转港补给工作同步,渔船补给港所属中队在渔船转港后对渔船身份进行核查,渔船靠港补给过程中全面加强现场监管,维护渔港秩序,严防发生混乱或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各中队督导辖区渔船进出港口按规定严格做好进出港登记,大队督查科对进出港登记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渔船身份合法合规、安全适航。

3.加快推进“双北斗”安装。指定专人负责,会同北斗设备公司和各渔业执法中队,加快推进捕捞渔船新北斗和插卡式“AIS”安装,确保开海前全部安装到位,在保障渔船安全生产的同时,强化渔船全程管控。目前,全市捕捞渔船北斗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

4.全面推进规范用工合同签订。会同人社局制订《渔船用工合同》长工和短工两个样本,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分发给渔业企业、船东、渔港推广使用。将《渔船用工合同》作为9月开捕后渔船出海检查必检项,解决以往船员讨薪缺少证据问题。

5.做好开捕前渔船安全监管。市海上涉渔安全专班牵头,组织各执法中队对全市捕捞渔船进行全覆盖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渔船北斗和AIS更新安装、渔船线缆整理、船员劳动合同签订备案等情况,同步发放并在所有渔船上张贴《渔船有限空间明白纸》,把好渔船出海“安全关”。9月1日前,组织全市船东、船员参加开海前海上安全全员定向安全生产大培训,同时印发《渔船海上安全须知》,传递到渔港、渔船,做好开海前宣传培训工作。

6.强化涉韩入渔管理。为加强我市涉韩入渔管理,提高渔民涉韩入渔守法自觉性,8月22日至8月23日,举办了涉韩入渔渔船船东、船长培训班,参加培训涉韩入渔渔船船东、船长共计280余人,分班次进行培训,重点学习《中韩渔业协定》《2022年中韩渔业协定水域作业须知》《渔捞日志》,渔船综合管控、海上疫情防控、涉韩入渔程序与规则、违规案例等内容。

7.压实渔港公司主体责任。先后召开由32家渔港服务公司参加的专题培训会议3次,部署强调有关事项,督导渔港服务公司全面加强并严格落实人员、车辆、渔船进出港登记查验制度,确保“不漏一人,不出一事”。市渔业管控工作专班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抽查力度,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全部建立台账、全市通报、销号处置。

通过上述措施,全市渔船开捕前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渔业管理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问:近年来,预制菜行业发展火热,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市水产品产量连续40年居全国县级首位,拥有发展预制菜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请樊局长介绍一下市海洋发展局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

答:围绕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快速膨胀发展,市海洋发展局将在优质充足原材料供给方面下功夫,增强产业链前端优质资源保障,为我市企业抢占预制食品行业风口、挤入新兴产业赛道做出积极贡献。

(一)养殖水产品供给方面,重点在提升产品种类和品质上下功夫

一是优化藻类养殖结构。推广海带疏密养殖,提高江蓠、裙带等藻类养殖比例,实施藻类间养轮养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形成多元化、抗风险养殖体系,为预制菜提供丰富的藻类产品。二是壮大鲍鱼等贝类养殖。依托现有贝类育苗养殖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鲍鱼、牡蛎、扇贝三大品种为主导的贝类养殖,打造好全国最大的鲍鱼育繁基地,建设全市首家牡蛎三倍体繁育工厂和全国唯一的栉孔扇贝育苗基地,为发展佛跳墙、炭烤牡蛎、盐焗扇贝等产品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三是发展深远海养殖。考察学习青岛“国信一号”深水养殖工船建设和三文鱼养殖经验,与水科院渔机所合作共建荣成渔业机械仪器创新研究院,布放深远海试验平台,探索开展黄条鰤、大黄鱼等名优鱼种养殖,为预制食品产业提供高端鱼类品种。四是发展陆基高密度养殖。加快四玺养殖项目推进,探索岸基工厂化养殖,发展高效集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突破基围虾、三文鱼、石斑鱼等高附加值养殖,填补高端原料市场空白。

(二)捕捞水产品供给方面,重点在提高捕捞量和上岸量上下功夫

一是提升渔港公司服务水平。依托渔船组织化管理机制,倡树“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引导渔港服务公司在做好渔船安全防疫检查等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渔船用工人员调配等服务职能,解决渔船出海船员不足等问题,提升渔船作业效能。二是鼓励外地籍渔船到我市集散卸货。对外地籍渔船,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三无”、套牌等违规行为加强监管,突出对外地籍渔船的服务职能,形成对外地籍渔船的虹吸效应。三是积极争取休渔期等专项捕捞政策。进一步加强向上对接,在延续鱿鱼专项捕捞政策的基础上,为我市渔民争取更多拖网渔船作业指标和其他专项捕捞指标,拓展近海水产品捕捞空间。

(三)远洋水产品供给方面,重点在增加自捕水产品回运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远洋渔业疫情防控机制。加快推进远洋自捕水产品监管仓建设和利用,积极对接威海市局,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疫情防控流程,提升远洋自捕水产品卸货效率,吸引国内外远洋渔船到我市卸货,保障远洋自捕水产品上岸量。同时,积极争取省市级远洋自捕水产品运费补贴,加大自捕水产品回运力度,稳步提高鱿鱼、金枪鱼回运比例,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远洋水产品原料,切实克服疫情防控和外地竞争对我市远洋产业的不利影响。二是申请“中国鱿鱼之乡”荣誉称号。目前,申报材料已完成初稿,计划9月上旬赴上海拜访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完善。三是加快进军极地渔业。加快推进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鼓励企业建造南极磷虾辅助运输船,建设南极磷虾产业园,发展以南极磷虾为卖点的特色预制菜食品产业,打造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问:9月1日开海在即,请毕大队长简要介绍一下,海洋发展局将会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做好渔船管控工作。

答:

1.强化执法检查。扎实推进秋冬季渔业执法行动,通过“圈港点船”工作法,强化海陆联动,对港池内停靠外籍渔船进行比对,及时发现查处“三无”、“套号”等违规行为。同时,加强办案力度,加快案件处结,并以大要典型案件为突破口,树立执法权威,提高案件数量和质量。

2.加强重点环节监管。严格落实渔船包保、“双斗同显”监控船位等人防、技防各项措施,加强全程监管,始终保持对过户、涉韩入渔等重点渔船的严密管控,对外籍渔船全部全方位检查,加大岸线海域巡查力度,全面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3.狠抓海上安全生产。①强化局长督包制度,加强一线日常执法检查和隐患摸排,确保隐患整改彻底、渔港管理有序。②会同市气象局对每次异常天气预警进行分析研判,兼顾捕捞生产和异常天气安全管理,明确渔船归港时间,并对渔船进行“点穴式”信息推送。按照《异常天气违规渔船处理措施》,加强对超抗风违规作业渔船的处置管理,全面提升异常天气安全调度工作的严肃性和执法监管的权威性。③向镇街、渔港、渔企、渔船发放《渔业安全生产手册》《商渔船碰撞特点分析、有关规则与预防碰撞管理建议》,并通过播放《山东省沿海防范商渔船碰撞警示教育片》、开展安全宣讲、强化专题培训等形式,做到防商渔船碰撞人人知晓、人人关注。

4.全面抓好疫情防控。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最高标准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渔港方面,督导渔港经营单位配齐防疫设备,建立防疫台账和消毒台账,严格执行进出港登记制度,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扫码登记,逐人检查健康码,把好渔港疫情防控“第一关”。渔船方面,重点做好经过重点地区和韩国登临渔船的管理,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同时对所有归港渔船开展防疫检查,逐船逐人检查测温记录、疫苗接种、健康码和渔船轨迹等,严防疫情海上输入。

问:防风险保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请毕大队长介绍一下我市渔业安全生产有关情况。

答: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省、市各级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行动,切实抓好渔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

1.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源头防控。一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局长督包中队、业务科室参与督包、中队依港管船、驻巡港结合”的模式,成立由班子成员带队的6个督导组,定期深入中队开展督查;执法中队对32处重点渔港进行驻巡港检查,督导渔港服务公司做好渔船进出港检查登记工作。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港、渔企和海洋牧场经营单位,加强执法检查和安全隐患摸排整改,严查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压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联合各镇街持续加强对各渔港经营单位、涉海涉渔企业、海洋牧场平台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组织开展海洋渔业领域安全培训,督导企业加强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三是压实渔港渔船主体责任。为筑牢渔港渔船管控防线,制定了《渔港渔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逐企业、逐港、逐船进行签订。四是压实联合监管责任。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工信等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全面加强渔港渔船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2.严格执法监管,加大隐患排查。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渔业安全生产事故为着力点,以“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活动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执法行动、渔船消防救生设施专项检查、全方位渔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等行动。先后出动陆地执法人员5166人次,深入渔港、海洋牧场等4975个次,检查渔船3276艘次。

3.加强警示教育培训,提高渔民素质。加强与海事、应急、住建等部门联合执法,组织召开了2场商渔船防碰撞船长见面交流会,组织32家渔港服务公司、船东代表,观看8部警示教育片及复工复产安全常识,为渔港负责人上好“开工第一课”;为加强对渔港、渔企及船东、船员的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编制了《渔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案》,组织镇街、中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及海上涉渔安全巡讲活动18期,制作安全宣传条幅240条,有限空间警示标语101个、印刷发放安全生产各类明白纸、宣传材料等1万余份。并邀请海事、海岸警察等人员,讲授防止商渔碰撞、海上急救、海上求生、消防等知识,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今年以来,共开办船员培训班60个,培训各类船员2200余名。

4.加强异常天气应急处置。为全面保障异常天气渔船作业安全,与气象部门建立了海洋气象应急保障合作机制,遇有重要气象预警信息,及时通过北斗、超短波无线电台、移动短信云平台等发送给渔港、渔船船东、渔船包保责任人等服务对象,落实避风转港措施。今年以来累计发送大风预警信息101次,约25.1万条。

5.健全海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修订了《荣成市海上渔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渔业应急处置措施及流程;在龙都、海成、人和、靖海、好当家等5处渔港成立志愿应急救援队伍;5月30日,会同石岛管理区等15家单位在石岛渔港组织开展了2022年荣成市海上渔业安全防台应急救援演练,出动船艇6艘,参演人员80多人,进一步强化了各参演单位、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为海上安全应急管理提供了保障。

问:我市是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请毕大队长介绍一下我市是如何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

答:

1.加强执法检查。结合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生产、用药、销售“三项记录”和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检查,重点检查养殖育苗单位是否违规存放、使用国家禁用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是否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处方药,是否执行休药期规定等情况,严厉打击故意以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 等名义使用假兽药等违法行为。

2.加大抽检力度。按时完成国家、省、威海市、荣成市各级水产品抽检计划,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和数量,扩大抽检覆盖面,对违禁药物采取“零容忍”态度,今年在完成各级抽检任务的基础上,增加80批次工厂化、池塘养殖专项监督抽检和300批次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截至目前已完成抽检任务422批次。

3.积极教育引导。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普法宣传相关安排,结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发放《水产品质量安全手册》、《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等宣传材料2000多份,大力宣传普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水产品。

问:荣成是“中国海带之都”,是全国最大的海带产地,海带也是我市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樊局长,围绕推动海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市海洋发展局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答:

围绕推动海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海洋发展局将重点在苗种提升、监测预警、养殖结构优化三方面发力,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一)持续提升海带育苗科技创新能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水产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发展起着决定性、基础性作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海带苗种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海带种质资源库建设。海带受灾暴露出我市海带育苗种海带没有“备份”,受灾后存在无成熟种海带可用、养殖品种断代的风险。对此,我们积极与哈理工荣成学院合作,于今年5月份启动建设全国首家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海带种质资源库,改变过去单靠种海带育苗的传统方式,为“克隆”技术育苗(海带配子体无性繁殖),实现海带“全时段”育苗,确保海带养殖始终有苗可用。二是积极开展海带新品种选育。引导企业加大与国家、省藻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合作,开展新品种培育、试养,做好抗逆性强、品质好的海带苗种的研发、收集、保存、利用工作,组织专家为企业进行实地指导,提高我市海带育苗企业的整体专业性水平。2022年到2023年,我局拟重点推进藻类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研究和培育新的优良品种,示范带动全市海带育苗产业健康发展。三是稳固现有育苗规模。引导企业改进提升育苗车间,全力做好本年度海带育苗工作,奠定海带养殖基础。同时,加快淘汰耗能高的制冷设备,从保温材料、技术方面等进行升级,降低育苗成本,走低碳环保发展道路。截至目前,荣成各海带育苗场均已完成海带采苗,育苗量与往年总体持平。

(二)持续开展海水监测预警和技术服务

一是在更大范围开展水质连续监测。与国家、省藻类体系等专家团队合作,在全市养殖海域设置水质连续监测点,系统开展近海海水水质指标监测,实行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并积极与上级海洋部门对接,开展数据多方比对,为健康养殖、科学养殖奠定数据支撑。二是连续开展浮游植物生态监测。在巩固以往监测指标基础上,与中科院海洋所合作,在荣成湾、俚岛湾、桑沟湾等海带养殖海域开展浮游植物生态监测,全面调查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甲藻等赤潮藻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特点,为海带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指导。三是积极探索开展专家“坐诊”服务。近日,我局正加快制定促进海带健康养殖工作方案,计划聘请海带育苗养殖和病害等有关方面专家,加大对我市海带养殖海区水质监测分析,对本季海带育苗、养殖给出科学指导意见,全面做好新一轮海带育苗养殖工作。

(三)积极探索海带养殖模式创新

一是推广海带疏密养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邀请有关专家为企业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引导企业降低海带夹苗密度和吊养密度,提高江蓠、裙带等藻类养殖比例,实施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形成“藻类领衔,裙带、江蓠等小门类齐放”的多元化、抗风险养殖体系。二是提高养殖机械化水平。借助荣成渔业机械仪器创新研究院在我市设立的契机,牵线企业与水科院渔机所深入合作,加快开展海带采收一体机改进研发,推广抗风浪标准化养殖筏架设施、养殖生产辅助设施设备,破解海带养殖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缺乏等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