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规划计划>其他规划
    • 索引号:1137108200436328X4-1/2023-00763
    • 发布单位:荣成市医保局
    • 内容分类:其他规划
    • 成文日期:2023-02-07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文号:

荣成市医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08:55 来源:荣成市医保局 浏览次数: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2荣成市医保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化执行力,全面促提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医保问题,统筹抓好政策扶持、经办服务、基金监管重点领域,不断谋新路、出实招推动基本医疗领域群众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资金扶持,助推医疗机构高效运转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聚焦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坚持对上协调,发挥职能优势,以资金“硬举措”破难点、疏堵点。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制定《支持公立医疗机构运行实施方案》,出台加大指标争取额度、缩短基金拨付时限等4“干货”措施,累计拨付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3亿元,助力医疗机构克服疫情影响,促进健康发展。二是争取专项资金主动对上协调,争取政策倾斜,争取到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等4类专项资金3082万元,及时拨付住院患者核酸检测费用203万元,拨付疫苗接种费用142元,切实缓解医疗机构运转压力。三是抓好疫情防控。疫情期间,积极筹措专项资金,拨付石岛人民医院救治金100元,预付各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4800元,助力医疗机构抗击疫情、纾困解难。

(二)坚持严抓严管,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一是强化部门联动。牵头建立医保基金监管联席会议,组织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4次,健全完善联合惩戒、案件移送、现场检查等工作制度6项,形成宣传引导、警示教育、强力震慑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二是抓好现场检查。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超限用药、重复收费、虚假经营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守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已检查定点药店诊所580家,处理违规机构78家,追回违规医保基金189万元。三是加强智能监管。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创新打造威海市首个县级医保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管各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出、药品集采、医疗服务价格等重点领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风险提示,打造数据分析—疑点预警—问题反馈—督查验收”的闭环式监管模式,提升基金监管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三)持续利民惠民,逐步提高参保群体待遇水平。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积极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对接,抓好医保领域扶贫政策调整,制作《医保扶贫明白纸》1.2万份,发动各镇街卫生院对全市所有贫困户、困难人员逐户走访、逐户宣传,同步1.1名困难群体办理参保兜底手续,缴纳费用455万元,确保医保待遇不断档。二是落实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紧扣上级工作部署,持续完善普通门诊报销、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将全市医保定点医院、社区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全部纳入服务范围打造了28村级联网结算卫生室,构建了“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逐步实现群众门诊报销“随处办”。三是打造长期护理改革示范点。依托万福苑护理院,深挖医养结合资源,选取三环、府新、曙光等5试点社区,探索开展“长护服务进社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满足失能参保群众长期护理需求。目前,已签订服务协议80份,为80名失能人员提供居家长期护理服务。四是推动“商保+医保”融合互补指导泰山保险等13家保险机构,优化完善平台建设、宣传推广、理赔服务等相关工作,深入推广“威你保”普惠型商业保险,引导参保群体尽早投保,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目前,我市投保人数8.5万人,参保率为14.27%

(四)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一是全力争创上级荣誉。聚焦办事体验、服务设施、经办流程等关键节点,实施“减材料、提能力、增效能”专项行动,对新生儿参保、生育津贴申领等12项业务全部“先办理、后补齐”,打造“好差评”“一网通办”等9项服务品牌,经办效率提升95%以上,实现群众医保业务“一次办好、一站办结”,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国家、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规范建设典型案例”。二是打通基层服务梗阻。坚持业务下沉、服务前移,深入推进23451”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对上协调,争取专项资金38万元,打造港湾街道玄镇社区、寻山街道嘉渔旺等60处农村医保工作站,全面激活基层业务经办“末梢神经”。617日,在全省医保经办服务现场会上,作为全省3个县级市之一作典型交流发言。三是开启政企合作新局面。与中国人寿保险强强联合,率先将商保机构与医保服务“合二为一”,组建全省首批“医保移动代理人”队伍,成立佳华商厦、西寨社区等2处人寿保险医保工作站,将参保缴费等20业务下放一线直接办理,实现医保业务“进家门,在身边”。目前,累计服务群众6万多人次,办理业务8万多笔。四是扎实推进参保扩面行动。围绕参保人数和政府补助“双增”目标,举办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推进会,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发动镇街、卫生院等基层力量,积极引导全市群众参保投保,稳步提高我市参保率。2022年,全市总参保人数59.77万人,参保率98.3%,征缴基金9.5亿元,各项数据位居威海首位。

(五)深化改革攻坚,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一是抓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聚焦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需求大、难购买的药品,组织全市公立医院参加省(鲁晋联盟)、国家第六批胰岛素专项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推动药品集采“降价提质”,切实为群众带来“放心药”。截至目前,共参与药品耗材集采8批次,累计采购药品380种,医用耗材14类,平均降价56%,降低群众医疗费用8400多万元。二是深化医保结算改革。加快推进DRG付费方式改革,将全市符合条件的41家医院纳入改革范围,指导上传病案数据,确保结算数据和信息匹配“零失误”。目前,石岛人民医院、寻山卫生院等26家医疗机构全部完成DRG付费改革,正式进入运行阶段,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诊疗水平。三是优化医保支付方式。荣成妇幼、眼科5二级以上医院为试点,深化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开通诊间结算、人脸识别等惠民功能,打造“看病挂号—就医候诊—买药结算”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群众“一码在手、结算无忧”。同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发动电视、报纸、支付宝团队等多方力量,多渠道、多维度宣传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率先在威海市突破激活率80%的任务目标,开通50多万人,比例达到84%

(六)主动融入大局,推动中心工作落地见效。是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打好“线上+线下”宣传组合拳,开设《医保在线》《医保政策问答》等专题专栏50制作《医保大讲堂》微信公众号4期,对参保缴费、住院报销、药品价格等政策“一对一”答复,为群众答疑解难。组建“阳光医保”志愿宣讲团,举办“医保政策下乡“医保政策进社区”等专题活动10次,发放《医疗保障惠民利民政策明白纸》30万份,整改“报销比例低”“药品价格贵”等“老大难”问题70多个,基本医疗领域群众满意度继续位列威海市第一名。二是助力企业纾难解困。稳步推进“医保助企”专项行动,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缴费困难的中小企业,按照“一企一策”方式,开通医保领域“延期办”绿色通道,出台4缴费优惠政策,延长824家企业医保缴费申报期限,减免滞纳金15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轻参保缴费负担。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医保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认真践行“服务最优、群众满意”服务宗旨,着力在“争先领先、优化职能、规范服务、狠抓落实”个方面提升,确保基本医疗领域群众满意度继续位列威海第一名。

一、争先领先,目标就是打破惯性思维,积极争创各项荣誉,着力打造医保领域示范典型

1.打造国家级示范引领窗口。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医保服务大厅,建设医保温馨会客厅、热线受理接待室、大厅一体化监管平台等服务项目,开展“制度重构、流程再创、服务升级”等专项行动,优化“一条短信”“跨省通办”“老年人专属”等特色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全省唯一县级“全国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窗口”。

2.争取省级重点工作现场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畅通信息渠道,争取上级支持,搭建“荣成之石”供其他地市借鉴学习,扩大我市医保领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内在我市举办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基层医保服务建设等现场会2次。

3.创建市级基层经办优秀服务中心。按照服务最优、材料最少、时限最短、流程最简“四最”要求,坚持业务下沉、关口前移,扎实推进威海市“23451”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业务能力,同步抓好季度观摩、现场评比、实地暗访等多种形式,推动基层医保服务由“能办”“会办”向“快办”“好办”转变,年内创建崖头、城西等4“威海市医保经办优秀服务中心”。

二、优化职能,目标就是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着力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4.大力推行DRG支付改革。①在前期26家医院DRG试点运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不断完善付费规则、结算办法和经办流程,8月底前将13家民营医院以及其他符合条件医疗机构纳入改革范围,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诊疗水平和医疗成本“一升一降”。②全力支持医疗集团改革,系统推进医疗集团医保总额打包付费、门诊慢特病按人头付费等付费办法,将DGR支付方式改革以外的总额指标统一打包下达给医疗集团,按照“分类核算、统一拨付”支付方式,统一与医疗集团核算,引导医疗集团主动控费

5.加快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紧盯高血压、糖尿病、牙种植体、留置针等集采产品,组建民营定点医药机构集采联盟加快推进国家集采第七批药品、省际联盟高值医用耗材等集采结果落地实施,定期落实药械集采供应监测、采购进度监测、直接结算审核等工作,确保中选结果落地落实,平均降价53%,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6.支持中医创新发展。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契机,落实好中医药医保扶持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及报销范围,大力推进中医日间病房、中医优势病种等扶持政策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逐步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医保+中医”发展体系。

7.积极争取各项扶持资金。①门诊共济方面。结合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将门诊的看病就医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年内争取费用7000万元,弥补普通门诊报销政策“空白”。②特色专科方面。坚持“突出特色、鼓励发展”导向,重点支持市中医院中医类专科做大做强,6月底前争取医保总额指标不少于6000万元,实现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再突破、再提升;争取妇幼和精神疾病专科扶持资金100万元。③DRG结余资金方面。根据上年度各医疗机构DRG运行情况,综合年度考核结果,优化资金分配方式,7月底前争取DRG清算结余资金500万元,支持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④药品集采结余留用方面。紧盯国家、省药品耗材集采结果落地时机,统筹抓好预算管理、金额核算、医院考核等各项工作,年内争取药品集采结余留用资金1000万元,合理分配至各定点医疗机构,激励提高医疗机构参与集采的积极性。⑤居民医保补助方面。扎实推进居民医保提标扩面,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及威海补助资金1.3亿元,确保8月份到位。

8.全力做好疫情救治工作。结合“后疫情时代”医疗救治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做好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方便群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加快费用清算结算速度,减轻救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

三、规范服务,目标就是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着力推动经办服务提档升级

9.强化提升人才获得感。依托全省双招双引人才医疗保障服务平台,制定医保版“荣归故里”计划,对持各级人才服务保障凭证的“双招双引”人才及其亲属,畅通热线咨询、帮办代办等“线上+线下”渠道,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住院备案等8项高频业务“一对一”咨询、“零跑腿”帮办,让来荣高层次人才及亲属享受高质量、全周期的医保服务。

10.助推医药产业快发展。紧紧围绕全市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链,依托达因制药、深圳奥萨、好当家海森药业等医药企业,强化部门担当,精准对接,打造“医保药管家”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扎实摸排药品生产、市场、疗效信息,分类建立中药、西药、中成药等产品清单,抓好产品申报、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年内将1-2种药品纳入省级药械集采平台,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增加收入。同时,发挥达因、奥萨等行业优势,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跟进落实政策引导、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等服务措施,以实际行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11.实现看病就医快结算。协调工商银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多方渠道,统筹推进人民医院、石岛人民医院、眼科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医保移动支付落地实施,7月底前开通微信、支付宝、医保电子凭证等在线支付功能,打破空间限制,改变以往群众看病费用结算“医院办”的局限,让参保群众“随时随地、多种渠道、一键支付”,全面节省窗口排队时间和缴费环节,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12.延伸经办服务链条。按照“群众在哪里,服务延伸哪里”,整合原有社区卫生室、家庭医生等医疗资源,深入实施“亲民社区 医保到家”民生项目,年内打造曙光、沽河社区“医保驿站”,5月底前完成人员培训,6月底前配齐电脑、医保专线等经办设施,7月底前投入使用,实现业务经办在社区、看病治疗在社区、健康管理在社区。

四、狠抓落实,目标就是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全力打造“一改革、一试点、一制度”模式,着力提高民生待遇保障水平

13.实施门诊共济改革。①逐步完善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年内将部分门诊慢特病病种的保障转化到普通门诊保障范围,实现由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过渡,推进我市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持续健康发展。②以“群众不跑腿、报销就近办”为目标,全面推进门诊共济保障向基层延伸,抓好人员培训、设备调试和政策宣传,年内再打造50家村级门诊联网结算卫生室,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买药、结算、报销“一站式”服务。

14.抓好药品通道试点。以获批威海市药品耗材“双通道”试点为契机,打破药店、医院药品供应“壁垒”,统筹抓好药店准入、药品供应、特药管理、基金监管等工作,重点加强重特大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两病”药品供应力度,年内打造威高惠民药房、燕喜堂等一批“示范样板”,实现“同城药品,双向选择”,着力提升群众就医购药领域满意度。

15.落实困难救助制度。根据省、市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作部署,稳步提高大病保险待遇水平,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纳入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偿范围的医疗费用,按参保类型实行相应的倾斜支付政策,全面筑牢防范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