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包容普惠创新】“三线一单”引领荣成经济绿色发展

时间:2022年10月24日 09:20 来源: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 浏览次数:

一、案例信息

项目名称:水泥制品制造项目

应用领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层级:县级

二、政策背景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三、工作方法

1、深入应用“三线一单”成果严格遵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按照“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要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加强“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项目选址均以“三线一单”确定的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作为重要依据,严把控生态环境准入条件,严格审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从污染源头实施管控,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有效控制污染物产生。

3、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主动与建设单位对接,查勘现场,并对项目位置是否符合生态红线等要求进行勘验,同时,向企业介绍三线一单、项目审批等环保政策,确保项目选址符合环保要求。

四、应用案例

收到水泥制品制造项目环评申请后,我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位置勘验,对照最新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定位作图,确认项目选址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区内,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工作人员向企业介绍“三线一单”相关政策,并建议企业更改项目选址,企业表示理解,选址更改后符合要求。

更改选址后,工作人员向企业核实该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处置及排放情况并进行分析,确保各类污染物均通过相关措施处理、处置,各类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不会超出环境质量底线,同时,对项目用电、用水等情况进行核实,确保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根据《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威政字[2021]24号),该项目选址位置为陆域环境管控单元中的“重点管控单元”,将项目具体情况与《威海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威环委办[2021]15号)中“重点管控单元”的要求进行符合性分析对比,确保项目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等符合“三线一单”相关要求。

五、案例启示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生态环境项目审批的重点内容,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决制止违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行为,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1强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三线一单”落地成果等信息,多措并举开展宣传培训,扩大公众宣传与监督范围,提升公众知晓率,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坚持做好建设项目选址现场勘验,确保选址符合“三线一单”等政策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助推工业企业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上一篇 :