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构建和完善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的务实举措,能够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迎接2022年六五环境日,既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又回应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积极组织我市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推出环保设施“云”开放活动,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全方位、立体式“云”参观各类环保设施,零距离学习环保知识!今天,让我们走进荣成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共赴一场“云端化学课”。
荣成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是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公益性技术型事业单位,承担着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以及有关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以及专项监测工作。走,让我们跟随工作人员来探寻实验室的奥秘。
大家好,面对前段时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荣成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坚持常规监测不断不乱的同时,积极投身涉疫监测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彰显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首先请跟随我来到监测一室。监测一室盛放有待测水样,也是监测石油类、总磷、氯化物、色度、挥发酚、BOD5等项目的实验室。 疫情发生后,大量含氯消毒剂的使用是否会对生活排放废水造成影响?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消毒处理后,对外环境水体是否还有影响?本实验室采用GB 11896-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是否含有氯以及氯的含量有多少,满足疫情期间公众对含氯消毒剂及废水的信息需求。 监测二室主要负责化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等项目的开展。 疫情期间,荣成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坚持常规监测,加强对河流的监管。化学需氧量(COD)能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CO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监测三室负责的是PH、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等项目的工作。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氨、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通过检测水中氨氮含量,可以大致判断水质的情况。
监测四室负责铜、铁、锌、镉、锰、汞、砷、硒等元素的监测分析。 大家都知道,重金属元素会在动植物体内富集,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采用原子荧光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元素是否超标,是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乎到公众的水质安全。
除了以上几个实验室,我们还有分光光度室、天平室、微生物室等,负责存储分光光度计、天平以及菌群培养的工作。今天的环境监测知识,大家掌握了吗?欢迎以后线下来参观!
为了方便公众预约参观,自3月份起,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正式上线,现全国已有2050家环保设施单位进驻,咱威海4类9家设施开放单位也均已加入。通过小程序,公众可以全面了解这些环保设施的基本情况,能够以个人或团体名义“一键预约”免费参观;预约成功后,还能在参观时扫码打卡,形成自己的打卡足迹!快来扫一扫下方的微信小程序码,去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